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禹城:打造高端製造產業新城

禹城:打造高端製造產業新城

松果新能源汽車現代化生產線

□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李麗峰白聰聰龐佔英

深冬季節,走進德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標準規劃的產業園區正加快建設,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在位於禹城市黑石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的松果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現場,成片的廠房有1公里長。“松果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80億元,圍繞該項目規劃建設了禹城市黑石新能源裝備產業園,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和資本運作,更帶來了先進的產業集群招商新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迅速形成產業鏈。目前,園區註冊和遷入企業24家,落地企業均互為上下游關聯產業鏈,未來3年,將落地新材料、新能源企業超過60家,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市委常委、秘書長、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介紹。

禹城市是山東唯一擁有國家級高新區的縣級市,為用好用足這塊金字招牌,禹城市委、市政府提出“推進德州高新區三次創業、打造高端製造產業新城”的目標,創新招商辦法、園區發展模式、產業集群培植方式、融資模式等,以先進理念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共培植起高端裝備製造、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節能環保、體育器械、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達到21家,高新區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0.6%。

瞄準產業前沿,積極培植新一代戰略新興產業

前不久,在韓國舉行的中國山東·韓國開放合作推進會上,禹城市3個項目現場簽約,佔總數的五分之一。其中,充換電基礎設施項目和新材料建築模塊化項目都是由松果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吸引來的。松果新能源汽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上月20日,記者走進已建成的松果新能源汽車裝配車間,看到在這個高度智能化、自動化控制的生產車間,來自韓國的技術人員正在對一期總裝生產線進行調試。“像搭積木一樣生產汽車,還能做到你想要什麼樣就可組裝成什麼樣。 ”松果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鄭淳元說。

目前,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松果新能源汽車項目一期總裝、注塑、車身3大車間已交付使用,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近40萬平方米的主廠區及配套工程建設,完成20款樣車和試駕車的研發、製造,簽署各類車型近80萬輛和60億美元的海外訂單。

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興產業是發展方向。禹城市立足現有基礎,以前沿科技佈局新產業,加快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塑造“龍頭培育-科技支撐-複合拓展”模式,加快資源整合和集約利用,努力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格局。禹城市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機遇,把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深交所上市企業,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主導產品風力發電機主軸入選全國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目前已形成核電、重大裝備件、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等為主導的裝備產業體系。 2018年,德州高新區獲評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為全國38個試點之一。

圍繞培植新一代生物技術產業,禹城市全力推進現代生物產業向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圍繞功能糖、大豆蛋白和海洋保健品、健康調味料、綠色食品等領域,精心培育大健康產業。其中,功能糖產銷量佔國內市場80%、國際市場35%,是全國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品牌知名度最好的功能糖生產基地。大健康產業被認定為2018年全省主導產業集群,獲批全國唯一的生物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群。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多糖為主導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內首家實現低聚糖工業化生產、國內同行業首家A股上市企業,2019年以來該企業赤蘚糖醇等產品供不應求。

創新園區發展模式,實現產業集群式發展

“我們積極創新園區發展模式和產業集群培植方式,一改過去政府主抓招商、單個項目招商為主的做法,變為拿出主要精力引產業園區、招領軍企業,實現以商招商、產業組織化招商,達到‘招一個、引一串、帶一片’的乘法效應。 ”禹城市市長滕海強介紹。“你們看到的這一大片整齊劃一、標準統一的現代化廠房是正在建設中的德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同發展產業園,目前已經完成了二期建設,重點承接京津地區產業轉移項目,建成50棟標準廠房及企業加速器、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全力打造百億級新型產業集群。 ”禹城市城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說。在園區建設、運作模式及產業培植上,禹城市均採用了不同以往的創新做法:一是在建設體制上,採取工業地產模式,由高新區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招商,禹城市城投公司統一定製開發、一棟一企、獨立標識,專門用於承接京津冀和濟南的產業轉移升級企業;二是在運營機制上,採取市場化運營機制,成立協同發展產業園運營公司,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大大提高了項目落地投產效率;三是園區主要打造以雕刻機為主的百億級智能裝備整機產業集群,投資強度超400萬元,畝均稅收超30萬元,2019年全部投產營運,成長為禹城發展新的增長極。

在園區建設的投融資模式上,禹城市進行了大膽創新,採用“PPP+園區”模式,即政府出臺產業引導政策、企業發揮市場技術優勢、社會資本爭相跟進,推動園區建設。“以前PPP項目沒有特定針對方,建完園區以後再招商,不確定來什麼樣的項目,所以有一定的風險性。我們圍繞實體項目量身打造的PPP園區,一邊建設園區,一邊引進實體項目。 ”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建國介紹。禹城市中央創新區核心區項目被財政部列為第四批示範項目,總投資28.5億元,整個項目採用PPP模式中的BOOT形式運作,項目建設和招商運營同步推進,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科創園區類PPP項目。

禹城市中央創新區核心區項目包括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科技產業園、孵化加速器、專家公寓及配套設施,將帶動總規劃面積8.8平方公里的中央創新區建設,3年內可形成輻射整個德州高新區的高科技產業帶。目前,創新中心大廈、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已完成主體建設,已引進寰茂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畢思文院士工作站等項目。

目前,禹城市正因地制宜,根據產業鏈的不同特點,探索“PPP+園區”“工業地產+園區”“基金+園區”“轉型+園區”等不同類型的建設模式。

創新產業發展環境,激發各類企業發展活力

“在創新創業精神的感召下,松果遇到了新時代;在最好的營商環境下,松果得到了敢於擔當、務實肯幹的德州、禹城兩級黨委政府的幫助,我們心存感激! ”在上月6日召開的德州市企業家大會上,松果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海燕由衷地表示。“最好的投資環境是法治、民主、公開、高效的環境,我們提出‘牆內的事情企業做、牆外的事情政府做’,黨委政府把主要精力用在園區硬件環境建設、公開服務平臺建設和政府服務效率提升上,全力創優營商環境,激發各類企業和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 ”張安民說。

禹城組建“8+1”產業招商辦公室(8個戰略新興產業招商辦公室、1個境外招商服務辦公室),既負責招商引資,又負責項目推進、產業培育,推動現代產業快速裂變、膨脹、發展,全力抓好服務和落實。

近年來,禹城市陸續引進三一重工、松果新能源汽車、易能太陽能電池等強企名企,為產業發展匯聚了強大動能。同時,深化與山東大學、中科院的戰略合作,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76家,其中國家級平臺29家,創新創業活力在這裡得到全面激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