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所有人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但也恰恰是最好的時代,2019年,註定是一個寫入中國影視史的年份。

當聽聞帶貨能力超強的主播,成為了這段時間風頭正盛的話題人物時;

當聽到李佳琦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薇婭2小時賣出2.67億,如此龐大的數字量另資本方驚訝的時候;

當網紅們在自己的直播間內創造出的“輝煌業績”的時候, 不少明星也“下場”了。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然而普通的推銷個面膜、口紅已經無法滿足主播們的能力了,現在“電影”也開始“直播了?”

繼《受益人》的主演大鵬、柳巖來到薇婭的直播間,此次直播除了為影片做宣傳之後,胡歌、桂綸鎂帶著他們最新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也去到了李佳琪的直播間。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12月4號,胡歌和桂綸鎂來到了直播間,倆個人除了談論電影本身之外,胡歌還用武漢方言模仿了李佳琦經典語錄“oh my god”“我的媽呀”“太好看了吧”一度將熱度炒到高潮。

期間,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不斷攀升,1小時有636萬人在線觀看。

短短的直播過程中,電影票在李佳琦的倒數聲中瞬間賣空,並且不斷地加售!

主演以直播的形式與觀眾見面,也是強化觀眾認知的一種方式,這種電影行業直播賣票的宣傳形式得到了業內的關注,隨著影視行業的不斷髮展,短視頻與直播也成為能夠迅速拓展傳播範圍的渠道,於是直播也成為了電影營銷的手段之一。

這種宣傳方式,無疑是新穎且有效的。

不過如果真的探究直播賣票這個舉動是否真的有用、這樣的宣發舉動能夠為電影本身帶來多大的利益等問題還存在著極大的未知。

但是直播,的確為互聯網帶去了一片繁華。

回顧2019年的網購經歷,許多人最大的感受是在娛樂圈資源競爭越來越嚴峻的當下,明星們也在嘗試“破圈”,從高大上的秀場走向了直播間,今年雙11前夕,林更新、肖戰、朱一龍、陳赫、孫藝洲、金秀賢等一大批明星也在直播間“搶錢包”了.....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明星跨圈並不少見,只是不禁想問,大家都不忙嗎?

明明2018年的時候大家還都是飛來飛去的狀態,現在居然可以在手機前面直播個把小時了?

事實上,隨著影視市場從巔峰跌落谷底,演員們早就多出了大把時間

其實明星們何嘗不想多休息,不用那麼折騰地去拼去製造曝光量,可惜近兩年影視行業光景不太好,大家都在艱難地過日子,往年那些挑剔劇本的場面,到了如今好像也沒有那麼重要了,大家都是有戲就怕,有綜藝就上,也真的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了。

演員就是一頓“青春飯”,一旦一位女演員到了30歲便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尷尬窘境,楊蓉、王媛可、海清、姚晨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面呼籲大家多給一些演出的機會,而在“影視寒冬”之際,不僅中年女演員面臨危機,就連男演員甚至童星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于小彤在《演員請就位》中直言不諱,稱自從賈寶玉後就很難接到戲。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就連小花迪麗熱巴借訪談節目嚮導演們喊話,“我有時間”!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袁弘開始考慮只能演男三的劇本,黃曉明沒戲可演的情況下,接下了於正操刀的改編劇……

在前陣子《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明道也自曝“剛才是我今年演的第一場戲”,引發網絡熱議。

要知道,早年的明道幾乎出演的每一部戲都非常受兩岸觀眾的歡迎,《王子變青蛙》《天國的嫁衣》《星蘋果樂園》都是青春的回憶,明道在那是也被稱為是“臺灣偶像劇王子”“霸道總裁鼻祖”。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然而現在的他,看起來讓人心酸,但更心酸的是,明道正在演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戲,只是一檔綜藝節目而已。

一線明星普遍陷入無戲可演的焦慮,而處在行業底層的青年演員,面對的則是更加艱難的生存環境,不出名的演員轉型做了網紅,還有一些龍套演員,去互動劇場裡當助演,同一出戏,一年演了1000次。

甚至更可怕的是,不少人做過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青年演員“無法依靠表演維持自己的生活”。

“FBB不能代表演員,演員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光鮮。”《演技派》發起人、著名影視劇導演於正表示,“行業開機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員一兩年都沒有戲拍。”

這是真的,這才是真正的演員的生活。

演員這個職業是殘忍的,巔峰的時候,演員不管演什麼都有人捧,一旦鋒芒褪去,所有人都不會記得自己,逐漸被觀眾淡忘。

“資本寒冬”中,演員們的失業現象尤為嚴重,片酬和咖位降級已經不夠cover產量的驟減,大家都不得不在寒冬之中尋找著出路。

綜藝節目成為了演員們最後的避風港,大家不僅在“工作”,更是在“變相推銷”,只有演技突出的演員通過這個平臺能夠獲得製片人、導演的認可,週一圍在《我就是演員》中有精彩的演技獲得了更多“上熱搜”的機會,不管他每次上熱搜是不是都讓人覺得油膩,總歸人家身價漲了。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可是等到藝人扎堆上綜藝,直接導致綜藝的競爭壓力陡增之後,簡單的跳舞、唱歌、旅行、做家務已經無法吸引眼球。

為了爭奪收視率,對抗性、運動性節目橫空出世,比如《追我吧》。

大家拼了命的展現自己,直到真的拼了命……

可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簡單來看,行業整體向下的誘因,很大程度上來自視頻平臺與影視公司相互博弈的歷史性轉折。

當初網絡電視崛起,商家們嚐到了插播廣告和買會員優先看的甜頭,不斷地增加電視劇的集數,同時拉慢劇情播放速度,目的就是多播幾集多賺些錢。

放眼望去,如今大火的電視劇沒有50集以下的,有的甚至70、80多集,甚至開頭結尾還都是重複性的播出導致觀眾厭煩和疲勞,自然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看“追劇”了。

於是乎,大家轉頭更喜歡刷抖音,刷快手,影視行業被短視頻行業多分了幾杯羹,境況愈下。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另外,優酷受楊偉東案發事件影響,很多項目都停了,愛奇藝、騰訊也趁機放緩購劇節奏,很多項目本來都籌備差不多了,但就是開不了機。

堆積如山的影視劇還沒播出,自然不能再來新的了。

隨著視頻平臺從曾經的“搶項目”到“斃項目”,平臺與內容公司的主動權根本性調整,這才是真正的顛覆。

更可悲的是,網紅經濟的崛起也讓明星們感到危機重重,如今的網紅們賺的並不比明星們差,看看李佳琦薇婭雙十一的戰績,再看看電商達人張大奕、原創短視頻博主papi醬等人,哪一個的收入會比明星差呢?

隨著短視頻的普及,直播“賣貨”也已經不再只是網紅的專屬,已經有大批明星入駐,親自上陣賣貨。

主持人李湘甚至將自己微博名改為“主播李湘”,並且以每週一次的頻率穩定開播,推銷過保健品、洗護用品、生鮮零食、美妝和家電等近十種品類,單月成交額破1000萬元。

除了各類平臺的直播之外,小紅書也成了廣告聚集地。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娛樂圈裡每個人都在為自己謀求生路,放下身段、拼命轉型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不得已的事情。

可以想象的是,在這場“影視寒冬”下,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發展副業。

除了資本方、平臺方的寒冬之外,自從某女明星偷稅漏稅罰款8億之後,似乎國家對於影視行業的管控越發嚴格,藝人約談,影視審核更加嚴格,投資無法回報,熱錢退散面臨的就是寒冷加劇,這讓原本已經展露出疲態的影視圈雪上加霜。

想當年,在那段影視行業鶯歌燕舞的日子裡,明星導演們拿著天價片酬,利用工作室制度逃稅避稅,甚至介入到資本市場操作中,當股市裡獲益十分容易時,誰還願意苦哈哈地拍電影。

融資困難、項目減產、庫存加劇著影視人的三大難題,無論影視公司有哪個都將是最致命的打擊。

可轉念一想,誰又能說今天的寒冬局面又何嘗不是影視市場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呢?

當你看到另外一組數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實際上,所謂寒冬,是對投機資本、泡沫明星而言的。

根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已達600億元。

權威統計表明,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和人次同比均有一定增長,而同期北美票房同比出現下滑。

你看電影市場還在,沒有變小反而是在做大。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49.74億票房、《流浪地球》的46.55億、《我和我的祖國》的29.89億,很顯然,不是影視業寒冬到了,而是爛片的末日到了。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真實情況是,中國影視市場出現了結構性變化,這場“寒冬”正好會將那些專門做投機的洗掉。

不斷地降溫正是將一個個不規矩的投資者淘汰洗牌的過程,好電影和好演員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浮出水面,而那些渾水摸魚的作品和明星會逐漸被淘汰。

優勝劣汰,困境倒逼轉變升級。

越來越公平的試戲機會絕非壞事,資本寒冬讓整個影視市場迴歸理性,以往,一個有粉絲基礎的大IP,再加幾個流量大明星,一個爆款影視作品可能就出現了。

但如今觀眾卻再也不會對這種套路作品買賬了,觀眾前些年被騙的太多,但是現在那些想偷雞摸狗、投機取巧的電影人,還是趁早轉行吧。

當潮水退散,剩下的就是精華。

在“隨便一部流量堆砌”的影視劇在市場失靈後,投資公司更傾向於打造口碑作品。

尤其是當《上海堡壘》等流量明星電影徹底撲街之後,大家更加明白高口碑破圈尤為明顯。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這幾年走太快了,適度地慢下來不是個壞事兒,對於踏踏實實搞製作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大家可以更加冷靜地去面對目前的大環境,反倒能做出一些更好的東西來。

寒冬中的成長,是真正的成長,過冬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用戶的需求,尊重和引導觀眾口味。

影視業有定律嗎?

有,大多觀眾的口碑總是沒錯的。

當顏值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選角標準;

當流量、偶像不在屹立不倒;

當越在苦難的時候越是拿作品說話;

也許這樣才能融化冰雪,擊退寒冷。

不要白白經歷一場寒冬,重要的是建章立制,一方面,是保障行業的有序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留住已有的人才,並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影視行業,打著他們名字的作品,要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東陽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

融資困難,演員轉業,直播興起,“影視寒冬”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最近熱更的《慶餘年》收穫一片叫好,剖根細究才知道,背後有一位叫王倦的編劇大神加盟,可中國當下像王倦這樣的優秀編劇實在寥寥無幾,在創作與製作上,始終保持著“內容為王”成為了影視作品好壞的評判標準。

於寒冬中,向陽而生,爛片的寒冬到了,好片的春天,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