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農忙時節,一群群“紅馬甲”在田間地頭幫著收割。

烈日當頭,綠化除草、村中事務大家都主動搭把手。

霜降寒秋,“小紅帽”定時到貧困戶家中走訪送關愛。

茶餘飯後,村民們除了討論誰家的房子修的漂亮,更多的會談論誰家家風家訓好,誰的愛心積分多,誰評上了“五星文明戶”……

這些“新氣象”都得益於文明鄉風的培育和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今年以來,漵浦縣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依託,構建縣、鎮、村三級志願服務體系,整合調配各種資源向農村發力,有效助推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村基層社會管理水平。

人人都是“紅馬甲”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北斗溪鎮坪溪村志願服務隊幫助農戶插秧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每一位村民都是參與者,每一位村民都是受益人,只有放手發動群眾,才能建設好美麗家園。漵浦縣從依靠群眾落腳點出發,每個社區、鄉鎮、村發起志願者招募活動,成立黨員幹部、鄉風文明、愛心公益、文化活動等3至6支不等的基層志願服務隊伍。各村把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情況納入評優評先、道德評選活動之中,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龍潭鎮圭洞村“我陪老人過端午”走訪活動

尤其是愛心公益志願服務隊在脫貧攻堅、付託濟貧中成為一股紅色力量。各鎮村依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充分吸納本村志願服務力量,開展“戶幫戶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讓身邊人關愛身邊人。志願服務隊伍人員的擴充,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保障。

該縣還積極探索志願者管理良性模式,均坪鎮金屋灣村想出了“好點子”。建立了“愛心超市”,給村民發放愛心存摺。愛心存摺實行積分管理制度,村民們通過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活動積分,可到“愛心超市”兌換米、油、鹽、洗碟精、雨傘、紙、沐浴露等日常用品,有效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其他各村也相繼效仿。

在文明實踐活動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紅馬甲”行走於街頭巷陌,活躍于田間地頭,傳遞社會真善美和人與人之間情感溫度。

志願服務送到家門口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哪裡群眾有需求,志願服務活動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裡。今年以來,漵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加強改進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宗旨,圍繞打通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按照“縣級主動下沉、村鎮自我服務、部門精準配送”工作思路,協調調度全縣誌願服務隊伍精準服務群眾需求,集聚向鄉村發力,形成倍增效應。

開展“共建鄉風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下鄉活動,採取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亮單、群眾點單、村鎮報單、隊伍送單的形式,將理論知識、衛生健康、教育關懷、科學技術、農業技術、文化活動等送到老百姓身邊。三個月來,共計開展送理論宣講活動23次,健康義診活動32次,送農技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活動85次,送文化節目164場次,送圖書活動18次,送書法活動16次,極大滿足了群眾需求,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各成員單位、鄉鎮也調配自身資源,開展了專業對口的志願服務到基層活動,讓老百姓享受家門口的貼心服務和文化活動。

文明戶成為新風尚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黃茅園鎮金中村表彰“五星文明戶”“好家風 好家訓”家庭

移風易俗的推進重在文明風尚的培育養成,是一個思想觀念轉變和行為習慣培養的過程,難點上在村民思想上的宣傳教化和行為習慣上的潛移默化。

從村規民約修訂入手。在民政局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的指導下,對所有行政村、社區完成了村規民約的設立。加快推進了紅白理事會制度在農村的推行,倡導婚事新辦、白事簡辦、他事不辦。

從倡樹新風活動入手。加大文明習慣教育引導,大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五星文明戶”、“好家風 好家訓”評選活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傳播文明風尚。北斗溪鎮圍繞鄉風文明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全鎮覆蓋,豐富家庭文化底蘊,淳化了鄉風民情。統溪河鎮白竹坡村依託位於國道沿線的位置優勢,著力在全村開展“最美庭院”評選,發動老百姓在保持衛生整潔的基礎上,對庭院美化升級,如今該村沿線鳥語花香,成為國道旁的一道靚麗風景。

從激發鄉村活力入手。各鄉鎮、村加強了資源調配,廣泛開展了送健康、捐資助學、扶貧幫困、抗洪搶險、救災修路等志願服務活動以及慶中秋、“歡樂瀟湘·幸福懷化·美麗漵浦”文藝選拔活動。各村根據自身特點,舉辦了農民運動會、豐收節等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文體活動,讓農民群眾參與其中,成為對家鄉共有的精神記憶。各鄉鎮還舉辦文明鄉村建設交流觀摩會,以先進村帶後進村,相互學習,共同促進。

漵浦:文明實踐活動情暖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