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超100年

雲南省,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雲南省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戰國時期,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截至2018年底,雲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其中,就雲縣來說,總人口超40萬,位於雲南省的西南地區及大理、普洱、臨滄3個州市的交界處。在歷史上,雲縣於1913年建縣,因為境內常有彩雲出現而得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超100年

首先,雲縣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在地理位置上,雲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在東經99°43′—100°33′,北緯23°56′—24°46′之間。東、北與景東、南澗隔江相望,西與鳳慶、永德毗鄰,南與臨滄、耿馬接壤。雲縣東西最大橫距84.2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0.4千米,總面積3760平方千米。其中半山區面積1343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5.7%;山區面積131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4.9%;高寒山區面積381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10.2%。就雲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該地區屬哀牢國地。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設立益州郡,今雲南省雲縣一帶屬之。東漢時期,該地區屬永昌郡。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超100年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雲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也即屬於蜀漢的南中地區。在三國到兩晉時期,今雲縣一帶長期隸屬於永昌郡這一建制。進入到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雲縣一帶屬濮部地。唐朝這一歷史階段,今雲縣一帶屬南詔國,隸屬於永昌節度。“南詔”的由來是因為其前身“蒙舍詔”,因位於六詔之南,故名南詔。宋朝時期,今雲縣一帶屬大理國,隸屬於永昌郡這一建制。元朝時期,消滅大理國後設立麓川路,該地區屬之。麓川路,治今雲南省瑞麗縣一帶,隸金齒宣撫司,為金齒六路之一。

雲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超100年

最後,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設大侯長官司,今雲縣一帶屬之。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明朝正式在該地區設立雲州。清朝取代明朝後,雲州隸屬於雲南省。到了1913年7月,雲州更名為雲縣。由此,就雲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91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就雲縣、雲州等地名來說,根據史料記載,因境內常有彩雲出現,所以得名。1928年,雲縣直屬於雲南省。1959年1月,雲縣與鳳慶合併稱雲鳳縣,同年10月恢復雲縣建制。1970年,雲縣屬臨滄地區。2004年,撤銷臨滄地區,設立地級臨滄市,雲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雲縣總面積達3760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47萬人。對於雲縣,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