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兩大外協廠停業,百萬級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馬科技能否過會?

1月14日,浙江德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馬科技”

)將登上科創板審議會。

因上交所問詢,相較申報稿,德馬科技在上會稿中對一起“百萬級”的刑事案進行了補充披露,還披露了2016年和2017年部分前五大外協廠商關閉事項。

IPO日報發現,這些新披露的信息背後有不少內容值得玩味。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超四成歸母淨利潤靠補助

據瞭解,德馬科技主要從事自動化物流輸送分揀系統、關鍵設備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和服務。

從股權結構來看,德馬科技的實控人為卓序,其直接和間接控制德馬科技60.47%的股權。

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德馬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2億元、6.05億元、7.22億元、3.09億元(半年)。

從主營業務的收入構成情況來看,德馬科技的收入主要由系統、關鍵設備、核心部件等三部分組成,這三者的比例在報告期內波動較大。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主營業務收入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在此背景下,德馬科技報告期內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74.8萬元、4105.4萬元、5802.94萬元、1418.73萬元(半年),其中,每期均包含非經常性損益助力,而非經常性損益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補助。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德馬科技報告期內的歸母淨利潤有了不同程度的“縮水”,分別減至1348.49萬元、3363.67萬元、4946.78萬元、761.33萬元,其中2019年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縮水”46.34%,主要原因是有歸屬於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809.52萬元(稅前),即超四成歸母淨利潤來自政府補助。

對於政府補助,德馬科技於上會稿中表示,國家政策的變化和產業導向將對相關產業的投資產生重大影響,隨著未來相關產業領域的發展程度趨向成熟,公司未來獲得的政府補貼可能會逐步減少。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德馬科技財務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另外,由於德馬科技曾登陸過新三板,所以2012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都可一覽無餘。在2012年至2014年,德馬科技超四成歸母淨利潤由非經常性損益貢獻。雖然德馬科技2015年至2018年的非經常性損益佔歸母淨利潤的比重連續減少,但2019年上半年又突然猛增。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非經常性損益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兩大外協廠商關門了?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隨著上交所的問詢,德馬科技2020年1月3日披露的上會稿相較2019年6月27日的申報稿厚實不少。

在申報稿中,德馬科技雖然談及公司存在外協加工,但對於外協廠商隻字未提。

2019年7月25日,上交所在首輪問詢函中要求德馬科技披露主要外協廠商名稱、交易金額、佔外協廠商收入的比例、合作歷史、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與公司存在關聯關係。

之後,德馬科技將報告期內的前五大外協廠商一一進行披露。

披露的數據顯示,湖州標立電鍍有限公司(下稱“標立電鍍”)為德馬科技2016年最大的外協廠商,相關交易金額為391.34萬元,也是公司2017年第二大外協廠商,相關交易金額為250.52萬元。

吳興邦菊機械配件加工廠(下稱“邦菊機械”)則是德馬科技2016年和2017年第四大外協廠商。

需要指出的是,標立電鍍和邦菊機械2018年以後便沒有入圍公司前五大外協廠商的名單,且上會稿顯示上述公司已關閉,所以未能獲得外協廠商年度收入規模的數據。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前五大外協廠商摘要,數據來源:上會稿)

有意思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邦菊機械仍處於續存狀態,且2015年至2018年的年報均已上報紙質年報,最近的公示日期為2019年4月18日。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邦菊機械報送年報摘要,數據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另外,標立電鍍的法定代表人為顧斌,雖然沒有報送2017年以後的年報,且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不過標立電鍍公司仍為存續狀態。

裁判文書網顯示,原告顧斌(疑和標立電鍍的法定代表人顧斌為同一人)曾與被告標立電鍍產生了變更公司登記的糾紛,此案,原告於2019年12月3日提出申請,撤回對被告標立電鍍的起訴。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裁判文書摘要,數據來源:裁判文書網)

對於目前兩個外協廠商的狀態,以及相應規模數據能否獲得,IPO日報向德馬科技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員工侵佔百萬資產

德馬科技在申報稿中還提到“員工往來款為陳瑤侵佔票據欠款”一句話,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一起“百萬級”的刑事案。德馬科技在申報稿中未披露具體的事項。

對此,上交所極為重視,其在問詢函中要求德馬科技說明,財務人員挪用公司資金的相關事項未在申報稿中披露的原因。

隨後,德馬科技於問詢回覆函中表示,主要原因為2017年公司發現該情況後,即在新三板進行了公告披露,2018年5月該事項已經司法程序處置,該項訴訟涉案金額較小,未對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因此申報稿未披露該事項的詳細經過。

新三板2017年5月的公告顯示,德馬科技對子公司德馬工業應收賬款日常檢查中發現,德馬工業某員工涉嫌利用職務之便,侵佔德馬工業部分應收賬款。

對於之後的進展,因德馬科技於2017年11月24日終止掛牌,所以未在新三板發佈進展公告。

在上交所的追問之下,德馬科技終於在問詢回覆函中講完了這一“侵吞錢財”的故事。

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陳瑤利用擔任德馬工業會計職務之便,將7張客戶支付的承兌匯票貼現後非法佔為己有,涉及金額133.78萬元。

两大外协厂停业,百万级刑事案件未披露,德马科技能否过会?

(非法侵佔票據摘要,數據來源:問詢回覆函)

2017 年 4 月,陳瑤主動到湖州市公安局吳興區分局埭溪派出所投案,並如實供述上述犯罪事實。

之後的2018年5月,法院判決陳瑤上述行為構成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經法院判決後,因陳瑤仍然無力支付全部欠款,德馬科技計提壞賬121.78萬元。

因員工侵佔上百萬資產,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德馬科技說明,其內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並有效執行。

對此,德馬科技於問詢回覆函中表示,該事項系偶發事件,公司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處罰,對不規範的程序進行了整改。公司在原有內控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財務審批、信息溝通、崗位職責分離等內控流程,加大了與客戶定時對賬的頻率。

記者 鄒煦晨

排版 潘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