03.03 為什麼現在的二手房房東等了很久都賣不掉房子?

一路陽光123456789


二手房不容易賣出去,這與中介費高低沒有必然關係。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市中心的學區房還是很俏,其它房源就很難說了。

筆者有過四次置換房子的經歷,特分析如下。

一、價格

二手房成交價格“很水”。實際成交價格,與市面上以及網絡上的標價來去很大。二手房房東假如賣房的期望值很高,恐怕要失望的。

二、行情

二手房出售最好選擇樓市比較火爆的時候,否則買主會“很挑”。戶型啦、朝向啦、樓層啦、小區環境啦,還有交通便利等等,都會列入買主的標準之內。有能力買一手房的客戶,一般不會來買二手房。

三、質量

質量乃二手房的軟肋。如今房屋質量並不是太好,漏水啦、牆面脫落啦,下水道經常堵塞啦,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果房東急於脫手,在價格上讓步很快,不排除房屋質量存在某些瑕疵。

四、誠意

特別是在樓市清淡季節,賣房非常困難。一套房子要接待幾十位看房客,才有可能成交,賣房子的時間成本很高。遇到反覆無常的買主,房東真的需要很好的心態才能心理平衡。

五、中介

中介是否給力亦非常重要。一套房子從看房、議價到成交,需要諸多的環節一環套一環。中介公司穿針引線的能力,某種程度上起到關鍵作用。因為中介最瞭解市場行情,房源也掌握他們手裡。 勿能計較中介費用,要找知名的中介公司。優秀的房屋中介,不僅對樓市行情一目瞭然,而且需要十分的耐心,較強的協調能力。還要能夠吃苦耐勞。


本文就賣房難進行一些分析,並提供一些賣房的體會供網友參考。

感謝網友關注筆者的拙文!順祝工作愉快!


陸燕青


現在在上海北京,很多二手房掛半年都不一定能賣掉,不光在北京上海,很多二線城市都是這樣,原因主要有以下幾下:

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

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在當前一些限購限售的熱點一二線城市中非常普遍。在前幾年這種現象是不能想象的,因為通常情況下,同地段新房一般都會比二手房品質高,環境好,而二手房一般來說價值多多少少會有些貶損,因此新房通常會比二手房價格高一些。

然而,最近由於各大熱點城市對一手新房進行強行限價和搖號限購,導致一手房的價格被強行壓制從而低於周邊二手房的價格,也就是說這樣的一手房買到就是賺到,即便可能買了之後幾年不能賣,但是這種明顯的套利空間自然不會讓剛需和熱錢放過,於是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萬人排隊搖號搶房的壯觀景象。

而且現在二手房的供應量遠遠高於一手房,價格又比一手房高,二手房難賣也就不離奇了。

媒體:杭州又上演萬人搶房盛況,有人暈倒有人打架:

處房情結

不管怎麼樣,中國人還是有處房情結的,特別是很多人的婚房。一線城市還好,畢竟現在一線城市的一手房太難買到,但是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很多人還是有強烈的處房情結的,打死也不買二手房。根據數據顯示,北京上海的二手房佔所有房地產成交量的50%以上,但到了內地城市很多地方可能10%都不到。內地很多城市光是一手房供應量都不夠市場消化的,而北京上海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一手房卡著供應量很低,需要又很旺盛。因此,內地城市的購房者的處房情結也是由於之前一手房容易買到養成的。


鹹魚學院


房東等了很久都賣不掉房子這事,其實背後還有幾個深層次的原由,並不僅僅是賣房技巧好不好的事,也不一定跟中介費多少直接相關。

首先,或跟房價水平較高有關。

1998年國家取消福利分房,這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重要節點。彼時開始的住房制度改革將目標定為: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這一年,商品房時代的大幕正式揭開。

那時起至今,20年間中國房地產發展逐漸步入黃金期,而房價亦隨之水漲船高。一組數據表明,1998年全國均價剛突破2000元,2015年均價為7571元,增幅高達279%。2016年上半年,房價上漲更甚,終於在這一年10月引來了新一輪樓市調控,這一輪樓市調控延續至今,並以建立樓市調控長效機制為最終目標。

房價水平高了,相同面積的房子總價就高了,房子總價高了,就考量人們的購買力了。與購買力有關的一個概念叫做: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購房的難易程度。最近,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了全國4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40城房價收入比為11.4,相比2016年的9.9增長了15%,並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由是看來,購房的平均難度仍在提升。

收入增加跟不上房價攀升,房東賣房要等到有實力的買主,也一定是難度較前更甚。所以,房東賣房比從前等得久一點、等得更失態一點,也屬於正常。

其次,或跟住房信貸收緊有關。

從近期的樓市調控動態來看,房貸利率在持續攀升,房貸額度也在收緊。而從宏觀面上來看,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低槓桿、服務實體經濟是當下重點。需要明瞭的是,高房價、高槓杆,對金融運行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大風險。

住房信貸收緊了,房子總價仍在高位,那麼,要買房的人想湊齊首付,以及獲得房貸額度,就不是件那麼容易的事了。

第三,或跟當前一些城市一手房、二手房房價倒掛有關。

這一個現象想必不少人都看到了。本輪樓市調控中,不少城市實行了限價政策,新房上市必須執行官方限價,房企想亂漲價基本沒門,起碼是預售許可證拿不到,想捆綁裝修與車位變相漲價也受到了制約。

相較一手房而言,二手房市場制約較少,除了一些城市對二手房入市執行限售政策(即拿到不動產權證後,在一定年限內禁止上市),以及對中介哄抬房價行為警告、處罰外,對二手房房價尚沒有什麼太多約束政策。

正是基於此,有的城市一手房房價是低於二手房房價的。那麼,新房房價更低,還有什麼理由不選擇新房、不買新房?只要不任性,不土豪,都應當會對此有一個態度明瞭的選擇。

最後說下,有的房東等了很久都賣不掉房子,也有可能是因為存在高房價預期,不相信房價會降。不過現在的樓市指向是,房住不炒。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根深蒂固的高房價預期,極可能根基漸失。


波士財經


提起買房,大多數人第一想起來的就是“好貴”“買不起”等等詞彙,高房價已經成為了幸福生活的攔路虎,對於炒房客來說,他們一直關注著市場的風吹草動,密切關注國家政策,這兩年也出現一個非常怪的現象,二手房價格在不斷的上漲,然而買的人卻寥寥無幾,房子在中介公司掛牌半年一年,基本無人問津,有時候試探性的降價,也引不來置業者的圍觀,小編認為出現這樣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二手房的價格,眾所周知二手房價格比新房要貴很多,相同地段的樓盤,每平米的差價可能達到幾千,這樣一套房子的差價就可能達到幾十萬,在現在這個高房價的時代,很難讓人接受。



2.二手房質量堪憂,要弄清楚房東為什麼要出售,有很多二手房都隱藏質量問題,比如通風,光照,小區業主,產證,環境等等,買到手以後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也讓廣大消費者偏向購買新房。


3.二手房市場魚龍混雜,置業就業門檻較低,素質普遍不高,存在著吹噓和欺騙客戶的行為,很多消費者就是相信這些人才會買了有問題的房子,後悔莫及,也讓這個市場名聲不好,再則二手房中介收費高,還在繳納後期稅費,無形之中購房成本又大大提高,所以就導致二手房基本無人問津。


4.人們的購房觀念發生了變化,在買房這件事上更加理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房價大跌信號明顯,這樣就有很多剛需族持幣觀望,等待下一步的市場動向。



5.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需要房子的人越來越少了,小編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已經有房子了,很多人都有多套房子,然而比我們小一點的00後和10後,他們的父母早就準備了房子了,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下,新房都賣不出去,更何況是二手房。


以上是小編覺得二手房難賣的幾個觀點,歡迎廣大讀者斧正。


君臨天下明月夜


為什的現在的二手房房東等了很久都賣不掉房子呢?

對於中國房價,多年來兩種觀點一直爭論不休,一派認為中國房價高了,應該下調,另一派認為中國房價還沒有到高點,還有上漲的空間。究竟中國的房價高了要下調了,還是中國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呢?

個人認為,房子是家庭的固定資產,應該具有保值和增值的功能,要房價大幅下跌根本不可能,應該還有上漲的空間。

由於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的收入總體呈上漲的趨勢,人們的收入高了,物價也會呈現上漲的趨勢,房子作為大的不動者商品,也應該是呈上漲的趨勢。

在歷史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必然會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通貨膨脹的結果,就是造成物價的上漲,所以房子也應呈上漲的趨勢。

比如三十年前,人們的普遍月收入只有幾百到一千元左右,那時的房價每平米方米只有一千至二千元左右,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不斷提高,現在人們的月收入都達到了幾千到幾萬元,甚至月收入幾十萬的都大有人在,所以房子的價格也就到了現在的每平方米大幾千至幾萬,甚至幾十萬,所以隨著人們的收入不斷提高,房價也會不斷上漲。

說房價不會下跌,還與供求關係有關,現在土地供應不斷減少,沒土地怎麼建房?建房少了,供應量就少了,那房子又怎麼會大幅下降呢。

所以房價不會大幅下跌,會呈現大漲小回,或今後會上漲幅度減小,不會再象以前那樣的大漲、暴漲,或許會呈現出微幅回落、小幅上漲的螺旋式上升。

那現在跟以前相比,房子為什麼不象以前成交那麼活躍了呢?因為國家調控政策的出臺,銀行房貸利率的上漲,更主要的是房貸的審批難了,放貸的週期也長了,以前房貸二十天左右就批下來了,而現在最少要三個月,甚至半年或更長的時間都不一定能批下來,沒有資金買房,房產怎麼成交?

所以當前房產成交沒有以前活躍,是跟房貸利率上漲有關,更與房貸的審批難和放貸週期長有關。


劍過留香2


為什麼現在二手房的房東,等了很久都賣掉房子,因為個人生活在成都,所以就分析分析成都的房地產行情吧。

隨著2016年十月分,房價迅速的上漲,之後出臺了各種過的限購,限價的政策,目前如果你想在大成都範圍購買一套房子,必須擁有成都本地的戶口,如果你滿足購買的條件,也需要搖號選房的,過程是比較緩慢。

在成都新房的價格,往往比周邊的二手房,便宜很多,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去購買新房的,畢竟比二手房便宜這麼多,誰還去買二手房呢?

為什麼,又會有成交的二手房呢,因為有的人聽過幾次搖號之後,還不能選擇自己滿意的房子,可能他心急,等不了了他才會考慮二手房。


現在在成都搖號選房的話如果你,養了兩次號都放棄,購買的話,那麼你在三年之內,是不能購繼續楊浩選房的,你只能購買二手房,所以大部分的人顯然是經過搖號選房,最後如果沒有資格搖號,才是傾向於二手房,因為三年過後的市場,誰也不能保證,到底是漲還是跌,所以有錢他肯定會選讓自己擁有一套房子的。

二手房的房東,這因為為看中了這一點,所以,他不降價,也不講價。


給力視界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應該有兩方面原因導致這種情形。

一種使樓市嚴調控導致樓市價格下跌,要麼一些二手房房東出於賣房怕虧損、而價格仍然不肯降導致沒有購房者購買;要麼二手房的位置不好或者二手房本身質量存在不少問題,沒有人願意購買,這可能是造成二手房房東房子賣不掉的原因之一。

同時,也購房者對房價下跌的預期增強,認為未來房價還有可能大幅下跌,所以對二手房持觀望態度,生怕購房之後會成為高房價的“接盤俠”。因此,對二手房持幣觀望情緒濃厚,有心動但沒有實際行動。

如果二手房房東想賣掉房子,一方面必須適當降價,不要仍然將房價保持老高;二是適當加大一點宣傳力度,讓民眾消除對降價的過度預期。


開偉觀察


為什麼?因為貴啊!

當前的房價已經讓人窒息,賣的出去的方法就是降價。

當然也有不缺錢的土豪,想買就買。

但是更多的人在望房興嘆,買的起嗎?

如果你賣的貴,根本就不會成交,除非個別腦袋進水有坑才買高價房。

李嘉誠當時賣掉中國房產,就說過回報率已經低於百分之三,所以不值得持有。

李嘉誠賣掉中國房產後基本又翻的一倍,甚至好多倍,不缺狂熱的人群,不乏信用卡套現,高利貸買房,總之不擇手段買房,不要說6個錢包,坑蒙拐騙皆有之。

回報率是衡量房產價值的底線,現如今,底線不知已經滾蛋到哪個角落。


牛牛人生


看了這個問題的不少評論,本來不想畫蛇添足,但還是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些不必要的誤解。當然也是個人粗淺認識。

首先,決定房子成交速度的因素是什麼?主要有,當前整體房地產形勢,還有房子報價和意向購買者報價的差距。試想下,在房地產交易火爆,大家都在搶房的時候,你的房子會一直無人過問嗎?再試想下,市場價200萬的房子,你掛100萬,我就不信會一直無人問津。說白了,能否很快成交,就看市場活躍度,還有報價的高低。要說中介要價高,首先中介也得要有成交量啊,報價再高成交不了,中介就得喝西北風。

其次,是不是所有的中介都不靠譜。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在房地產火爆時,一批中介機構一夜之間出現,良莠不齊,各顯神勇,確實有些不按行規法理行事的。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時候還是得合法守規經營。時間如大浪淘沙,胡亂行事的中介堅持不可能長久,品牌過硬的中介往往能堅持到最後。

再次,有說中介訂金收房倒賣吃差價的,這種操作其實很不正規。一般的房屋交易,需要買賣雙方在中介的協調下直接面談,談定價格後簽署買賣協議的。要說不讓買賣雙方見面,暗箱報價,難道買賣雙方最後交易辦手續時都不知道真實價格嗎?這種操作確實有難度。作為賣方,熟悉基本的行規,才不會吃虧上當。在這裡也算提個醒吧。

再次,好多朋友看到同一套房子,有的中介官網掛的很低,有的掛的很高。於是就認為掛的低的是真實的,掛的高的肯定是中介故意抬價。我只能說,也許你看到的最高價才是房主真實意圖的表現,而低報價的,只是中介吸引你關注的套路。據我的親身經歷,鏈接官網的房價基本都是真實的,而同一套房在別的網站掛的低,但從買時絕對不是這個價。

總之,買賣房屋一定得找個靠譜品牌大的中介。但你能不能成交,成交的快慢與否,也許真的不是中介能決定的。從某種程度講,中介是最希望交易儘快完成的,否則,沒有成交量,他哪來的業績?

個人的經驗與看法,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觀房先生


1.前期漲幅過大,市場接受需要時間。兩年不到的時間,不少城市的房價已經翻番,房屋總價大幅上升。欲購房者一方面暫時接受不了現在的價格,另一方面希望等待房價回調。多數購房者處於觀望狀態,從目前二手房市場價跌量穩的市場狀態也反映了這一情況。雖然金三銀四有一定回暖,但持續性有待觀察。

2.市場上漲預期仍然存在,掛出價格超出市場水平。目前全國新建商品房庫存約10個月左右,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一些手握房產資源,但對市場仍有看漲預期,掛高價格不著急賣是普遍心態。



3.購房成本大幅提升,購房力下降厲害。房貸利率大幅上漲,一些剛需購房者不僅面臨首付資金的提高,同時面對每月月供的提高,一個月即使提高几百元,對於很多剛需者來說,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4.調控導致的購買資格寶貴,房主惜售情況普遍。因調控原因,如果賣出自己購買的房子,要想再買房不僅面臨5成、8成的首付比例,首付資金可能面臨不足,同時也有可能二套房房貸利率比首套房更高的利率提升。所以,一般此類房主賣房都比較謹慎。

5.中介可能營造緊張氛圍,但最關心的是成交。中介機構可能會營銷市場緊張氣氛來促進成交,因為只有成交,他們才能拿到佣金。價格喊的高些,不利於成交一切都歸於零。所以,中介只關心成交。

如果你也喜歡樓市話題,歡迎關注“專聊房君”共同交流。分享從業經驗,自得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