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得了心臟神經官能症該怎麼辦?

太乙精誠


心血管功能紊亂一般是指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症,它一般沒有實質性的病變,臨床檢查也查不出有明顯的心臟問題,但常常表現有胸口心臟部位疼痛、心悸、呼吸不暢、氣短等,還會有疲乏、頭暈、失眠等不適症狀,這是心臟神經功能出現紊亂、同時還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的原因。

心臟功能紊亂該怎麼治?

首先,進行心理治療。心理障礙是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心理治療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步。許多人認為臨床上面有檢查出實質的病變就是沒有病,是患者多疑從而不予理睬,但實際上這個時候醫生更應該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係,讓患者能夠打開心扉,在交談之中發掘這種表現背後產生心理障礙的根本原因,讓患者意識到是自己的不良情緒導致的,一起加以糾正和治療。

其次,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只能夠暫時緩解疾病的症狀,但只有藥物的治療作用才能夠從生理層面上真正消除心臟植物神經紊亂的病灶。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使用中藥或中成藥來調理心血管,主要益氣活血、寧心安神。其餘的藥物加減需要根據患者個體的體質、臨床症狀進行辯證再用藥。另外也可以採用一些能夠起到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的藥物,如谷維素等。

最後,生活療法。如果是輕微的功能紊亂,不需要用到心理和藥物治療,可以通過以下生活方式來緩解症狀。

·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需要做到有節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張弛有度,勞逸結合,讓心血管和植物神經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

·戒菸限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研究中的致癌物質對心血管健康有非常壞的影響作用,刺激性的食物對植物神經也有刺激的作用,如濃茶、咖啡、可樂等,辛辣油膩的食物也需要避免多吃。

·保持良好心態。

樂觀開朗的情緒是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關鍵,平時因該多散心,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避免緊張、生氣、激動。

·多運動。

體育運動能夠強身健體,有放鬆身體的作用,提高機體抵抗力,還能夠舒緩壓力,放鬆心情。

·健康均衡的飲食。

飲食上要做到營養均衡,食物種類應該多樣化,多吃蔬菜和水果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物,適量攝入魚肉蛋奶類食品,減少熏製、醃製、燒烤、油煎炸食品的攝入。


39小心肝


心血管內科醫生應認真閱讀一下,日常工作中這樣的病人少嗎?

心臟神經官能症、心臟神經症實質上敢是各種心理障礙:抑鬱、焦慮、疑病、恐懼(包括驚恐發作)、強迫引起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產生的心理和軀體相伴的功能性疾病和症狀。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往往各種與心臟疾相關的檢查無果。但也可以發生在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身上,尤其是心梗或心絞痛後支架植入後、起搏器按裝後、房顫患者射頻消融技後復發者、器質性心臟病進入心功能3-4級的患者等。他們往往從一個“醫盲“到怕死而自學“成才”,成了只相信自己的半醫。作為心血管內科醫生必須要理解患有心臟神經症患者的心理上的痛苦,也必須懂得二者之間的區分,因為前者是以心理治療為主加上你的專業技術水平的良好溝通。後者既要治心又要治病。

1.以冠心病症狀為主訴:與勞累無關的各種胸痛,大部分集中在在胸前區,或針刺樣痛、或鈍痛、或隱痛後者時間較長,既不像典型五分鐘左右胸骨中下1/3處刀割、撕裂、絞窄樣劇痛伴缺氧和頻死感,也沒有進步惡化的結果。可以多次(間隔時間不一定)復發,任何解除心絞痛的藥物往往都管用。檢查到最後冠脈造影都是陰性。

2.以胸部難述性不適而產生對心臟病的恐懼,往往會過度換氣,呼出過多CO2引起呼吸性鹼中毒症狀常伴頭暈、口唇及手發麻等。發作時有種極度恐懼瀕死感,迫切希望即刻就醫的慾望,如果檢查或急診留觀一切都正常,知道這一結果病也好了,這是以心臟症狀為主訴的驚恐發作。

3.陣發性或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排除甲亢、貧血等疾病)可伴有其他心臟不適症狀、追訴神經系統(可伴失眠、頭痛、頭暈、耳鳴)消化系統(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泌尿系統(緊張性多尿或夜尿多)等多系統症狀。

4.非勞累性胸悶、氣喘。無心臟病背景、常在休息、安靜或亱間發生,反而活動後會緩解或消失。這種感覺是患者真實客觀存在的,不是癔想出來的。往往與情緒不好時導致微小冠脈分支或肺微血管、微小氣道痙攣有關。心臟X綜合症類似。

5.心悸、心慌、異搏、重搏感為主要表觀。可能與心律失常有關,可能根本不存在。前者可能與早搏有關,但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功能性早搏幾乎人人都有,只是多和少、感覺與否、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情緒、睡眠等因素都會誘發。一般來說醫生不會把早搏、特發性房顫等列入心臟神經症,如果他說檢查下來沒什麼大問題,可能就是它了。

6.心電圖的異常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對ST段和T波異常對中、老年患者不排除繼發性或非特異性改變之前作出心肌缺血的結論。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在前半分支阻滯的過度解釋,對I度、II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的不恰當暗示、對偶而發作的特發房顫(左心房不大)的過度治療等等,都去產生各種各樣心臟不適的表現和症狀,不查倒沒病,查了反而“查”出了心臟病。

心臟神經官能症一般不會引起死亡?。但是過分緊張、恐懼的情緒可能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反而產生真性心絞痛甚至持續性痙攣誘發心肌梗塞,極個別會發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顫。

總之心臟神經官能症愛找多思、多慮、多疑、敏感、容易接受不良暗示、膽小的人。因此有病還是該找大夫看,可能心理相關的他不一定懂,但器質性能心臟病他比你從網上查強多了,那樣越查想得越多、越害怕沒病也搞出心理障礙了。另一方面心血管醫生也要充分理解這種查不出毛病症狀又多的患者內心的恐懼和痛苦,用你具有權威性的專業知識充分和患者溝通,醫生的忙誰都知道,但心理醫生代替不了你,患者來看的是“心臟病”多化你十分廿分鐘也許能解除他和他家庭一輩子的痛苦和折磨。

2018.3.26


我想說點真話


您好!心臟官能神經症是由於焦慮、緊張、過度勞累或缺乏運動、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下,機體難以適應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統症狀。



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心悸、氣短、胸悶、胸痛,焦慮、失眠等,一般無心臟器質性病變證據,但也可以同時存在。

但得了該病後也不要緊張,由於心臟官能神經症一般無心臟器質性病變,所以經過積極治療後一般恢復良好,預後較好。

心臟官能神經症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若症狀明顯,對生活及工作影響較大,可同時輔以藥物治療。

首先你需要找一個心理醫生或者朋友,傾訴你的症狀,讓醫生了解你的發病原因及影響因素,進行體格檢查及心臟相關輔助檢查,解除疑慮。同時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調整心態、適當運動、避免勞累等。

1)焦慮:可選用抗焦慮藥物,如苯二氮卓類藥物:阿普唑侖、氯硝西泮等;



2)抑鬱:可選用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的藥物,如5-HT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舍曲林等;

3)失眠:可選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如阿普唑侖,或影響較小的佐匹克隆等。

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您早日康復!


醫學莘


在臨床上發現很多以冠心病名義來就診的患者,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實驗、心臟彩超甚至冠脈造影都做了,都沒有發現問題,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也應用了,可是患者感覺還是不舒服,向醫生訴說有胸悶、心悸、胸痛的情況。

乍一聽,對啊,這是冠心病的症狀描述啊!?可是為什麼沒查出問題呢?!難道是這個醫院水平有限查的不準確?好吧,那我們去大醫院總行了吧?結果輾轉好幾個知名醫院,也沒查出什麼實質性的疾病,反而病情進一步加重。今天就由我為大家好好講講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

心血管官能症這個醫學名詞,大家可能聽著陌生,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疾病,跟我們的自律神經有一定的關係。主要的症狀會出現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統上,但是患者去醫院檢查卻表示一切正常。這就讓患者很難受了,明明自己感官上感覺很難受,但是卻檢查不出來。

類似的情況,患者朋友們都有哪些症狀嗎?首先患有這個疾病的患者自己可以感覺到心臟的波動增強,時常會心悸。但是又根據每個人的個體情況不同,有些患者會出現心跳過速有些則是會心跳過慢。其次患者還會出現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如出現多汗、手腳冰冷、兩手震顫等,在日常不自覺的會出現這些現象,很可能是因為心血管官能症而導致的。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腹痛、尿頻以及便秘等現象。最後有的朋友陷入焦慮中,疑惑自己得了重大疾病,讓本已經脆落的心靈更加薄弱。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我們的焦慮,尤其是女性朋友,不過近期發現男性患者的數量也逐年遞增,可能與男性承擔的社會壓力越來越重有關。既往明確了源頭,下一步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王醫生建議,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鎮靜類的藥物來緩解症狀,但是這類藥物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嚴格的遵照醫囑去進行服用。很多人對於鎮靜類的藥物非常的牴觸,因為他們覺得,如果這類藥物有成癮性,一旦口服就不好戒掉,即使到了身體非常難受的時候也不願意用藥。這其實是不必要的,在必要的情況下還是需要用藥治療的。適當的藥物成癮性不大且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很可能會小於疾病本身所帶來的副作用,服藥治療是比較好的選擇。

還有我建議深深被神經官能症困擾的朋友們,多出去走走,看看藍天白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再就是讓自己動起來,多出出汗,打打籃球,跑跑步,跳跳舞,遊游泳,轉移下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這類患者看到我的回答病情按照我所說的進行,目前的情況一定有很多的改善,祝大家早日走出疾病的陰霾,如果大家還存在一定疑惑,可以給我發私信,大家有健康的問題也可以給王醫生髮私信,我將一 一為大家解答,用心科普,做大家健康的守護者。


內科王世民在線科普


心臟神經官能症(cardiac\r neurosis)又稱功能性心臟不適、神經血循環衰弱症或奮力綜合徵(effort syndrome)、心血管神經官能症,國外稱為神經性循環系統功能障礙或神經性循環無力症或高敏症等。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類型,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表現。其症狀多種多樣,常見有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大多發生於青壯年,20歲~40歲者最多,也可見於高中級白領、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風後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多見於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本病體檢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特徵,症狀儘管表現很重,但預後良好。


674304984


神經官能症又稱為神經症,是常見的心理疾病,包括焦慮障礙、強迫性障礙、應激反應、分離裝換性障礙、軀體形式障礙等。神經症患者症狀複雜多變,以情緒煩躁及多變的軀體不適主訴為主要表現。

神經症之所以複雜多樣,是因為其症狀多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題主所說的心臟神經官能症即為心臟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的神經官能症。臨床多表現為心悸、胸悶、氣短,又是甚至伴有乏力、瀕死感等,需要與心肌梗死等重症心臟疾病相鑑別。與心肌梗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神經官能症往往症狀並不單純,往往復雜多變,而且持續時間長,多與情緒相關。

因為神經官能症多表現為軀體不適,所以患者起初大多至綜合醫院就醫,但因為不對症,往往效果並不理性。神經官能症患者的基本情緒反應大多為焦慮,所以專科治療一般以抗抑鬱劑為主要治療手段,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針對不同的疾病,給予不同的心理治療,疑問神經官能症患者社會功能基本完好,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自知力完整,求治動機比較強。所以,在進行正規的治療後,大多是可以有明顯好轉的。

心臟神經官能症最多見的是焦慮障礙,分離裝換性障礙和軀體形式障礙三種疾病,這三種疾病雖然治療後均可好轉,但具體預後是有很大不同的。焦慮障礙預後最好,經過治療之後基本可以達到痊癒。其次是分離轉換性障礙,大部分患者在起病一年內可自行緩解。軀體形式障礙預後有所不同,急性起病且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往往預後較好,而起病緩慢的預後反而較差,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效果均較差。


鵜鶘心理陳小康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神經官能症,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能存在神經官能症的其他症狀。一般是由於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鍊,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r  青壯年女性多見,出現心血管系統的症狀多種多樣,時輕時重但多不嚴重,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但可與器質性心臟病同時存在或在後者的基礎上發生。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r  首先心臟神經官能症是一種功能性疾病,詳細分析發病的因素,解除不必要的顧慮是最重要的。一般不必臥床休息,應生活有規律,去除不良生活習慣,適當參加體力活動。減輕症狀的藥物包括小劑量的鎮靜劑,早上服用安定多可減輕白日的症狀\r  治療原則\r  1.心理治療為主: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病人應該瞭解本病的性質,只有瞭解它的本質才能解除顧慮。要相信並無器質性心血管病,自我調整心態,安排好作息時間,適量進行文娛、旅遊,適度進行體育鍛煉。\r  2.給予藥物對症治療:①過度換氣患者可輔導其採用腹式呼吸鬆弛療法;②焦慮症狀較明顯患者可選用各種安定類製劑,三環類抗抑鬱藥③失眠嚴重患者酌情使用安眠藥\r  3.中藥治療:辨證論治該症多因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氣滯血瘀,心脈閉阻所致。症狀以心悸、胸痛、胸悶氣短為主,辨證可分心虛膽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血瘀痰阻四型論治。\r  心臟神經官能症看似只是小病,並沒有器質性病變。但是如果將它忽略可能加重病情,加重他們的心理焦慮和恐怖。可能引起其他類型的器質性病變。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面對他。


山楂樹下你和我


心臟神經官能症又稱功能性心臟不適,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類型。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表現。其症狀多種多樣,常見有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大多發生於青壯年,20歲~40歲者最多,多見於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婦女。

心臟神經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臟器質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一般都能恢復,預後良好,但長期症狀嚴重的患者可明顯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心臟神經官能症,主要是由於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

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鍊,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造成心臟神經官能症。

預防方法有消除誘因,如憂慮、緊張、煩惱;糾正失眠,嚴重失眠者應對症用藥。保證一般意義上正常人規律的生活;避免過度勞累和環境嘈雜不良因素的影響。一旦患了心臟神經官能症,不必過於緊張,更不需臥床休息,可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合理安排生活,儘量做到勞逸結合。

治療上,因並無器質性心血管病,所以主要是規律作息,進行體育鍛煉。


純鈞LHGR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神經官能症,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能存在神經官能症的其他症狀。一般是由於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鍊,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  青壯年女性多見,出現心血管系統的症狀多種多樣,時輕時重但多不嚴重,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但可與器質性心臟病同時存在或在後者的基礎上發生。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  首先心臟神經官能症是一種功能性疾病,詳細分析發病的因素,解除不必要的顧慮是最重要的。一般不必臥床休息,應生活有規律,去除不良生活習慣,適當參加體力活動。減輕症狀的藥物包括小劑量的鎮靜劑,早上服用安定多可減輕白日的症狀  治療原則  1.心理治療為主: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病人應該瞭解本病的性質,只有瞭解它的本質才能解除顧慮。要相信並無器質性心血管病,自我調整心態,安排好作息時間,適量進行文娛、旅遊,適度進行體育鍛煉。  2.給予藥物對症治療:①過度換氣患者可輔導其採用腹式呼吸鬆弛療法;②焦慮症狀較明顯患者可選用各種安定類製劑,三環類抗抑鬱藥③失眠嚴重患者酌情使用安眠藥  3.中藥治療:辨證論治該症多因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氣滯血瘀,心脈閉阻所致。症狀以心悸、胸痛、胸悶氣短為主,辨證可分心虛膽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血瘀痰阻四型論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看似只是小病,並沒有器質性病變。但是如果將它忽略可能加重病情,加重他們的心理焦慮和恐怖。可能引起其他類型的器質性病變。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面對他。


也許52125


心臟神經官能症,焦慮症,對人體的危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部分患者是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只是單純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心理問題,一般預後較好。

所謂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類型, 是由於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心臟血管功能紊亂的一組症候群,常見症狀有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失眠等,喜歡長出氣嘆口氣覺得舒服些。以20歲~40歲者最常見, 多見於女性, 尤其是更年期婦女。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發生與長期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等有一定關係。這些焦慮緊張等情緒會導致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從而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心電圖檢查可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部分出現ST-T改變,但心臟超聲、心肌酶等心血管相關檢查無器質性心臟病的證據,並排除甲亢等內分泌性疾病。

對於心臟神經官能症者,應對疾病有正確認識,不要過於緊張、焦慮。要保持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壓力大。可據自身情況積極參加如氣功、太極拳等體育鍛煉活動。

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谷維素、安定、複合維生素等藥物。

還有一些患者,本身確實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等,但是出現了與體徵或檢查結果不相符合的胸悶、胸痛等症狀,常合併焦慮等負面情緒,這種屬於雙心病(心理心臟病)。雙心病最早是由胡大一教授提出來的,是指由心臟病學和心理學交叉並綜合形成的學科,研究心理疾患與心臟病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研究控制這些心理問題對心血管疾病轉歸的影響,強調在關注患者軀體疾病的同時,關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尊重患者的主觀感受,倡導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即身心的全面和諧統一。

對於雙心病這種情況,建議到大醫院的“雙心門診”進一步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