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一、早春甘藍栽培技術要點

甘藍是春季蔬菜主要品種之一,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1.選擇適宜品種

中原地區早春甘藍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上市,從3月中旬定植到收穫僅有50天的時間。因此,要選擇具有冬性較強、早熟豐產性好的品種。

2.陽畦育苗

早春甘藍在元月上中旬育苗,一般採用陽畦育苗。每667米2用種75~100克,需播種苗床5~6米2。播種後,白天溫度掌握在20~25℃,出苗後白天溫度降至18~20℃,夜間6~8℃。當長出3片真葉時按8釐米×8釐米進行分苗,分苗後的4~5天,白天溫度25℃左右,以利於緩苗。緩苗後溫度降至15~20℃,夜間不低於8℃,定植前一週,澆水切塊,並降溫煉苗。壯苗標準是:葉叢緊湊,節間短,具有5~6片真葉,大小均勻,外莖較短,根系發達。

3.適期定植,合理密植

當日平均氣溫在6℃以上時,即可定植,一般在3月中旬,採用地膜覆蓋可提早2~3天。由於早熟品種株型緊湊,可適當密植。一般地力條件下,每667米2 4000株左右。

4.加強田間管理

定植後,由於早春地溫低,除澆好緩苗水外,一般不多澆水,以中耕保墒為主,促進根系發育。開始結球前水量宜小,次數宜少。進入結球期後,為促使葉球迅速增大,澆水量要加大,次數增多。但澆水忌漫灌。結球緊實後,在收穫前一週停止澆水,以防葉球開裂。追肥多用速效氮肥。一般在定植後,蓮座期,結球前期進行。

5.防治害蟲

早春甘藍病害很少,主要是以菜青蟲為主的害蟲。防治上應抓一個“早”字,及時用藥,把蟲害消滅在三齡以前。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二、夏甘藍栽培技術要點

夏甘藍於春季或初夏播種育苗,夏季或初秋收穫,用以調節夏秋蔬菜供應,其生長的中後期正值高溫多雨或高溫乾旱季節,不利於生長結球,葉球易裂開腐爛,且易遭病蟲危害。生產上必須掌握以下幾點措施: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1.品種選擇

選用耐熱、耐澇、早熟、豐產的優良品種。

2.適期分批播種,培育優質壯苗

為調節淡季供應,在適宜季節內要分批播種。從3月中旬到5月下旬均可,前期採用陽畦或風障育苗,後期採用遮陰育苗,促使苗齊、苗壯,苗齡30~35天,幼苗達3~5片葉時定植。

3.防旱排澇,合理密植

選地勢較高、空曠通風、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行株距50釐米×35釐米,每667米2栽苗3500~4000株。定植最好選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並及時澆緩苗水。

4.巧用肥水,確保豐收

夏甘藍生長期內不用蹲苗,肥水早促,一促到底。分別於緩苗後、蓮座期、結球初期和中期進行3~4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經常保持地面溼潤,並注意雨後及時排水,使植株健壯生長。同時注意軟腐病、黑腐病、菜青蟲和蚜蟲的及時防治。為防高溫裂球腐爛,要及時採收。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三、秋甘藍栽培技術要點

秋甘藍多於夏秋播種,年內收穫,產品可貯藏供應春淡季,其栽培季節的氣候最適宜甘藍的生育要求,易獲得優質高產。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1.品種選擇

選用抗寒、結球緊實、耐貯、生長期長的中晚熟品種,如京豐1號、秋豐、晚豐等。

2.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由於各地氣候和選用品種不同,播期有很大差別。一般按品種生長期限長短,以當地收穫期為準向前推算適宜的播期,中原地區選用中晚熟品種,多於6~7月播種育苗。

秋甘藍播種期正值高溫多雨的夏季,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可採用秸稈覆蓋遮陰,防高溫和雨水沖刷,以利齊苗,每667米2用種量75~100克。

幼苗3~4片葉時進行移栽,苗齡40~45天,幼苗6~8片葉時定植。

3.合理密植,保證全苗

栽植密度因品種而異,中早熟品種50釐米×35釐米,每667米2栽苗3500~4000株。晚熟品種行株距60釐米×45釐米,每667米2栽苗2000~2500株。起苗儘量多帶土少傷根,選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適當淺栽,早澆緩苗水,以利緩苗。若發現缺苗,應及時補栽,保證全苗。

4.精細管理,優質高產

定植後氣溫尚高,不利植株生長,隨氣溫下降,植株生長加快,要求肥水供應充足。蓮座後期適度蹲苗,促使葉球分化。結球期需肥水量大,以速效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以利葉球充實。追肥適期一般在緩苗後、蓮座期、結球前期和中期,結球期保持地面溼潤,收穫前7~10天停止澆水。

甘藍怎樣栽培管理容易、產量高、耐貯耐運、填補春淡,經濟效益高

四、越冬甘藍栽培技術要點

1.選用專用品種

越冬甘藍對品種選擇性較強,必須選用耐寒性極強的品種才能種植成功。

2.嚴格掌握播種期,適時育苗定植

越冬甘藍播期過早,冬前植株大,春季容易抽薹減產;播種過晚,冬前植株小,冬季容易凍死,造成缺苗減產。各地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適宜播期,在黃河下游流域大株越冬翌年2~3月採收上市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育苗,10月1日前定植;小株越冬翌年4~5月採收上市的,一般在10月1~15日播種育苗,11月中下旬定植。後一種栽培方式若在2月初覆蓋地膜,也可提早到3月上市。

3.合理密植

一般單一種植50釐米等行距,株距35釐米左右,每667米2種植3500~4000株。與其他作物間套,根據情況而定。

4.田間管理

定植前精細整地,施足基肥;選大小一致的苗定植在一起;定植後隨即灌水,利於返苗;封凍前遇旱及時灌水,防止凍害;早春及早加強肥水管理,爭取早發早長。

5.適時收穫

越冬甘藍收穫過早葉球小,產量低;收穫過晚葉球易開裂抽薹降低品質。應根據市場行情及時收穫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