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中國電子企業掀起“下南洋”淘金潮

11月30日晚,第30屆東南亞運動會(SEA GAMES)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拉開帷幕。中國彩電龍頭之一的創維,今年首次成為東南亞運動會的白金級贊助商。

除創維外,海爾、美的、格力、TCL、海信、康佳、華為、OPPO、vivo等中國電子企業都在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開啟“下南洋”風潮。

電子企業紛紛“下南洋”

東南亞是創維海外市場的重地。2011年,創維電視開始正式發力海外自主品牌業務,首選地區就是東南亞。創維RGB公司海外品牌管理部總監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創維有十個海外分公司,東南亞就佔了五個,包括菲律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分公司。“在東南亞,印尼人口最多、超過2億,菲律賓也有1億多人口,越南經濟發展快,泰國、馬來西亞市場比較成熟。”

作為白金級贊助商,創維在本屆東南亞運動會的所有場館都會有品牌露出,還有其官方文字圖形使用權。“家電品牌就我們一家,之前三星有贊助,這次機會被我們搶到了。”李強稱。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在馬尼拉機場,創維在T3航站樓打出大幅的贊助東南亞運動會的廣告,海爾、TCL也打了廣告。從機場到馬尼拉市區的路上,可看到華為、OPPO專賣店。在菲律賓最大連鎖零售商SM的電器賣場內,創維電視、海爾冰箱、OPPO手機、TCL電視等都擺在了顯著的展位上。

菲律賓第二大家電連鎖商Abenson的相關負責人Abraham Uypeckcuat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菲律賓市場上服裝鞋帽等許多日用品,都是中國製造的。過去中國產品的質量一般,現在中國製造的品質越來越好。創維從兩年前進入Abenson連鎖店,去年進了30家門店,今年增至60家門店。

“除了創維,Abenson還與華為、OPPO、vivo等中國企業合作。”他稱,“許多日韓品牌也是找中國品牌代工,中國在AI(人工智能)、電子領域科技進步很快,未來會與中國品牌加深合作。”

截至目前,創維在菲律賓已有數百名員工,銷售網點遍佈菲律賓全國,一年電視銷量數十萬臺,在當地彩電市場份額接近10%。儘管如此,與韓國、日本品牌相比仍有差距,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幾年前,創維收購了東芝在印尼的工廠。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瞬息萬變的情況下,這一收購使創維應對海外關稅風險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海爾亦於2011年收購了日本三洋電機在東南亞的業務和工廠。海爾菲律賓分公司營銷經理王群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幾年前還用三洋旗下AQUA品牌,2017年全面切換為海爾品牌,現在轉攻高端市場,擴大十字門冰箱等產品的銷售。今年海爾菲律賓分公司的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40%以上。

據瞭解,目前已有超過40家大型中國企業到菲律賓投資,為當地提供了近26000個就業機會。

入鄉隨俗

11月30日晚,菲律賓競技場體育館內,精彩的歌舞表演後,在觀眾熱情的歡呼聲中,來自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菲律賓11個東南亞國家的運動員依次進場,本屆東南亞運動會開幕式在“We win as one”(我們一起贏)的會歌中落幕。

未來十天內,將有56個類別500多場體育賽事在菲律賓39個運動場舉行,將吸引東南亞11個國家6.5億人的眼光。

事實上,中國企業最早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是摩托車企業,上世紀90年代曾在菲律賓、越南、印尼市場排名第一。但是,後來產品質量出了問題,現在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為零。這是前車之鑑。

中國家電和電子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是第二波。創維菲律賓分公司總經理韓雄濤認為,要把握好東南亞市場的機會,中國品牌一定要立足於長遠規劃,切忌急功近利。其中,最重要的是產品競爭力和人才梯隊完善。

產品方面,由於菲律賓人接受歐美文化,像去年聖誕節美國流媒體運營商Netflix在菲律賓做大型推廣,當地消費者現在都要求買帶Netflix內容的電視,創維也迅速進行產品切換。順應大尺寸的潮流,今年10月起,創維在菲律賓開始力推55、65英寸的4K液晶電視,收效明顯。

人才梯隊方面,創維一邊在菲律賓的大學招聘應屆畢業生,向他們灌輸創維的企業文化,也讓中國外派人員融入菲律賓本土文化。去年開始,創維菲律賓分公司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零售、售後服務的信息化系統建設,以加快產品週轉,預測市場走向,提高運營效率,海外運營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在創維菲律賓分公司只有6名中國外派員工,未來創維將培養更多當地核心員工,並讓他們進入海外分公司的管理崗位。

海爾菲律賓分公司也實現了員工、產品的本土化,目前九成員工是當地人,重視當地市場的反饋與需求。

AI是“出海”契機

下一步,智能家居將成為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市場品牌“躍升”的契機。創維借本屆東南亞運動會,在當地力推OLED AI電視和65英寸4K智能電視。這些電視嵌入了安卓9.0系統,可與各類智能家電互聯,創維的空調、冰箱等其他家電也將順勢登陸東南亞市場,形成AIoT智能家居方案。

在菲律賓,英語普及,安卓TV受到歡迎。三星、LG分別在智能電視上安裝自己的泰澤(Tizen)系統和Web OS系統,創維等中國電視品牌則與谷歌更緊密合作。李強說,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及更多中國品牌被接受,“我們穩步追趕,只要稍有機會,就是逆勢超越的時機”。

王群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20年一季度,海爾將在馬尼拉的兩個區設立兩家品牌體驗店。AIoT、5G技術促進萬物互聯,海爾提前卡位,加快品牌向高端轉型。在體驗店內,海爾將展示通過智能APP、智能音箱,讓冰箱、洗衣機、廚電等成套智能家電實現互聯互通。

對於當地消費力和網絡問題,王群稱,菲律賓也有富裕階層,勞務輸出帶來大量外匯收入,海爾希望在中高端市場分羹。今年4月,中國電信在菲律賓獲得了牌照,已開始建設基站,未來菲律賓的通信網絡會改善,從而加快智能手機普及,帶旺智能互聯家電的消費需求。

菲律賓最大的電商企業近年已被阿里巴巴收購,但李強坦言,由於消費習慣不同,以及物流系統、線上支付不發達,電商渠道所佔的市場份額還不大,但仍然看好未來電商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前景。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東南亞是中國電子企業重要的海外戰略市場。首先,東南亞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熱點和重點地區;其次,區域經濟全面夥伴關係(RECP)會促進東南亞地區的貿易;第三,東南亞是目前中國海外產能投資最可行的地區,相比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更有利於中國海外自主品牌建設。

2019年1~9月,中國對東盟出口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對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前五大市場的增幅均在雙位數。周南預計,隨著更多中國企業到東盟投資,必將掀起新一輪東盟市場消費的增長,在未來兩年,東盟市場的增長或將延續。

周南提醒,開拓東南亞市場需要注意幾點:一是中國企業曾經全面進入過東南亞市場,但後來因為質量問題被日韓企業完全取代,要避免重蹈覆轍;二是東南亞的消費水平成長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電商發展水平還相當於中國國內十年前,不宜拔苗助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