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2019北京保利年秋季拍賣會近現代書畫夜場中,著名畫家李可染的《萬水千山圖》,以2.07億元天價成交。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震驚之餘,讓我們冷靜一下,為什麼李先生的作品能有如此之高的拍賣紀錄?

李可染,1907年生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齊白石大師的弟子。以山水畫聞名於藝術界,對中國寫意人物畫亦有相當研究,喜歡畫牛,也是書法家。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1989年逝世。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評價李可染,“這個畫家是無愧於我們這個苦難的中國的。中國有了他,也光彩許多。”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提到李可染,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他的“紅色山水畫”作品《萬山紅遍》。上世紀60年代,李可染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兩句為情境,創作了七幅《萬山紅遍》題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國“紅色山水畫”的代表性作。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五十年代開始,儘管中國畫壇掀起了描繪毛澤東詞意的熱潮,但極少有畫家敢於嘗試“萬山紅遍”這一題材。一方面,“萬山”之意境頗為遼闊深遠,極大地考驗著畫家的空間駕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萬壑,則根本無法表現“萬山”。另一方面,“紅遍”給中國傳統山水畫出了個大難題:歷來山水多以水墨描繪,僅作為點綴的紅色在使用上可謂慎之又慎,更莫提“紅遍”了。這兩大創作難點,令當時的畫家普遍將其視為畏途,無從落筆。面對這種情況,李可染卻迎難而上,開始大膽嘗試創作“萬山紅遍”。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此時,可染先生恰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寫生之旅,從江南到桂林、從中國到歐洲,可謂千山萬水走過;1960年先生重回畫室時,已然是胸中有丘壑。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另一方面,為描繪“紅遍”,硃砂自是必不可少;而李可染素以挑剔紙、墨等作畫材料聞名,普通硃砂當然也難入其法眼。然而頗為湊巧的是,1961-62年間,可染先生偶然得到了故宮流出的半斤乾隆硃砂(乾隆硃砂是千挑萬選始得的極品硃砂,本是乾隆皇帝自備以鈐御用寶璽的,其珍稀程度不言自明)。至此,創作“萬山紅遍”這一題材,可謂萬事俱備了。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在技法上,積墨加積色,層層積染,塑造雄渾之勢。雖然紅為畫面主調,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輪廓襯托。積墨山水完成之後,再蘸硃砂由淺至深地逐步點染。可染先生用硃砂如用墨,運用完全相同的筆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渾然天成。只見硃砂略淺處,有墨色浮上;中間色調處,則墨色相融;最為明亮處,點以厚重硃砂。整個畫面最終呈現出的色調效果頗有明代剔紅、剔犀漆器的特點,極為莊重雄渾、古樸典雅。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在構圖上,呈現出李家山水中典型的“豐碑式構圖”和“門板式構圖”,又巧妙構成了“兩度半空間”。傳統山水畫裡,畫面上下總會留出很大空白;然而李可染偏偏截掉了峰巒和坡腳,採用了不留餘地的滿幅構圖。這樣,就迫使觀眾的視線集中於山體,產生如同仰望紀念碑一般的震撼感。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此外,可染先生還刻意減弱透視,強化了平面感:畫面主景的七八層山幾乎被壓縮到同一個平面,像門板一樣垂直地堵在觀眾面前。如此,通過豐碑式和門板式構圖,山體造型的視覺衝擊力被極大地強化,更凸顯群山之氣勢撼人。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值得注意的是,畫面的平面感雖被刻意加強,但並非全平。一方面,近、中、遠景的層次關係採用了類似淺浮雕的處理手法;另一方面,為營造“萬山”之境界的幽深遼闊,李可染在畫面左上角做足了深度的文章。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門板”在這裡似乎開了一道窗,可以遙望見氤氳雲氣中直達天際的層層遠山,並繼續通向無限深邃悠長的空間。於是,通過這左上角約佔全畫五分之一的篇幅,傳統山水畫藉以表現遼闊意境的“遠”勢得以保留,而又全然不妨礙門板式構圖所強化的視覺衝擊力。以高遠立勢、以平遠結境,使高大雄渾與深遠幽邃合二為一。

過億天價書畫藝術品的背後

“紅色山水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上世紀“文革”的政治氛圍,雖限制了很多畫家的創作空間,但是也成就了相當一批山水畫家對“紅色”的別樣情懷。而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極具代表性,也是其山水畫的成名作,奠定了李可染在“紅色山水畫”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