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按歷史上大一統王朝首都劃分,四大古都應該如何排序?

長安見聞錄


看到各位的回答,很高興的是看到各位引經據典,擺數據,各抒己見,沒有地域黑,沒有噴子互相噴!我是洛陽人,但我想客觀說一下我個人的認識。

首先秦朝統一六國,改分封制為郡縣制,這對於半奴隸制的周朝是個巨大的社會制度進步,並且以後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也延續這種制度,這是對中華文明的重大影響之一。(我就不列出資料了,畢竟不是寫論文,以下如是,只說個人觀點,不列資料)。到了西漢,漢高祖忍辱負重,經過文景之治,然後徹底肅清匈奴等西域威脅。我們漢族之稱從此而來!然後是盛唐,長安是據稱是世界經濟文化之都,(不是寫論文,沒找相關時代的數據資料)。現在在美國華人聚集的地方都叫唐人街,是因為他們對盛唐時代的自豪感!

綜上所述,秦,西漢,唐,是中華民族影響深遠的歷史時期,是不可抹滅的。

東周西周,東漢西漢,東晉西晉,南宋北宋等等等等,都是中華文明的一段過程,為什麼要故意挑起地域爭端呢?

我們的每一個歷史文化名城,都是中華輝煌文明的一份子,都值得我們驕傲,都需要我們去發揚光大。


用戶9782946703355


中國大一統王朝

廣義上包括“夏朝,商朝,周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按大一統王朝建都朝代對比:

洛陽:夏朝,商朝,周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共7個(秦以後4個)。

西安:周朝,西漢,隋朝,唐朝共4個(秦以後3個)。

北京:元朝,明朝,清朝共3個。

南京:明朝1個。

大一統朝代數量洛陽最多,其次為西安,北京和南京。

各個朝代大一統時間:

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

秦朝:公元前221(滅六國)-公元前109(陳勝吳廣起義)

西漢:公元前112(漢武帝收復兩廣地區的南越)-公元前8年(王莽篡漢)

東漢:公元36(劉秀平四川)-189年(董卓入洛陽)

西晉:公元280(西晉滅吳)-311年(洛陽陷落)

隋朝:公元589(隋滅南陳)-618年(隋煬帝離開洛陽)

唐朝:621(唐平兩廣)-755(安史之亂)

宋朝:979(宋滅北漢)-1125(靖康之難)

元朝:1279(元滅南宋)-1325(河南起義)

明朝:1368(明滅元)-1627(陝西民變)

清朝:1662(清滅南明)-1851(太平天國起義)

以上

北京計元朝(46年),明朝(207年),清朝(209年)共計462年。

洛陽計夏朝(都洛195年),商朝(都洛360年),周朝(都洛95年),東漢(163年),西晉(31年),隋朝(13年),唐朝(89年)共計946年(秦以後296年)

西安計周朝(都宗周181年),西漢(104年),隋朝(18年),唐朝(119年)共計422年(秦以後241年)

南京計明朝(52年)。

大一統王朝定都時間北京最多,其次是洛陽,西安和南京。

綜合來看,北京更勝一籌,在中央專制制度下作為穩定的全國首都時間最長。

其次為洛陽,洛陽是最古老的古都,從先秦神話時期就是中國都城直到中華民國,然而處於中原戰亂地區的洛陽,在作為全國穩定首都的時間並不多。

長安作為中原向西的延伸,也可以說是中原的西大門,在中原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鬥爭中顯示出其重要性,然而由於地理因素的原因,在作為全國性首都的時間較少。

南京一般是作為華夏民族南渡之後的避難所,較多作為割據政權首都,僅在明朝朱元璋時期作為全國性首都。


雲星午夜


首先,很高興能夠回答此題。題目中的“四大古都”,是傳統史學的說法,已經是過時的說法了。如今,隨著學術界對古都的研究大規模展開,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管是在學術界還是古都學會認定的古都個數,遠遠超過四個,先後有五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之說。

上個世紀初,梁啟超先生提出中國五大古都之說,五大古都分別是:西安、南京、洛陽、開封、北京。30年代,又將杭州加入古都行列,由五大古都上升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提出可信的劃分標準,未被大眾所接受。新中國建立後,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的陳橋驛先生深入研究了中國的古都,系統的提出了“六大古都”之說,出版書籍《中國六大古都》一書,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分別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後譚其驤(著名歷史地理學家)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並把這七個首都又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分析了古代王朝建立都城的地理、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條件。後陳橋驛修成了以前了“六大古都”之說,吸收了譚其驤先生的觀點,又寫了《中國七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但是八大古都的認可度不高。


言歸正傳,回答題目,如果硬要給“四大古都”排序,一分高下,我認為應該這樣排列:

1.西安

西安(長安),位於關中平原,有“四塞之高,形勝之區”之稱,地理位置優良,有易守難攻之勢。關中平原,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稱,土壤肥沃,在三國一下,號稱天府之國。因長安上述的優點,所以很多王朝長安為都城。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千古的秦漢、唐朝,其都城都選在長安,因這,足夠把西安放在四大古都之首。




2.北京

北京在元明清時期為首都,雖然所經朝代遠遠低於長安,但是,元明清三代是大一統時期,版圖面積大,北京在統一王朝的政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從現今的遺存來看,北京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且如今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3.洛陽

洛陽曆史悠久,是著名的文化古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虎洛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如今,保留了部分遺蹟,有旅遊價值。

4.南京

南京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美譽,南京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流傳故事眾多,歷史名人輩出,在歷史舞臺上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南京作為十朝都會的時間如下:





上述只是我個人觀點,歡迎諸位討論、補充,同時,歡迎關注。


沙漠孤狼2017


中國的四大古都,一般認為是西安、洛陽、北京和南京,按照大一統王朝來劃分的話,應該是北京在先,西安其先,洛陽再次,南京最後。

大一統王朝,有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它們的首都分別是:

西安——秦(14年);西漢(210年);隋文帝(15年);唐(271年),共510年;

洛陽——東漢(195年);西晉(36年);隋煬帝(14年);武周(15年);唐末(3年),共263年;

北京——元朝(97年);明朝(223年);清朝(267年),共587年;

南京——明初(53年)。

所以,在大一統王朝裡面,北京做首都時間最久,西安第二,洛陽第三,南京則最短。



青言論史


如果按照大一統王朝排名四大古都的話,排名應該如下:

第一名,北京。大一統王朝中北京佔據三個,分別是是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由於元明清這三大統一王朝對中國近現代有這更深遠的影響所以排名第一無可厚非,北京目前是中國政經文化中心。此外如果加上中國古代金朝的上都的話,北京作為都城就高達800年。



第二名:西安。統一王朝佔據三個,分別是隋唐王朝都城,漢王朝都城。再加上中國西周,北周王朝,統治中國長達750年,是四都中建都最早的王朝。


第三名:洛陽。 大一統王朝中只有東漢建都於此。因此排在北京,西安之後。此外,東周,西晉,北魏,五代的後唐也建都於此。

第四名:南京。大一統王朝中只有明王朝初期在此建都城,到中後期成為明的留都。但南京確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在這裡西晉的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時朱元璋以此為根據地,驅除蒙元,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此為都展開了一副救亡圖存的歷史生動畫面。此外,三國東吳,晉,南北朝宋,齊,梁,陳也在此建都。



雲之端閒談


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什麼才是大一統,歷史上的大一統都有哪些朝代。

所謂大一統,就是真正雄霸九州,不存在另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與其分享華夏這片熱土。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真正實現大一統的朝代有周(西、東)、秦、漢(西、東)、晉(西)、隋、唐、宋(北)、元、明、清,之所以晉和宋只有西晉和北宋,不含東晉和南宋,是因為東晉和南宋與其他國或朝已經分江而治。

夏、商、春秋、戰國、南北朝、唐和宋之間的五代十國均不屬大一統王朝,故不能將其定都也算進去。



所以按照大一統王朝首都劃分,四大古都排序應是:西安(西周、西漢、隋、唐)、北京(元、明、清)、洛陽(東周、東漢、西晉)、南京(明),西安之所以排名第一,因為西安在建都時間上最長、影響上最大,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北京之所以排名第二,是因為中國自元以後近千年歷史都在北京度過,北京完全可以代表中國封社會最後時期的發展。本來開封、南京和咸陽在建都朝代上都有一個一統王朝,只因南京還有幾個非一統王朝在此建都,影響上比咸陽和開封大一些,故取代開封和咸陽名列古都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在歷史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不但是幾個一統王朝的都城,還是當過一段時間幾個一統王朝的陪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和貢獻也比較大,只是時間和影響上稍遜於西安和北京,所以屈居古都第三。謝謝!


知未是也


咱們從耳熟能祥的朝代歌來統計華夏正統廿四王朝: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以下是各個朝代大一統時間:

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

秦朝:公元前221(滅六國)-公元前109(陳勝吳廣起義)

西漢:公元前112(漢武帝收復兩廣地區的南越)-公元前8年(王莽篡漢)

東漢:公元36(劉秀平四川)-189年(董卓入洛陽)

西晉:公元280(西晉滅吳)-311年(洛陽陷落)

隋朝:公元589(隋滅南陳)-618年(隋煬帝離開洛陽)

唐朝:621(唐平兩廣)-755(安史之亂)

宋朝:979(宋滅北漢)-1125(靖康之難)

元朝:1279(元滅南宋)-1325(河南起義)

明朝:1368(明滅元)-1627(陝西民變)

清朝:1662(清滅南明)-1851(太平天國起義)

下面咱們計算一下四大古都的國祚:

北京:計元朝(46年),明朝(207年),清朝(209年)共計462年。

洛陽:計夏朝(都洛195年),商朝(都洛360年),周朝(都洛95年),東漢(163年),西晉(31年),隋朝(13年),唐朝(89年)共計946年[秦以後296年]

西安:計周朝(都宗周181年),西漢(104年),隋朝(18年),唐朝(119年)共計422年[秦以後241年]

南京:計明朝(52年)。

綜合上述再加上近現代的影響力可得出以下結論:

一.建都最早 洛陽>西安>北京>南京

二.定都時長 洛陽>北京>西安>南京

三.國內首位度 北京>西安>南京>洛陽

四.經濟排行 北京>南京>西安>洛陽

五.國際影響力 北京>西安>南京>洛陽

最終綜合評比:北京>西安>南京>洛陽



盡善家族


十個大一統王朝清單: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

依次為:咸陽、長安、洛陽、洛陽、長安洛陽、長安洛陽、開封、北京、北京南京、北京

數量:咸陽:1

西安:1+0.5+0.5=2

洛陽:1+1+0.5+0.5=3

北京:1+0.5+1=2.5

開封:1

南京:0.5

看數量洛陽>北京>西安>開封=咸陽>南京;排名如下:第一洛陽,第二北京,第三西安,第四開封(北宋168年遠遠大於秦15年)。

按大一統王朝實際定都時間看:

咸陽:約15

西安:約200+約18+約200=約420

洛陽:約200+約50+約15+約100=約365年

開封:約168年

北京:約100+約220+約260=約580年

南京:約50年

按持續時間,第一北京、第二西安、第三洛陽、第四開封。

綜合來看北京洛陽西安第一陣營,開封南京第二陣營,咸陽比較尷尬。


俠心劍意


按照統一王朝,西安鎬京西周275年,西安秦都咸陽14年,西安西漢210年,西安隋朝37年,西安唐朝273年,長安統一王朝都城809年,其間唐朝武周15年王朝13年在洛陽,兩年在長安,大唐904年被迫遷都洛陽907年在洛陽滅亡。洛陽東周500年天下大亂無統一,東漢195年,西晉37年,武周13年,唐朝3年這三年傀儡,實際洛陽從來沒做過唐朝首都!洛陽248年統一帝國都城!






中華第一古都長安


四大古都其他兩個不用說已經北京南京已經淘汰。只有長安洛陽是黑馬。各有千秋。按說古都的話這兩個都有缺點和優點。比如長安外族的政權多一點。雖然說北京也有。但是這裡沒北京的事。洛陽雖然是有一個外族政權。但是洛陽大部分都是遷都王朝或者是陪都。正在自己的京都或者自己第一個噹噹朝國都遷都的都城的時間比洛陽長的真的是太少了。要是按少數中國人來看。懂歷史的洛陽更勝一籌。長安次之。但是洛陽知名度不高 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無論是古代現代。要是按外國人和大部分中國人來看長安是第一。畢竟現在夏商這兩朝國際不認。沒有證實。雖然已經有了二里頭遺址。但是依舊沒有。沒有國際證實夏商說難聽點我們有就和三哥一樣。現代的話西安輸在了開國那段時間。輸了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