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有些父母催兒子結婚的時候,會說,“最好娶個是獨生子女的媳婦,最好她父母年輕,這樣的話,才能幫你帶孩子!”

有些父母催女兒結婚的時候,會說,“最好嫁個是獨生子女的老公,最好他父母年輕,這樣的話,才能幫你帶孩子!”

這些父母在結婚前就把帶孩子的任務分配給了對方父母,倒不是說不行,只是,如此想當然地對子女的婚姻指手畫腳,如果子女沒啥主見,很容易導致子女和錯的人結婚。

客觀來講,婆婆年輕還是年長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婆婆是不是好婆婆。誰也沒資格說年輕的婆婆一定是好婆婆,或者年長的婆婆一定是好婆婆。年輕的婆婆和年長的婆婆都有好有壞,關鍵在於你在選擇婚姻的時候懂不懂得選擇。

下面這個女人曾經就因為聽信了母親自以為是的觀點而嫁錯了人,母親告訴她“婆婆年輕”有很多好處,結果等到她婚姻走向悲劇了才明白,母親說的話是錯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她的遭遇。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東林老師:

上一段婚姻走向悲劇之後,我本來告訴自己永遠不去再想那段窩心的經歷,本來準備永遠不再跟任何人提及那段婚姻,可是,前幾天有個朋友提到自己婆家時說的一番話,讓我忍不住又想起了過去的那段遭遇。

朋友說,她要嫁的人很年輕,婆婆也很年輕。她母親告訴她,“婆婆年輕是好事,到時候能幫你照顧孩子,還不用你擔心養老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因為我母親曾經也跟我說過同樣的話,所以對我來說就像是重新走入了噩夢中一樣。或許那位朋友的婚姻不會像我的那段婚姻那麼悲慘,但我還是擔心,擔心她最後的婚姻結局跟我的那段婚姻一樣。

我和前夫說是相親認識的,其實倒不如說是父母安排的。他們在我去相親之前就先入為主認為對方很好了,所以對我來說,相親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當時的我,對婚姻沒什麼概念,也不知道在選擇婚姻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因為和他相親之後,沒看到有太明顯的問題,所以之後可以說完全按照父母的安排去進行了。

我沒有提出什麼意見,父母就認為我是“很滿意”那段婚姻,於是就開始跟對方父母商量儘快結婚的事,我也就因此糊里糊塗嫁人了。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關於“婆婆太年輕”這個問題,我母親的說法是: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你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你的婆婆已經七老八十了,你嫁過去之後,不僅要操心給她養老的問題,而且等有了孩子之後,她不可能幫你帶孩子,那樣的話,你的日子會過得很辛苦。

很多人想要找個婆婆年輕的婆家還找不到呢,你好不容易遇到了那麼好的婆家,千萬要珍惜,嫁過去之後千萬不能跟婆婆鬧矛盾。」

當時認為母親是過來人,就覺得她說的一定是對的,於是心裡也就先入為主認為年輕的婆婆很好。可是,真正結婚之後,我才發現並沒有母親說的那麼好,甚至跟“好”沒有一毛錢關係。離婚後更是讓我明白,婆婆太年輕不是好事,比年長的婆婆更會作妖。

那種感覺很難描述,簡單來說就是:婆婆明明很年輕,卻總是擺出一副“倚老賣老”的樣子,讓人感覺她說的話和她的人很不搭。更準確來說就是那種“大家明明是同齡人,對方卻裝出一副過來人的樣子對你指手畫腳”的感受,總是就是心裡很不舒服。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母親所說的“婆婆會幫我帶小孩”這件事,更是沒有發生。從我懷孕到生孩子,包括之後坐月子,婆婆從來沒有照顧過我。她寧願每天閒著,寧願閒著看電視,打麻將,都不會幫我一點,這是讓我最寒心的。

我最後跟前夫離婚,跟婆婆的“不作為”有很大關係。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不幫我,我心裡難免會有怨氣。她不幫我反倒埋怨我,指責我的時候,我自然會不甘心。於是一來二去,婆媳矛盾就越來越嚴重。

明明是她自己有問題,她卻倒打一耙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我,慫恿她兒子跟我離婚,再加上她兒子沒什麼主見,於是,我們的婚姻就這樣走到了盡頭。

離婚後,母親改口說,“唉!怎麼會這樣呢?在我印象中,她明明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婆婆啊!”

我當時很想質問母親,“你不是說她好嗎?你不是說年輕的婆婆有很多好處嗎?你當初百般慫恿我一定要嫁,現在我離婚了,我的痛苦你能理解嗎?”

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沒有再婚的打算。如果不是帶著孩子,或許我會找個有好婆婆或沒有婆婆的婆家嫁了,但身邊有孩子,再婚太複雜,我還不如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丈夫好不好,婆婆好不好,女人要自己去判斷!

很多父母雖然一直催著子女結婚,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要結婚的人是子女,他們才是當事人,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想法,應該多尊重他們的選擇,你們給子女灌輸的婚姻觀念未必適合他們。

不僅是很多父母如此,很多子女自己也忽略了這個事實:明明是自己的婚姻,明明自己才是當事人,明明自己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去對待婚姻,可偏偏盲目聽信父母的安排。

很多人的婚姻之所以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就是因為當事人沒有發揮作用。

“婆婆年輕是好事,不愁小孩沒人帶”,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錯的

​對於女人來說,你要嫁的丈夫好不好,婆婆好不好,要自己去判斷!不管是你自己自由戀愛,還是通過相親認識的,都要讓自己這個“當事人”發揮作用。

要知道,你有你的脾氣秉性,你有你的原則和底線,只有對方跟你“對脾氣”“聊得來”以及各方面觀念和條件相稱,婚姻才有“順利”可言。

就拿上面那個女人所經歷的“婆婆”的問題,她母親的說法很明顯太偏激。婆婆好不好,不在於年輕還是年長,關鍵兒媳自己是否認同,兒媳自己是否認跟她合得來。這自然需要女人從自身角度出發去判斷,而不是盲目聽信父母怎麼說。不然,明明是你自己的婚姻,卻全盤讓父母安排,最後悲劇了算誰的?婚前不發揮當事人的作用,婚後悲劇了,受苦的只能是你這個當事人。(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