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人到中年折騰啥

活著就要折騰



人到中年折騰啥


人到中年,按說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穩定了,不該是再那麼辛苦了。可是,我發現中年人照樣每天在忙,並且那折騰勁兒不減當年。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折騰。當然,不同的年齡階段,折騰的內容都不同。少年時期還不知道抓緊學習,那就一味著忙著玩。青年時期,先是忙著考大學,畢業後忙著找工作、談戀愛。隨後建立家庭後再為房子、車子、孩子所需的票子而忙活。

人到中年折騰啥

一旦是人到中年,工作都穩定了,收入來源也成了穩中有升的定值。孩子也都成年,家裡的老人還沒有到老態龍鍾、步履遲緩的那地步,所以,暫不用一日三餐喂他們吃。可是,每天依舊在忙,他們究竟在折騰什麼呢?

有人折騰著掙錢

人到中年折騰啥

中國人與西方人有著很大的文化差異,人家是等到孩子年滿18週歲,一切什麼都不用管了。咱們國家,儘管法律上明文規定,孩子年滿18週歲,父母就沒有義務再管他們的事了。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他們結婚、買房子,甚至生孩子,都是父母掏錢。等這些事情都辦完了,做父母的也到了半百的年齡,卻還在馬不停蹄地掙錢來為孩子做那些事情,再說不忙著掙點錢手頭也寬裕啊!

 有人忙著看孫輩兒

人到中年折騰啥

兒女長大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按說父母沒有給他們再看孩子的義務。可是,我們做父母的大都“賤心”,人家不讓給看管還非得去看管不成,甚至有的為了看護孩子辭去工作或者提前退休。不僅如此,還會搭上錢為孩子買零食、玩具,他們對待小傢伙比二十年前對待自己的兒女還格外用心,每天忙得團團轉,一天下來折騰得腰痠腿疼還睡不好覺。

 有人忙著陪老人

  人到中年以後,父母也進入了暮年。自古以來,忠孝難兩全其美,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就不能在父母跟前盡孝。儘管他們沒病沒災的,算是做兒女的福氣。一曲《常回家看看》曾經感動了天下無數的人,平日忙工作,往往在晚上固定的時間打個電話,一旦不接,兒女就會慌了手腳,就會馬不停蹄地往家趕,就擔心年邁的父母有個閃失。老人盼週末,中年人忙週末,他們會推開好多需要週末要做的活,趕回家陪陪父母,誰都不想子欲孝而親不在了。

人到中年折騰啥

 有人忙著健身鍛鍊


 年輕時,為了掙錢拼命工作,甚至不惜以健康換金錢。人到中年,金錢買不來健康,那就抓緊時間健身鍛鍊。他們制定健身鍛鍊計劃,每天到公園去跑步、跳舞,指望著身體強壯健康,不想鬧病住院給兒女添麻煩。在公園裡參加鍛鍊的人群中,中老年人居多,難覓年輕人身影。他們和著緩緩的節拍打著太極拳,有的跳健身操,有的打門球等。

人到中年,都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齡了。身體的各項器官逐漸老化,趁牙口還好腸胃還行,該吃的趕緊吃;趁腿腳能走動,該去旅遊的地方趕緊看看;趁父母還健在,儘量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有的發小閨蜜和同窗好友許多都天各一方,趁友情還在,趕緊聚聚聯繫。

人到中年折騰啥

人到中年,顯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活著就得講究生命質量,活著就得折騰,再不折騰可就折騰不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