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用有限人生,創無限價值!最近收到很多粉絲的私信,讓我分享一下鞋業品牌“大東”。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家神奇的鞋店!

這個獨特的本土品牌,大東的創始人是陳光敏。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當達芙妮關閉了3860家門店的時候,這個品牌在中國擁有了8000多家門店,生意非常好,這樣一個看似土裡土氣的品牌在2013-2016年的銷售額在四年內翻了12倍,超過50億

在50億銷售額的背後,為了把價格降到最低水平,大東一路掃除障礙,讓市場真正盈利!

一:砍掉所有代理商,沒人敢在價格上做手腳。

2008年以前,大東實行省級代理制。最後發現,一層一層加價,並不能把價格壓下去。陳光民覺得,一雙鞋的成本只有幾十元,賣這麼貴是不合理的。

怎麼辦?乾脆切斷所有代理,做直銷模式。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招二:滯銷鞋:硬送也要送出去!

上網看看大東的鞋子,幾乎都集中在79一雙,最貴的不超過200,最便宜的19元,這麼低的價格也不會留下多少庫存。

如果還是賣不出去呢?--“把每季賣不掉的鞋送也要送出去!”大東“買1對送1對”和“79元2對”的促銷橫幅從未摘下過。

清倉時,不管是19元,20元賣,還是買一對一的“硬插頭”給客戶,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處理完。第三大竅門:極強的現金流。

大東還有一點可以徹底扼殺傳統的代理模式,那就是,快!

首先,回款速度非常快。

大東門店的規定是:當天銷售,當天向總公司回款。目前,中國有8000多家門店。日均回款全是在3000萬至5000萬之間,節假日在1億至2億之間。這意味著大東的現金流非常強大。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其次是生產速度很快。

對於走低價的品牌,最大的成本不是原材料的成本,而是時間和計劃的成本。

例如,每家商店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好鞋不夠賣,壞鞋還多著呢。所以最暢銷的鞋子已經成為商店最大的需求。

然而,從商店的需求到我們的生產,再到商店的送貨,這期間浪費了很多時間。

因此,從設計、生產到專賣店,大東在速度上達到了極致。整個過程只需14天。事實上,製鞋業的時效性和銷售海產品的時效性是一樣的。一旦物流延誤,這些產品將大打折扣。他們本可以賣139元的鞋,也只能賣59元。

去中介,零庫存,從設計到上架只需14天已成為大東鞋業超新型低價三板斧。

三板斧極為尖銳,幫助大東一路掃清了沿途的障礙,銷售瓶頸、庫存失衡、利潤低、客戶流失嚴重等行業痛點,這些問題在大東這裡被一一打破。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近年來,“大東”和“大東模式”被業界熱議,大東女鞋的地位也急劇上升。

大東創始人陳光敏非常低調,但他每次說話都離不開消費者:

1。轉型是基於商品價格高而做出的選擇。如果一直如此,不僅產業鏈起不了作用,我們也沒有未來。

2。只有賣給消費者,我們才是真正地把商品賣出去。

3。我們對自己的品牌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當一二線城市的鞋類企業被擠得水洩不通時,大東選擇紮根四、五六線城市,甚至一些偏遠的小城鎮。

賣鞋猶如“賣白菜”,3年裡盈利倍增1000倍,年收入高達50個億

陳光敏有一句話,也許是大東這麼多年來屹立不倒的真相:牛、羊、馬吃同一片草,羊吃最嫩的草尖,馬吃中間的,只留下最苦的草根給牛吃。而大東就是那頭啃草根的牛。

通過這個案例,你學到了什麼呢?其實不是生意難做,而是你的思維沒有跟著時代變化,有時候我們換一種思路去做生意,你會發現還有很多的盈利點,成大事者,一定要與時俱進。

無論你是做:餐飲,旅遊,酒店,汽修,家電,保健品,醫藥,農資,農副,食品,傢俱,家居,建材,裝飾,酒業,娛樂場所(KTV),養生(沐足),化妝品,教育培訓,母嬰用品,月子中心,超市(便利店),禮品,商業綜合體,醫院,婚紗,養老院,養殖,洗衣店,珠寶等等......

想了解更多落地實操的案例解析➕工具方法,想知道如何設計好一套適合企業三年實現盈利1000倍的快速落地的“戰略商業模式”。點擊頭像私信我(備註:商業模式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