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任何一場戰疫的成功,都離不開科技企業工程師的支持,駐地幫助相關醫療機構、企業、政府等保障應用系統、IT系統等穩定運行。


隨著科技企業捐贈湖北武漢的錢款醫療物資等越來越多,據全球財經觀察(data-china)分析統計,在1月29日當天,統計數字顯示,科技企業捐贈湖北武漢總計金額就已經超過了33億元

同時,另一個重要的事情也一直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科技戰疫在行動,多家科技企業的IT技術工程師駐地支持湖北支持武漢。

事實上,任何一場戰疫的成功,都離不開科技企業工程師的支持,駐地幫助相關醫療機構、企業、政府等保障應用系統、IT系統等穩定運行。

誠然,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一切與醫院醫療相關的設備,包括信息中心服務器、數據存儲、網絡通信、安全、軟件、辦公PC、影像打印等系統設備都必須得到最大的支持和穩定運行,其間自然少不了技術工程師到湖北、到武漢駐地調試、部署、運維與技術支持。特別是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在建也亟需IT給予大力的支撐。與此同時,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針對性研究治療新藥等做數據分析的醫學專家,也必然需要超算力來加快研究進展。

為此,阿明特別追蹤了多個科技企業,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訪問了相關科技企業領導、技術人員、駐地工程師等。讓我看到了奮戰在湖北、武漢一線的駐地工程師,堅守自己的崗位,保障網絡與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也看到了有科技企業為湖北武漢研發新的應用軟件系統。多家科技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工程師助力湖北武漢的醫院、研究機構等戰疫,為大家帶來了更多的科技力量!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值得點贊。

不過,在這裡還需要特別提醒身在湖北各地、身在武漢的IT工程師,或者正要去湖北各地去武漢做技術支持的工程師,注意:口罩、頭罩、手套、鞋罩、護目鏡等常規物品注意儲備,同時出門或到支持醫院駐地注意戴口罩、戴頭罩、戴護目鏡、戴手套、穿鞋罩等,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在科技戰疫,駐地支持湖北、支持武漢的同時,IT工程師們也要保護好自己,讓同事放心、讓家人放心、讓朋友們都放心。

IT工程師駐地武漢,支持抗疫一線

1月29日,堅守武漢的新華三某工程師在微信上告訴阿明,針對援建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新華三捐助了一批重要的網絡與信息安全設備。設備運抵武漢之後,網絡與信息安全系統方案不僅需要針對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做更好的設計,同時需要駐地武漢工程師進行部署、調試運行,由於他們這個團隊本身就常駐湖北武漢,因此也就擔當了本次的捐贈設備落地應用的關鍵任務。

阿明問及武漢市內的生活情況,該工程師表示,日常都在家裡,除了必須採購生活日用品與蔬菜食物之外,都不下樓不串門,同時武漢的超市在照常運轉。其次,就是等待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驗收設備後,需要到現場部署與調試。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新華三工程師在武漢調試已經捐贈的網絡和信息安全設備。

  • 1月26,作為馳援武漢啟動比較早的科技企業之一,浪潮集團黃岡、孝感、利川三地雲中心工程師現場駐守,保障雲數據中心業務系統的平穩運行。同時,浪潮還組織成立了IT通信運維應急團隊,積極響應電信運營商應急預案,全力為疫區提供通信保障,同時確保在黃岡、孝感、利川三地雲數據中心業務系統的平穩運行。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浪潮黃岡雲數據中心的工程師堅守一線。

    聯想集團也是本次馳援武漢非常積極的科技企業之一,捐助的一批PC、服務器等設備用於武漢戰疫。阿明在與聯想某技術專家溝通後瞭解到,1月29日,聯想集團PC工程師已經達到湖北武漢的火神山醫院,現場測試機器,保障IT系統的安全運行。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聯想集團PC工程師在武漢測試機器。

    在目前複雜的疫情形勢下,保障醫院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尤為關鍵。1月28日瞭解到的信息顯示,中科曙光與湖北省及武漢當地有關部門溝通向湖北及武漢市定點救治醫院捐贈首批包括服務器、工作站、存儲、相關軟件等在內的計算設備,用於疫情監測、診治及信息存儲等急需場所。

    與此同時,這批捐贈的IT設備需要工程師在武漢現場落地部署,中科曙光在武漢當地集結完畢一支IT運維應急保障隊伍,全力保障湖北地區用戶設備穩定高效運行。此外,曙光還特別組建了一支技術團隊,將作為志願者聽從統一指揮,全力支持抗災前線的信息化建設。

    1月28日晚,戴爾科技集團湖北服務團隊為關鍵客戶提供現場支持,戴爾員工在一部分馳援武漢的設備到達後,現場幫助客戶測試機器,部署落地應用。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戴爾科技集團湖北服務工程師在武漢現場調試設備。

    1月29日,來自中軟國際的某工程師團隊成員對阿明介紹說,中軟國際工程師到武漢現場支持,為集中收治患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定點醫院提供IT運維志願者服務,包括駐場終端維護、IT業務支持等,這樣的支持一直要到疫情解除。

    疫情發生後,東軟醫療IT工程師配合醫院調整信息化系統,東軟集團立即組織增派工程師,放棄春節假期,增援武漢重點醫院。同時,東軟集團組織工程師,積極響應政府應對疫情過程中隨時發佈的新診療政策,全力配合各醫院調整信息化系統,實現患者便捷就醫,減少停留等待時間。通過健康雲平臺和醫共體平臺協調部署,東軟幫助宜昌、杭州、贛州等城市在及時、科學、安全的醫學診斷和救治方面開展應對措施。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東軟醫療工程師在裝機前 做出“戰必勝”的手勢。

    自一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科金財項目組第一時間響應,立即投入緊張的保障服務工作。中科金財在承接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個重要項目,即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業務應用系統網絡租用服務項目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硬件設備運行維護項目兩。這是主要負責中國疾控中心業務網絡租用與服務、硬件基礎設施平臺運維服務。為此,中科金財工程師春節期間仍值守在一線,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非常顯然,這場戰疫的最終成功,除了醫護人員在湖北武漢等地醫院一線艱苦地工作,IT工程師同時在湖北武漢等地提供技術支持,保障醫療系統以及相關係統正常高效運行也是必不可少的。馳援武漢,科技戰疫,工程師技術力量也是十分重要。

    科技戰疫,通信得先行

    科技企業在保障湖北武漢等地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兩大醫院的系統建設的同時,運營商與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也很早開始了對當地網絡通信設施的支持與保障工作。

    中國聯通派遣了技術團隊,針對網絡保障、疫區防控、便民服務、大數據支撐、免費開放精品業務及暢通馳援通道等方面,全力以赴助力武漢抗擊肺炎疫情。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中國電信全力保障重點地區、重點單位的信息通信。僅武漢分公司就有1000多幹部職工,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全力保障武漢12345市長熱線。率先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臨時醫院實現4G/5G信號全覆蓋,保障火神山醫院系統上雲和通信暢通。電信天翼雲也成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系統的重要落地平臺。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1月24日,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趕往工地現場,開展疫期戰備通信保障,協商確定完成5G應急通信基站選址,確保信號全覆蓋。1月26日,中國電信實現向“火神山”醫院交付雲資源,為東華軟件的HIS、PACS等核心軟件系統雲化部署提供計算與存儲能力,並做好內網區、互聯網區及運維區安全防護。

    運營商可以快速完成通信網絡組建,也離不開像華為、中國信科集團這樣在通信基礎設施領域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支持。

    華為中國公開信息顯示,華為湖北代表處在1月23日就緊急成立春節疫情保障項目組,安排約150人進行保障。從接到武漢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知,到5G基站的調測開通,僅在3天內即完成了從網絡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光纖鋪設、架設基站、開通調測等整套建設流程。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華為支撐湖北移動、湖北聯通開通蔡甸火神山5G基站。該基站信號所覆蓋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是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的一座專門用於抗擊此次肺炎疫情的醫院。

    當前,湖北三大運營商均已建設開通武漢火神山醫院5G網絡,5G將助力火神山醫院實現超高速5G網絡連接,保障高速數據上網、數據採集、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業務。

    除全力支撐運營商5G網絡建設之外,華為成立了一支由服務、研發、供應鏈等組成的特別保障組,確保湖北衛健委視頻會議系統正常運行。該系統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處置期間湖北衛健委和國家衛健委及其他省份衛健委重要的會商平臺。

    此外,接到武漢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知後,中國信科集團第一時間成立了一支由服務、研發、供應等組成的專項應急工作組,全力支撐武漢三大運營商網絡建設。

    科技戰疫,多家科技企業IT工程師駐地武漢馳援


    • 中國信科集團工程師在武漢現場支持。

    為武漢捐贈OTN和PTN設備,連夜組織所需通信方案和設備生產,工程師到武漢現場保障該專門隔離醫院的傳輸網絡暢通,保障醫療專線的通信穩定。一方面支援武漢移動PTN 650設備,用於雷神山醫院醫療專線保障;一方面支援武漢電信OTN設備,用於兩座醫院傳輸網保障。

    戰疫定向系統研發,眾企成城

    構建湖北武漢等地戰疫一線的穩定IT基礎設施、通信基礎設施,保障醫療機構、政府疫情防控指揮等方面尤為重要。與此同時,為戰役定向研發不同場景需要的應用系統軟件,也是十分緊要,因為這不僅關係到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效率,同時也為後面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高效、準確的平臺。

    只是這些定向系統研發的需求,任何一個科技企業不可能全部滿足。由此,眾多相關科技企業獻計獻策,全力以赴組建研發團隊,支持戰疫定向系統的研發。

    1月29日,來自金山雲某技術研發人員在與阿明微信溝通情況透露,在武漢疫情出現之前,金山雲就建立了武漢研發中心。隨著針對武漢捐贈物資的增多,金山雲武漢研發中心4天開發的一套應急物資管理平臺,基於金山云為湖北為武漢的捐贈物資管理助力。

    1月24日武漢市政府宣佈建設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作為首選醫療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商,東華軟件旗下東華醫為上百名工程師主動申請在武漢支持火神山醫院IT相關項目建設。1月24日除夕夜,東華軟件子公司東華醫為接到武漢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任務後,啟動緊急馳援行動,隨即成立了30人總指揮部協調相關項目建設工作,助力武漢火神山醫院儘快建成並投入使用。

    還有一個更早的定向系統研發需求,中科軟趕在除夕前就完成了。按照中國疾控中心要求,中科軟迅速組織技術力量研發一套針對疫情的追蹤系統,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密切接觸者追蹤系統,在除夕前就上線。實現肺炎疫情信息的實時報告,確保國家第一時間獲得最準確的數據,為疫情的防控和指揮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萬達信息也積極響應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號召,組織醫療信息化志願者,以專業、紮實可靠的態度進入武漢市醫療信息志願者庫。而在在全國其他省市,萬達信息還提供各類技術支持。例如攻關疫情監測系統支撐政府決策、提供返鄉人員登記系統、為醫院提供發熱篩查系統,甚至還能夠幫助用戶形成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精細化管理等。

    金山辦公在疫情期間,專門推出免費金山文檔統計模版,幫助各個機構組織統計人員健康情況,通過協作填報提高統計效率,保護隱私信息,線上快速蒐集數據,方便及時更新。

    致遠互聯在1月24日上線疫情實時在線報備工具,向社會免費開放,幫助企事業單位以最快的速度,響應疫情防控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不下10個新的戰疫定向系統研發推出。眾企成城,科技向善,這些系統也將和身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工程師、醫護人員等一道,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鬥爭中經受起考驗。在此也特別感謝為這些新系統研發做出努力、積極奉獻來自多個科技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希望你們也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在這場還沒有結束的戰疫中繼續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7*24值守模式,成為工程師戰疫的常態

    據不完全統計,眾多支援湖北武漢等地保障通信、IT、系統穩定運行的科技企業,都開啟了7*24小時值守模式,以此及時應對各處戰疫的技術需要。

    1月26日,榮之聯收到中國疾控中心的支援請求,由於測序通量增加,急需計算和存儲資源。迅速選派在京技術人員及時抵達公司調試計算、存儲資源,一切以滿足疫情的需求為前提全力調配。於當晚深夜完成計算、存儲環境安裝部署及測序設備的聯調工作,保證大規模並行樣本分析、數據保存和管理,全面助力病毒測序工作的順利完成。

    與此同時,眾多公有云廠商公開表示,為湖北、武漢等地疫情區域開通免費的公有云資源,提供7*24小時的技術支持與服務,這背後自然離不開技術工程師的有效作為。

    與此同時,阿里雲、華為雲、浪潮雲、電信天翼雲等免費為用戶提供算力、遠程辦公等服務。

    如:阿里雲面向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分析、疫苗新藥研發的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學校、醫院,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同時,阿里達摩院連夜研發智能疫情機器人,已在浙江等多地免費投入使用。華為雲WeLink為用戶免費提供視頻會議。浪潮雲也免費開放遠程視頻通訊服務、浪潮HCM Cloud和“雲+”遠程協同辦公服務。中國電信天翼雲也為用戶免費提供雲會議。字節跳動旗下的辦公套件飛書也對用戶免費提供遠程辦公及視頻會議服務。

    綜合阿明採訪與科技企業公開的信息來看,如中科軟、中科曙光、浪潮集團、新華三、萬達信息、東軟集團、東華軟件、金山雲、中移動、中電信、中聯通等科技企業,組建相關技術工程師團隊,隨著待命,為馳援湖北、馳援武漢提供良好的技術後盾與保障。

    目前來看,7*24小時值守模式,已經成為了多個科技企業的武漢駐地工程師戰疫常態。(by Aming)

    馳援武漢,科技戰疫在行動。

    武漢加油!身在武漢的IT工程師加油!!

    -END-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天天有好事,

    週週有精彩。

    文章來源:阿明新媒體(Aming),全球財經觀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都看到這裡了,加個關注吧!

    【阿明】:科技評論專欄作者、科技媒體從業22年、新聞評論年產出上百萬字,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