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這三點氣息訓練要素幫你塑造好聲音

看過之前文章的夥伴肯定已經瞭解了,氣息是發聲的基礎

,氣息狀態如何直接決定你的聲音水平,但正因如此,氣息訓練是貫穿始終的,水平再高的播音員也不敢說自己的氣息已經沒有問題。那麼,在瞭解基本氣息訓練方法後,大家在私底下應該以什麼標準去判斷自己的氣息水平呢?

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說明氣息“三要素”,幫助你找到正確的氣息訓練方向!

這三點氣息訓練要素幫你塑造好聲音

(一)氣息需要持久

簡單的說就是要長!足夠長的氣息能夠支撐你完成不同的語流,並且可以及時在發聲中調整氣息,使語流連貫,減少因氣息使用不當出現的胡亂斷句現象。

如果沒有足夠持久的氣息,在說話或者播讀稿件時很容易“頭重腳輕”,也就是一開口就用了大部分的氣,結果馬上沒有氣,造成字頭偏重,收尾不自然等語音問題,更容易換氣頻繁,聲音也發乾,長時間下去會形成錯誤的發聲習慣,也會損傷聲帶。

所以第一步,就要去鍛鍊自己氣息的持久。這裡的“持久”我們可以分兩部分來訓練,一分部是本身氣量的訓練,雖然有所區別但可以簡單理解為是肺活量大小,另一部分更為重要,是氣息的持久控制,試想大口出氣和小口出氣,哪一種的氣息更持久?

在遵循胸腹式呼吸的方法下,先學會讓自己儲存更多的氣,然後慢慢的輕輕的發“si”這個音(就像煤氣漏氣),每一次給自己計時,堅持一個月,氣息長度會有明顯的提升。另外,要多做有氧運動,不論是跑步、游泳、HIIT都可以,從生理機能上鍛鍊心肺功能,對氣息與發聲百利無一害!(順道減肥)

這三點氣息訓練要素幫你塑造好聲音

(二)氣息需要穩勁

氣息的穩勁和持久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說話都有個習慣,就是說話時總是前面比後面的聲音洪亮,大多人都是有意識的說無意識的呼吸,根據情感的變化需要大音量時就毫無保留的勇氣,需要輕聲說話的時候就一點氣息都不用,這樣不受控制的聲音會造成高音拙、劈,低音弱、虛。

所以我們需要讓氣息變得更加穩勁,讓聲音始終處於自己合理控制中,聲音越小反而越需要氣息的控制,這樣才能達到聲音傳播的審美效果。

可以拿出一張紙巾放在面前,輕輕呼氣,讓紙巾保持一個幅度,不要來回飄,這樣會幫助你訓練氣息的穩勁。

結合氣息的持久性,可以進行下面這段繞口令的練習——

數棗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著竿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一顆棗兩顆棗三顆四顆五顆棗,六顆棗七顆棗八顆九顆十顆棗,十顆棗九顆棗八顆棗七顆棗六顆棗五顆棗四顆棗三顆棗兩顆棗一顆棗,這是一段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

注意不要求快,在穩、準的基礎上再提高語速,來試試看自己一口氣可以數過來不?

(三)氣息需要有彈性

在平時說話或者朗讀作品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會隨著語言內容高低起伏,聲音表現形式也會豐富多樣,那這個時候,想要讓聲音產生好的效果,氣息的彈性運用起到關鍵的作用。

有些內容為體現一個層次的整體感,需要一氣呵成,有些內容意味深長,需要氣息停而不斷,有些作品需要較強的節奏感,需要氣息快而不亂……

總的來說,我們進行語言表達時,內容和聲音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可能上一句還是激昂的感情,下一句就溫柔起來,那麼這之間的轉化,就需要氣息的靈活運用了。

可以進行狗喘氣的練習,張開嘴快吸快呼,同時通過情感豐富的稿件進行練習,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氣息的彈性。

這三點氣息訓練要素幫你塑造好聲音

以上三點就是氣息的“三要素”,好的氣息肯定要符合這三點要求,在我給學員講課的時候,這一部分的內容也經常會讓他們回顧,有時候覺得練習聲音塑造到瓶頸了,往往就是這些基礎內容還掌握的不牢固。

當然,最主要的是要勤加練習,在生活中將無意識的氣息運用變為有意識的活動,堅持正確訓練養成良好的發聲習慣,這樣才會讓聲音得以最佳的塑造!

如果有關於聲音塑造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