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這4種病,你快60歲了還沒得過恭喜你,活到90歲不是夢,你認為是哪4種病對人危害很大?

用戶107915682315


朋友你好。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在這個問題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會顯得“不那麼專業”,但也有一些看法想分享出來。

我看了一些朋友的回答,確實都非常好,也很專業。

只是任何過分專業的東西,都往往會陷入自己的領域裡,以至於不能看到更完整的東西。

這裡我覺得有三點是需要補充的:

1、探討疾病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疾病本身,尤其是那些對人體危害大的疾病;

3、一些疾病有明顯的人為前置因素,我們更應關注這些。


為了幫助諸位朋友理解疾病的人為前置因素,我舉這樣一個例子:

A生活在一個比較缺愛的家庭,父母平時很容易爭吵,對他也不怎麼關心。於是到了中學階段,為了能更好的融入一些群體、收穫一些關注,於是他學會了吸菸。

在這個不那麼好的群體裡,他體會到了關注,並且也體會到了重視,於是,他們經常一起聚會、遊街、一起在網吧通宵,有時候也一起打架。煙也伴隨著這麼多的一起,與他形成了密切的關係。

後來因為成績實在不好,就沒有再上學了,跟著父親守著自己家的小賣部,而他還是整天叼著煙,對家人也毫不避諱。

於是,開心抽、不開心抽、焦慮抽、憤怒抽,煙又成了他排解情緒壓力的工具。

現在他三十四了,肺部滿是黑影,基本上沒有多少未來了。

那麼,在這個例子裡你看到的疾病很單純,但在之前導致這個疾病出現的有什麼呢?

缺乏關愛、缺乏認可、習慣抽菸、心理依賴、排解壓力的工具、缺乏引導。

而如果不解決這些因素,他即便更換了肺,也還是會獲得無數陰影。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些關於有哪些因素對疾病的產生有重要影響的看法。畢竟是否得病我們掌控不了,但這些因素我們卻能一定程度的調控。


情緒

情緒對人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情緒又是我們不可能絕對避免出現的東西。

我想你已經知道了,女性經常生氣、生悶氣,會誘發乳腺問題;我們太敏感、太容易激動,對心腦血管有非常大的負荷;經常陷入恐懼也會影響植物神經。

而在中醫裡也有恐傷腎、喜傷心這樣的說法。

但就像剛剛提到的,我們不可能沒有情緒,所以重點是,弱化情緒強度、弱化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弱化情緒存續的時間。

而這就要求我們能夠逐漸的成為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人。


空洞的內心

在我們的內心中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內心訴求,比如安全感、尊重、認可與價值。

通常情況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在與父母的交互過程中獲得這些訴求的基本滿足,但現實中,因為種種原因,我們沒能得到滿足。

基礎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內心中就會產生莫大的動力,驅使我們從外界尋找滿足。

於是我們依賴他人、想要控制他人、這個滿足不了我們了,就立刻更換,身雖沒有漂泊,心卻沒有定所。

剛剛故事裡依賴煙的朋友,也有這樣的部分。而問題是,當我們選擇依賴,內心的力量始終成長不起來,面對生活中越來越大的壓力,焦慮、抑鬱、逃避都會冒出來,身體上也會有所表現。


人格特質

經研究發現,得癌症的朋友在癌症出現之前,性格上有一定的共同點。這個被叫做癌前人格。

它一般是指:選擇壓抑、不怎麼交流、鮮少說真心話、自我勉強等。

當然,這裡提出這一點,只是希望我們能夠看到人格特質與疾病之間有一定的聯繫。請不要認為自己有這些特點就一定會得癌症,癌症的形成很複雜,人格因素不是決定性的。這份研究,只能算作統計數據。

而人格特質的本質其實是我們怎麼理解世界、怎麼應對壓力、怎麼處理情緒等。

像剛剛提到的癌前人格,選擇壓抑,其實就是把壓力憋進心裡。而壓力不會自然消失,自然慢慢的帶動了很多連鎖反應。


固步自封

無論我們是否認可、是否承認,生活始終都是向前的。

但在很多朋友的生活中,他們鮮少去梳理過去、總結當下、打破陳舊的認知、重建自我與自己知識體系,甚至很多時候不願意去接受新事物。

當然,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這個我自然尊重。

記得曾經有位朋友跟我提過,他父親之前是當兵的,特別特別的倔,無論什麼都必須聽他的,即便有些明顯是錯的。因為這種情況呢,他跟父親總是吵架,有次父親氣的突然暈倒實在嚇壞他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因為醫生告訴他,如果父親再有情緒波動,可能有生命危險。

改變自己是有些不容易,但改變自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活在當下。


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因為我們總會按照習慣去做一些事情,這種機械化,讓我們的生活便利了許多。但是也帶來了問題,那就是每次沿襲習慣的時候,就等於在加重習慣對我們的影響。

如果習慣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那麼想一下,1年365天,每天都在獲取負能量、負影響,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呢?

而那位朋友抽菸那麼久,習慣上升到心理依賴,最終陷入戒著很難、為了多活幾年又必須戒的兩難境地,夾在中間何其辛苦。


就像剛剛提到的,疾病會不會得誰都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這些因素,我想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一定程度的調整。

誠然,一些朋友基因特別強,但作為庸庸大眾,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斷成長、獨立、自我滿足、養成好的習慣、始終活好當下還是十分必要的。

感謝你的閱讀和支持,我會繼續提供完整、客觀、中立、有價值的答案。祝好。


老友手札


我今年已經九十一歲多了,在體檢和住院時查出有:肝硬化,肺氣腫,反流食管炎,右心室肥大,膽己切除,食道疝曾患過胃潰瘍,現胃有多個息肉等,但我仍然精神很好,生活自理,經常開電並車上亍購物,看病,活得很自在。


寶仁898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都慢慢開始關注長壽問題,60歲沒病,80歲不老,輕輕鬆鬆一百歲不是夢,那麼如果到了60歲還沒有得哪4種病,活到90歲將不是夢呢?

第一種,癌症

癌症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很多人都會談癌色變,癌症也是有潛伏期的,一般10-40年。如果日常生活習慣非常好,沒有吸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工作生活環境也很好,那麼得癌症的機會更小。

第二種,心腦血管病

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改變也很大,肉類物質攝入過多,很多人都會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隨之而來的是體內血管脂肪沉積,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硬化,全身大小血管都會逐漸狹窄,如果發生在腦部則會產生中風,中風屬於急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害,嚴重的可造成半身不遂和死亡。如果發生在心臟則造成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心腦血管病和年齡也是相關聯的,是其獨立危險因素。

第三種,糖尿病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高達10.9%,即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其中高能量的飲食攝入和運動量減少,即能量失衡是最重要的因素,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更是常見,隨著胰島功能的逐漸衰退和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的減退,隨著時間的推移糖尿病進展很快,如果你到60歲還沒有得糖尿病,說明你的胰島功能還足以維持體內血糖的平衡,那麼糖尿病併發症神經功能障礙、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都會遠離你,那麼活到90歲將不會是夢想。

第四種,慢阻肺

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健康的基石,肺主氣,主管呼吸,是體內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如果肺部出現疾患,則會影響通氣功能,血液內有氧交換出現障礙,身體就會缺氧,長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會導致肺氣腫,最終影響我們的健康,長期吸菸、大氣汙染、油煙尾氣等等都是危險因素,我們要遠離它。

隨著吸菸的人數越來越多,人們的飲食越來越不規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作息也不規律了。所以人們的體質也越來越差,各種疾病層出不窮。那麼有人就會問,如果沒有了這些不利因素,那我們正常人可以活多久呢?

這些飲食、作息不正常的行為有什麼危害?

吸菸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梗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證實, 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與不合理膳食、吸菸、有害飲酒及身體活動不足等行為危險因素有關, 其中吸菸和被動吸菸導致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風險增加。而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規律可能會引發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等慢性疾病, 這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心血管疾病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 目前我國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數至少為2.3億, 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每年的心血管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足可見其危害。

那去除掉這些因素,我們正常情況下可以活多久呢?

首先,我們能夠活多久這並不是這幾個因素就決定了的,還跟我們的遺傳基因、環境、社會因素有關係。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一個例子,同一個辦公室的兩個人,不抽菸不喝酒的人得了肺癌而既抽菸又喝酒的人卻沒病。說明吸菸、喝酒並不是我們患病的決定因素。但是肯定是誘發和加重疾病的重要原因。據最近世衛組織的調查:統計報告稱,2012年,全球人類的壽命分別為68.1歲(男)和72.7歲(女),相比1990年增長了6歲。

其中,高收入國家男性平均壽命可達到75.8歲,而低收入國家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60.2歲,相差近16歲。而女性平均壽命的差距則更為明顯,高收入國家可達82.0歲,低收入國家只有63.1歲,相差近19歲。而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就是:在高收入國家,期望壽命的延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非傳染性疾病的成功防治。也就是其醫療水平的高度。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保證醫療水平足夠的情況下,我們至少可以活70到80歲左右。

總而言之,為了我們能夠獲得更久,我們需要儘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飲食習慣,並且戒菸限酒,相信我們的平均生存時間只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顧彥.人類比20多年前長壽6歲 醫療水平提升和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是主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5(09):44-45.


藥師方健


這四種病,你快60歲了還未得過,恭喜你活到90不是夢,你認為是哪四種病對人危害很大?

生老病死、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但是不可否認疾病對人類壽命的影響是巨大的。

那麼,我認為以下四種病對人類確實危害很大。

1、癌症

癌症是怎麼回事呢?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癌症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也就是說,人體天生潛伏著癌細胞,這是內因,如果受到外因作用,比如輻射、生活壓力大、心情長期壓抑,一些不良嗜好如抽菸、嗜酒,各種有毒物質的侵害等等,都可導致基因突變,人體抵抗力差,促使癌細胞進一步發展、擴散,最終導致機體死亡。

2、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病,是人類身體健康的大敵,心臟病、腦梗、腦出血,都可是人類猝死,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很大。

3、糖尿病

糖尿病,是近年來我國慢性疾病的首害,主要是遺傳,肥胖引起的,這種慢性疾病不得到有效控制,對人體危害很大,最後會導致人體各臟器功能衰竭,最後走向衰亡。

4、肺氣腫

肺氣腫,一般是空氣汙染,抽菸等不良嗜好所致,如不引起重視也會加速死亡。

以上就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四類疾病。

是的,人吃五穀雜糧,不可能不生病。

但是,這四類疾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

當然,我們也不必要談虎色變,得了以上疾病,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治療,加強鍛鍊身體,還是能改善身體機能延長生命的,有些甚至完全可以治癒。

因此,熱愛生命積極向上才是長壽之道。



圈淼淼


人到60,就進入了“花甲之年”,身體和心態都隨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很多人60歲之後,感覺大不如從前。

其實,60歲以後是壽命關鍵期;過了60歲,最怕四種病!快60歲了還沒得過恭喜你,活到90歲不是夢

1、冠心病

到了60歲之後,如果可以有效避開冠心病,老年人一般也可以比較健康和長壽。因為冠心病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此時人的冠狀動脈缺血缺氧,容易導致心臟健康出現問題。很多人在患上冠心病之後,通常會有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況出現。這樣就大幅度降低人的心臟功能,在冠心病的影響下壽命容易縮短。如果60歲之後可以避開冠心病,往往可以有效促進健康。

2、糖尿病

糖尿病作為生活中常見的代謝障礙性疾病,同樣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如果受到了糖尿病的影響,此時人的血糖異常升高,容易對神經、器官等造成損傷。如此一來,就容易出現壽命縮短的情況。因此,到了中老年階段後,需要注意運動,飲食方面的問題,積極穩定血糖,這樣才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3、高血壓

到了60歲之後,各種慢性疾病就會接踵而來,特別是高血壓這種疾病。在血壓異常升高的情況下,此時身體健康也容易出現問題。一般血壓升高的過程中,容易對人的血管造成損傷,此時血管越來越薄,而且血管容易硬化,這樣出現健康問題的概率會比較高。因此,60歲之後需要積極預防高血壓。

4、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同樣作為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一般這種慢性疾病和不當飲食有關。如果平時總是進食高脂肪的食物,此時脂肪物質攝入過量,容易導致血液變得粘稠。並且,血液中甘油三酯、血清膽固醇的水平都升高,這樣就容易演變成嚴重的高血脂症。高血脂症在發展過程中通常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縮短人的壽命。因此,到了60歲之後需要積極預防高血脂症了。

60歲後,被這5件事絆住的人,往往不易長壽,希望你不佔一個!

第一件、吃鹽過重

人到了60,味覺也會退化,這時品嚐味道的能力大不如從前,因此,做菜會多放一些鹽,但是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鹽的攝入要小於6g,也就是一瓶蓋的量。

因為鹽攝入過量對身體危害很大,尤其會升高血壓,加速腦中風的幾率,甚至加速腎功能衰竭,出現精神不振等情況,對於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第二件、菸酒過度

很多老人都抱著自己年齡大了,想做什麼就做點什麼,尤其在抽菸喝酒這兩件事上,更會放縱自己。

抽菸和飲酒過度對身體危害是很大的,吸菸會增加肺癌、胃癌、喉癌等癌症的發病率,而過量飲酒會傷肝,容易導致肝硬化,增加肝癌的發病幾率。

想要身體更加健康,提高抗癌能力,那麼就最好要不抽菸,少喝酒。

第三件、有病不願求醫

不少老人都是苦過來的,尤其不喜歡麻煩子女,有一點小病也想著挺一挺。

調查發現,有近一半的男人有病時自己胡亂買藥解決,有1/3的男人則根本不理會身體出現的這些“小毛病”。80%的重病患者承認是因為長期不就醫,導致小病養成大病,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所以,老人更要有病及時求醫,以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小病拖成大病。

第四件、喜歡操心

人到六十,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這時沒了工作的壓力,自己的全部關心就都放在了家庭和子女身上,凡事都會操心一些。

但是,太過於操心,反而會對健康不利,過重的心事會影響睡眠質量,加速失眠,且還會導致抑鬱、暴躁等心理,升高血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為此,家庭矛盾在所難免,只要不出大亂子,就沒必要瞎操心。

第五件:不愛活動

這點在老年人身上特別明顯,若是腿腳不便,老年人幾乎捨棄了一切戶外活動。

可是久坐不僅傷身,還會傷腿、傷腰、傷背、上代謝、傷肌肉,甚至還會傷出一身肥肉。

這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以及過早死亡風險都會增加,反而得不償失。

生活中,要想健康長壽,做好4件事!

1、多喝茶,延年益壽

茶自古以來就是養生佳品,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平時養成以茶代菸酒的好習慣,更加助力長壽。男女不同,茶飲選擇各不同。

男人可以喝點 黃苦苣根茶養護肝臟和腸道。

黃苦苣根富含膳食纖維,可調節腸道菌群,養護腸道健康。同時,黃苦苣根還含有低聚果糖,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產生與積累,有延緩便秘的功效;

此外,研究顯示,黃苦苣根,可加速修復肝臟受損細胞的作用,針對經常喝酒而損失的肝細胞可明顯保護,其還可加速磷脂合成膽鹼的存在,故可保肝利膽。

女人可以喝點 山刺玫花溫養血脈,延緩衰老。

山刺玫花,就是一種野生小玫瑰花,性溫,有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迴,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還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2、多運動,增強心肺

適量的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免疫力,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最好的運動是有氧運動,如步行、騎車、游泳、太極等。

另外,堅持適量運動,還能減少體內脂肪,預防肥胖及其相關疾病;有助於調節血壓、控制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少倔強,平靜心氣

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碰到一些脾氣倔強的老人,不顧子女的勸解,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支配一切。

喜歡抽菸、喝酒,腐爛的水果捨不得扔,導致身體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危及健康。

老人的執拗,多數來源於對過去生活習慣的守舊,若是想家庭和睦,還是勸老人和子女各退一步,好好交流。

4、勤睡眠,養好精神

很多老人經常睡眠不足,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所以,老人為了健康,一定要保持合理睡眠,減少熬夜,多增加午覺,儘量養好精神。


養生的小蝦米


這種說法就是天方夜譚,不管是快60歲了還沒有得過哪種病,都不能證明與壽命有關係,李醫生是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生,明確肯定的告訴你,這是一種謠言,不可信。


但如果問李醫生哪4種病對人的危害很大,這個問題我倒可以回答。

1.高血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多中老朋友容易得的疾病。千萬不要小看高血壓,他是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殺手。高血壓,危害極大,如果血壓長期的高,會有頭痛、頭暈等症狀,長期高血壓也是導致出血性腦卒中的原因,還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冠心病等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更有甚者會導致主動脈夾層等疾病危及生命。

2.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徵是危及生命的一種緊急冠心病,如果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沒有來得及治療,幾分鐘之內可以讓人斃命。特別是現代,生活水平還提高,飲食改善,很多人因為血脂升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而得冠心病,冠心病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種慢性疾病。


3.肝硬化。肝硬化是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中大部分是由肝炎發展而來,如果發展為肝硬化,病情可以很兇險,肝硬化以後肝細胞不能被逆轉,如果肝硬化進一步的發展為肝硬化失代償期,可以有腹水、低蛋白血癥、黃染等,甚至消化道出血危機生命。除此之外肝硬化是肝癌的墊腳石。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部疾病的一種,吸菸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因素,因為我國吸菸的人很多,特別是長期吸菸人群,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不少。中老年人以後,很多人因為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很容易反覆的肺部感染,肺部感染、肺功能差也是禍害老年人健康劊子手。


李醫生上述提到,是常見禍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劊子手,如果60歲之前都沒有得過這種病,那身體健康狀況是不錯的,但是並沒有說沒有得這幾種病就一定能活到90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所以,中老年人要保持健康,那就必須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如果有疾病應該及時的治療,另外定期體檢也是保持健康的一種必要手段的。

李醫生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為大家提供方便。關注李醫生告訴你,一起探討和學習健康知識,有問題的可以在留言區評論。你的點贊和評論是對李醫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李醫生告訴你


人過六十歲,沒有糖尿病,腦梗,冠心病,肺氣腫4種病,長壽之人就是你了。長壽人應有如下表現:

1,睡眠好。一天深度睡眠五小時以上,中午午睡。

2,早起。早上五點起床,人的陽氣從這時上升,一天精神面貌好。

3,四快。走得快,吃得快,說得快,拉得快。

4,心態好。一天樂活活,對人對事不往心裡去,拿得起放得下。

5,有愛好。人有一個小愛好,整天迷在裡面,日子過得充實,快樂,時間容易過去。


劉承澤3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活到90多歲,身體現在還非常不錯,家裡還有一個老奶奶就是這樣,今年97歲了,居然還能自己做飯,自己也能照顧自己。但是也有一些人年紀輕輕,身體也不是太好。如果說人到了60歲的時候,身上沒有這些病那說明這個人的體質還是不錯的。

第1就是沒有糖尿病。都說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才聽說這種病,在早之前這種病很少,聽說現在人民生活條件好了,吃的喝的很多方面都和甜食有關係。關鍵是吃點好吃的缺少運動所以很多人把糖尿病稱為是一種由於生活條件太好而導致的。

第2種病就是高血壓。高血壓這種病有的時候看似沒事,但有時候卻讓人頭疼的頭疼,因為它容易誘發多種疾病。而且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關係。除了日常生活中吃太多鹹的東西之外,高血壓也有一些遺傳的因素,還有一些其他的不良習慣等等造成的。

第3種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說在60歲以前沒有得過腦梗。那身體體質還是不錯的。這說明在飲食,作息時間以及運動等方面應該是比較協調。第4個就是胃病。胃不舒服的時候,人一般來說比較瘦,如果說胃好的話,這說明這個人也比較有福氣,60歲的人一般來說不要太胖。如果接近60歲以後控制好自己的體重。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慢性胃炎。

其實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心態非常好,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人健康長壽的一個隱形的條件。很多人不注意這一點。是病都從氣上來,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說一個人把心態放平,不生氣,經常把微笑掛在臉上,這樣的人一般來說也會比較長壽。


文史大世界


謠言不可信!

四種病中只問你一種,癌症。(另三種病是,血三高病,心肺功能病,糖尿病)。

只問你說的第一種,60歲沒癌症,照理應該活到90沒問題了是嗎,難道61歲到90歲之間得癌症的人很少,甚至沒有嗎?

假如張三60歲以前沒得過任何大病,你保證得了張三60歲/90歲30年之間不得這四種病了。

其實人60歲之前因年輕,身體好不得大病的人大有人在,但60歲以後由於身體臟器老化衰退原因,毛病會逐漸多起來。

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已去的老話。就是說60以上90以下的老人。得病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所以說60歲以前不得這四種病,活過九十不是夢,是一個寬慰人心的美麗謊言,並不是真相實情!


凡夫俗子302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越來長。六十歲身體各項機能已經衰老,但是如果身體沒有出現下面四種疾病的話,那麼恭喜您,活到九多歲都是有可能的。



一、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病是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四高一多”的特點,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我國因心腦血管疾病所致死亡者佔死亡總人數的45%,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260萬,平均每小時約死亡300人。



二、惡性腫瘤

 根據國家癌症防治中心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例約1400萬,死亡約800萬,我國新發病例佔全球新發病例22%,死亡人數佔26%,超過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男性當中肺癌發病率最高,女性是乳腺癌。癌症是現代醫學至今還沒有攻克的醫學難題。



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繼心腦血管病、癌症之後,死亡人數的第三位疾病。尤其對老年人來說,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他們會覺得氣喘是衰老的標誌,殊不知生命已遭到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侵蝕。據統計,在我國,因慢性呼吸疾病死亡的人數占城市死亡人數的12.32%,佔農村死亡人數的15.75%。專家預測,到2020年,慢阻肺可能會成為全球五大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四、糖尿病

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14億,相當於全世界超過1/4的糖尿病患者位於中國。全國範圍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發病率在過去10年裡增長得特別快。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工業化、營養變化、肥胖症流行和體力活動少都是造成這一增長的原因。目前糖尿病的致死率已經超過了第一大類癌症—肺癌。



以上四種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脅,小僧認為人到了六十歲之後,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不要酗酒、健康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才能做到遠離上述說的四種疾病,那麼活到九十真的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