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桂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之四:城市管理固常態不在“評時”在平時

城市管理固常態不在“評時”在平時——— 桂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之四

桂林生活網-桂林日報記者 劉倩

城市管理與城市發展相互依託,城市環境與城市文明互為促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強調:“建設美麗桂林必須先從環境整治入手!”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抓住城市管理“老大難”問題發起攻堅,不斷加大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進一步改善城市的環境面貌和形象,讓創城成為美化市容市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

出重拳 精準攻克市容頑疾

當前,亂搭亂建、亂擺亂賣、亂停亂放、亂貼亂畫、設施破損等問題是城市管理的主要頑疾,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絆腳石”。對此,我市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實行常態化、動態化管理,堅持冒頭就打、出現就清、破損就修,嚴整城市秩序,努力消除市容市貌中的頑疾,大幅度提升城市顏值。

城管執法人員上午、下午、夜間不間斷整治,六區一縣執法人員交叉督查……9月以來,在市城管委的領導下,市城管支隊分設8個市容綜合整治行動小組,分頭對主城區城市主幹道、主要旅遊通道、核心景點景區、繁華商業街區、車站碼頭、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地段,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市容整治攻堅大行動,有效處置一批影響創城、破壞市容的亂象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贏得了市民群眾的好口碑。截至目前,市城管委共牽頭組織市容專項整治422次,取締流動佔道經營、超門檻經營攤點4161攤次,暫扣違停非機動車輛4683架次,教育違章人員9000餘人次,糾正不文明行為4233人次,清理雜物亂堆放900處,收繳各類佔道廣告牌2300餘塊。

亂搭亂建和各類違法廣告牌蔓延是城市管理的難題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各縣(市、區)共計拆違112.86萬平方米,年度任務完成率99.08%;累計完成存量拆違898.95萬平方米,五年計劃完成率為95.69%。實現了三個季度任務完成率達90%的目標。10月,全市繼續保持拆違力度,共計拆違10.1萬平方米。市戶外廣告管理部門對我市戶外廣告牌進行了規範,拆除主次幹道上陳舊破損、不規範門店招牌廣告53塊,督促城區規範佔道燈箱及廣告牌20多塊,清除“牛皮癬”小廣告1800多張(處)。

我市還對渣土亂象實施嚴管重罰,加大渣土執法檢查力度,嚴控渣土運輸違規行為。針對秋季天氣乾燥、大氣汙染防治任務重的特點,各縣區進一步增加主要道路和重點區域的灑水降塵頻次,有效降低揚塵汙染。據統計,10月份兩縣六區灑水車實際灑水公里數達7.46萬公里,灑水完成率均達到了100%。

優功能 打造優美宜居桂林城

城市管理事無鉅細,除了整治城市環境確保潔齊美外,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提升,也是桂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著眼點。

在創城工作中,市城管部門對管護道路、排水設施、路燈亮化、橋樑安全等逐一進行排查,市政基礎設施完好率不斷提升。今年以來,市城管部門投入300多萬元,上海路公路立交橋、上海路鐵路立交橋等18個立交橋及下穿通道安裝了水位監測系統設備,建立了城市內澇防治與應急處理系統。這一系統對積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方便相關部門汛期實時掌握立交橋及下穿通道積水情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讓城市排水防澇功能更加優化。

在實施桂林灕江(城市段)排汙綜合治理一期項目的基礎上,今年我市繼續實施了桂林灕江(城市段)排汙綜合治理二期項目,持續推進灕江截汙及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保護桂林的綠水藍天。在我市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桂林成功入選全國2019年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城市道路整體環境質量,我市城管部門組織環衛企業對50多條市級道路進行深度清洗,確保主次幹道上無衛生死角、無油汙殘留,果皮箱、垃圾桶、護欄電杆等無汙泥和積塵。市區道路經過“洗臉”,容貌煥然一新。在對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上,市山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和山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兩個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項目“並駕齊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固常態 城管工作不在“評時”在平時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一張城市名片的爭取之路,更是一座城市管理的思考之路、探尋之路和創新發展之路。從單純的潔齊美到長效治理,是桂林創城和城市管理升級過程中繞不過的核心命題。對此,在創城中,我市城管部門不斷對環衛保潔、垃圾清運、機械作業、渣土治理、灑水降塵等作業和市政基礎設施管護等城市管理事項,制定出更規範、更細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和考評標準,以“繡花功夫”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加強考評、推動落實上,我市把創城工作納入城市管理績效考評範圍,作為重要時段、重點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市城管委每個工作日安排1臺工作用車、3名工作人員與城管支隊、市容處組成聯合督查組,按照《桂林市靈川縣及六城區城市管理現場及專項督查考評標準》對我市六區一縣進行日督察考評。日督查考評人員克服督查時間長、點位多的困難,每天堅持對部分點位步行督查,確保督查結果的準確。除日督查外,還安排人員對城區道路、農貿市場、無物業小區、城中村等進行不定期抽查,市容市貌獲得明顯改觀。

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是我市城市管理創新機制的又一有力實踐。隨著數字化城管系統的不斷推行,數字化城管系統顯現出了“高效、及時、精確、快捷”的優勢。我市充分運用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城市,不斷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