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臘月剃頭除夕沐浴 老廈門這樣迎新年

臘月剃頭除夕沐浴 老廈門這樣迎新年

臘月剃頭除夕沐浴 老廈門這樣迎新年

廈門工程機械廠的洗澡證。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鄔秀君)今天就是除夕了,清潔沐浴迎接新的一年是很多閩南人過春節的“必修課”。然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生活條件有限,當時對一些廈門人來說,能夠輕鬆洗浴是一種奢侈。

昨日,本報讀者、本地文史研究者李世偉向記者展示了一張1994年廈門工程機械廠的洗澡證。他向記者講述了這張洗澡證,以及廈門曾經唯一一家公共澡堂的故事。李世偉回憶說,當時每到春節的時候,霞溪澡堂全是人,有些顧客連排幾天隊都輪不上。“這也充分說明廈門人重視節前沐浴。”李世偉說。本地民俗專家盧志明也從閩南民俗的角度,介紹了老廈門人節前講衛生、愛沐浴的傳統。

1965年出現公共澡堂或是全市唯一

這張洗澡證像現在的大學學生證大小,紅色塑料皮外殼,外殼正面寫著“廈門工程機械廠洗澡證”幾個字。紙質的洗澡證上顯示,它是1994年簽發的,僅供本人使用。李世偉說,當時部分廈門家庭,沒有裝熱水器。

據他介紹,當時廈門工程機械廠的澡堂分男女兩間,共約七八十平方米。和北方澡堂不同,它是淋浴式的,工廠的工人和家屬都可以使用。李世偉說,剛開始很多人並不習慣大家都赤條條地洗,但囿於當時條件,能這樣洗澡並且洗得乾淨,已經是難得的事。“春節前夕,澡堂洗澡的人最多,工人和家屬都會來。”李世偉說。

說到澡堂,李世偉還介紹,在1965年廈門便出現了公共澡堂——霞溪旅社創辦的霞溪澡堂,可能是當時全市唯一的一家。澡堂有6個男浴池,54個男女浴間,20個男女盆浴間,同時可容納160個人洗澡。霞溪澡堂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退出了歷史舞臺。

除夕要先沐浴才能祭祖圍爐

說到沐浴,本地民俗專家盧志明介紹道,廈門人向來重視節前儀式,尤其重視衛生。“在閩南尾牙結束後,廈門人就要開始‘刷塵’了。”盧志明說,“刷塵”意思是家家戶戶要把家裡的衛生打掃徹底。盧志明強調,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使用這個詞,它要求人們清掃更徹底,屋裡環境佈置得整潔美觀。

除此之外,在春節前廈門人還要對衣物被褥進行清理,主要是趁著冬季陽光好時進行晾曬消毒。盧志明說,這也是廈門民俗,閩南話翻譯過來就是“不要讓衣物溼過年”。因為,節後春天來了溼氣大,衣物被褥容易滋生細菌。

節前要剃頭也是老廈門人的習俗之一,剃頭匠也有節前不休息的傳統。而體諒剃頭匠的不易,臘月剃頭漲價也讓人們能夠體諒理解。“其實,閩南人很早就把沐浴潔淨和禮儀放在一起了。”盧志明說,沐浴和祭祀神明有關,臘月二十四閩南有“送神”習俗,一般家人都會沐浴乾淨穿上整潔的衣服“送神”。而除夕更是要沐浴後,才能祭祖再圍爐,“身體乾淨了才會平安喜樂”。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