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一起來看看,這一週(2018.11.19—2018.11.25)三農領域都發生了哪些事?

「一週•報告」

1、報告預測:未來10年AI引領農業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近幾年,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進程遠超農業,AI在工業領域發揮出的巨大效能,為農業變革帶來了希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農業規模佔全球比重將超過1/5,AI賦能農業,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進程,促進信息化和現代化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2、報告顯示:中國有機農業主導世界有機農業的發展格局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糧食產量佔世界的16%,而化肥使用量佔到31%,每公頃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但化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大部分化肥都流進江河湖海,造成水體、土壤汙染。而當下“流行”的有機農業則面臨產量低、價格高、品相差的問題。

但專家表示,10年後,中國有機農業規模將會達到1億畝,主導世界有機農業的發展格局。

「一週•要聞」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首頒“身份證”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農業農村部首次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頒發登記證書,來自全國10個新成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取了合法的“身份證”。

長期以來,由於歸屬不明確,登記五花八門,我國58萬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存在底數不清、權屬不明、經營不暢等多種問題。從2018年開始,農業農村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對全國各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著手進行規範登記,並賦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今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了統一的“身份證”,不僅具有法人地位,還可以開設銀行賬戶、從事經營管理活動。

4、農業農村部:歡迎外商投資種業 依法開展種子生產經營活動

11月21日,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農作物種業有關措施答: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轉變管理方式,從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後監管轉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權行為,落實相關政策,優化種業發展環境,歡迎外商投資種業,依法開展種子生產經營活動。同時,進一步完善種業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種業信息監測與安全預警機制。

5、農業農村部將停止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表示:停止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是停止而不是取消,主要是涉及到下一步法律銜接的問題。部裡儘快下發停止無公害認證工作的通知,著力強化對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和公眾的宣傳和引導,積極穩妥做好停止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後的妥善安排,實現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與合格證制度平穩對接。

各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積極與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對接,同時更要有自己的作為。

6、農業農村部:2019年大力將發展農業信息化

近日,首屆全國蘋果大數據發展應用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出席論壇並指出,農業農村部要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為抓手,以優質農產品為重點,建立健全供應鏈、生物鏈、產業鏈、價值鏈體系,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以電子商務牽引帶動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

農業信息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據國外經驗,保守估計與農業相關的IT支出應當在200億元以上,理想情況下若IT投入佔到農業產值的1%,那麼市場規模將會達到千億。

「一週•地方」

7、江蘇:首創糧食烘乾機保險政策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有關單位制定《江蘇省糧食烘乾機保險條款費率(試行)》,並由省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各地實施。文件明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保糧食烘乾機保險享受財政保險費補貼。

保險費率規定,糧食烘乾機保險採取定額保險的方式確定保險金額和保險費。單臺套批處理量20噸以下(含)的批式循環糧食烘乾機財產保險限額12萬元,責任保險每次每人賠償限額20萬元,年保險費600元。單臺套批處理量20噸以上50噸以下(含)的批式循環糧食烘乾機財產保險限額18萬元,責任保險每次每人賠償限額20萬元,年保險費700元。

8、四川:出臺意見治理農業源汙染

近日,在四川省,由農業、環保等部門率先制定的《關於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出了明確的方向,而這份文件也被農業農村部轉發至全國各地,成為全國依法依規大力推進農藥合理使用和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的“樣本”。

《意見》提出,各地要探索構建“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的回收和集中處置機制,以農藥經營者為主體,全面開展押金制、有償回收、補貼代儲等回收試點。

9、海南建成13個互聯網農業小鎮 計劃到2020建成30個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截至目前,海南省成功創建13個互聯網農業小鎮,以鎮為中心,以鎮帶村,村鎮融合,探索出一條農村電 商發展的新路子,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互聯網農業小鎮借勢百鎮千村的工程建設,利用互聯網思維,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模式,以特色產業為核心,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根據相關規劃,海南省計劃到2020年將建成30個互聯網農業小鎮。

「一週•產業」

10、國家肥料產業綠色發展創新聯盟成立

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牽頭的國家肥料產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於浙江寧波成立,共同談論了聯盟實施方案,並達成了《肥料綠色發展倡議書》。

據聯盟籌備組介紹,今後聯盟將從綠色製造、綠色流通和服務、綠色施用、綠色戰略和政策四個方面深入開展協同創新,加強行業交流,解決技術短板,注重人才培養,探索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化服務模式,打通農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打造涉及肥料、農藥以及農機等領域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11、《花生組織蛋白》標準首次制定將在明年發佈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為適應花生組織蛋白產業的技術發展和滿足產品的市場需求,保障花生組織蛋白質量安全和營養品質,保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定花生組織蛋白標準十分必要。”全國糧標委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何東平說,《花生組織蛋白》標準為我國首次制定,2019年將以行業標準發佈。

12、複合肥市場僵局難破

國內複合肥市場僵局難破,多數肥企持有漲價預期,尚未落實。但原料尿素價格偏弱,冬儲高氮肥成本利好支撐略有不足。且下游經銷商備肥謹慎,基層用肥需求寥寥,再度補倉意願薄弱。

近期複合肥企業著手準備經銷商訂貨會議,冬儲報價及政策將逐步明朗。在原料成本居高盤整、肥企開工低位狀況下,冬儲報價有上漲可能。但是,下游需求疲軟,多數經銷商已有部分庫存,備肥積極性欠佳。

13、我國苜蓿耐鹽高產選育與應用取得成效

我國鹽漬化導致的中低產田約1億畝,還有4億畝鹽鹼荒地,種植苜蓿不僅可以提高鹽鹼地的利用率,生產高蛋白飼草,而且由於苜蓿根瘤固氮,能夠大大節約化肥的使用,對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科技部863、科技支撐、農業農村部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等相關科技項目的資助下,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開展了苜蓿耐鹽、高產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和顯著成效。

據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楊青川說,在苜蓿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中,建立了中苜系列苜蓿新品種4級繁育體系及配套種子繁育技術,提出了苜蓿水肥調控、播種收穫等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並進行技術集成與示範

14、微生物肥料成我國發展綠色農業必需品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過去5年,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快速穩定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三大特點,一是產品種類多,共有170多種;二是應用面積廣,超過2億畝;三是生產規模大,產能已達3000萬噸,在新型肥料中年產量佔比70%。

“微生物肥料是我國實現農業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產品,目前產業已步入良性循環,並向健康有序、持續方向發展。”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表示。

「一週•專家」

15、專家:市場化收購佔主導後期小麥市場總體平穩

今年小麥開秤價格普遍低於上年同期,國家有關部門在新糧上市期間(6月18日起)暫停了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並提前進行了公告,引導麵粉加工企業、貿易企業多采購新產小麥,促進小麥收購價格快速回升。

預計,國家已經恢復了政策性小麥公開競價銷售,每週安排200多萬噸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市場,市場供應充足。

16、行業專家:飼料行業和養殖業將呈現規模化和集團化趨勢


農業產業週報|(2018.11.19—11.25)


“不久的將來,無論是飼料行業,還是養殖行業,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禾豐牧業副總裁孫利戈表示,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孫利戈見證了飼料行業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在他看來,飼料行業未來整合還會加速,長江以南尤其廣東地區,這種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飼料企業必須通過規模化,降低生產成本和費用,提高效率才能更有競爭力。中小企業生存將越來越困難,大企業優勢將更集中,飼料產業的方向一定更專業化、更規模化。

更多幹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