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12月3日是第28個國際殘疾人日,在這個特殊日子裡,今天(12月2日),雙雙走訪了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扯旗社區一個患先天性腦癱疾病的農家女羅燕,她在沒有跨進過學校大門自學成才,先後寫下了《生命的禮讚——折翅的海燕也渴望藍天》《風箏夢》《悠悠寸草心》《紀念史鐵生》《像力克一樣活著》等幾十萬字的散文、詩歌、隨筆。她的作品《像力克一樣活著》在成都電視臺《風雨人生》“真情傳遞,愛無止境”徵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小魚的夢想》獲得成都市廣播電臺舉辦的“中國夢,我的夢”故事大會比賽二等獎。先後受到省、市、區各級部門相關負責人鼓勵,並被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稱之為四川版的“張海迪”。


不畏艱辛 自學漢字拼音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1976年,羅燕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先天性腦癱疾病讓她坐上了輪椅,而且語言能力嚴重受損,導致她與人交流都十分困難。兒時的羅燕,由於身體原因不能上學。每當她看著妹妹去學校時,學校、老師和書包就成了羅燕心中的牽掛。


“如果要改變命運,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學知識。”就這樣,在妹妹羅俊上小學二年級時,羅燕不由自主地拿起了妹妹的書,當她翻開書時,上面的陌生字和符號讓其百思不解,“這是什麼書啊,它們認識我,我不認識它們……”羅燕說,為了實現求學夢,她讓小自己三歲的妹妹充當小老師,從拼音開始,到豎撇捺,橫折鉤這些組成漢字的基礎知識,再到學查字典。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在普通人眼裡,羅燕學到的這麼一點知識不值一提,但對羅燕來說,她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好幾十倍的努力和時間。因為別人有老師在課堂上教,而羅燕只能靠妹妹指點,往往一個拼音,一個生字,羅燕都要反反覆覆練上好多遍。別人一天學幾堂課,羅燕一堂課學幾天。“做任何事不難,難的是堅持。寒來暑往,羅燕自學成才的路,一走就是20年。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自強不息 開啟一扇新窗


“我欣賞力克的人生態度,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手裡。”羅燕說,她承認自己有缺陷,但她永遠不放棄夢想,把失敗看成好老師,不限制的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在羅燕眼中,力克是她的榜樣,沒有四肢他卻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活出了不受限制的生命奇蹟。“我因腦癱致殘,寸步難行,但我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羅燕說,一個重度腦癱農家女,面對這麼糟糕的人生,她只有儘自己所能,成為值得讚許的人。就這樣,在沒有學校,沒有老師,沒有圖書館,沒有網絡等相對封閉的世界裡,羅燕用妹妹的舊課本,學會識字讀書,完成了初中課程。

你知道嗎?四川版的“張海迪”在雙流


隨著人們的口口相傳,羅燕的自強不息也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先後受到省、市、區各級部門的關注,尤其是雙流區殘疾人聯合會、區民政等部門和鎮、社區工作人員也時常去看望她,為她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每次提起黨和政府的關懷,羅燕總有說不完的謝意:“正是有了這些關懷,才能讓我在困境中堅強的走出來。”


2014年初,羅燕參加了雙流區殘疾人聯合會舉辦的網絡營銷培訓班,由此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為她插上了隱形的翅膀,看到更加精彩廣闊的世界。後來,羅燕身殘志堅的事蹟被媒體爭相報道後,被京東商城成都分公司聘請做網上數據維護工作。


2017年11月13日,省婦聯、省文明辦、省直機關工委在成都金沙劇場舉辦了全國“最美家庭”事蹟巡講和“四川省2017年度‘最美家庭’揭曉暨‘親子閱讀’展示”活動,羅燕家庭被評為四川省十大“勤儉自強最美家庭”之一,成為成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家庭。就這樣,羅燕用自己的堅強,為家庭、為自己闖出一片新天地。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佈”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