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影視版權糾紛處理方式及有關問題

隨著我國影視產業的飛速發展,影視著作權糾紛也屢屢發生,侵權行為嚴重地擾亂了市場,傷害了著作權人利益,挫傷創作熱情,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而對於影視侵權的版權糾紛的問題,在文娛市場中愈加多樣化。那麼影視版權的糾紛處罰方式有哪些呢?今日晏豔律師為您解讀影視版權糾紛處理方式及有關問題。


影視版權糾紛處理方式及有關問題


根據《著作權法》規定,影視作品的製片人作為權利人對其作品享有完整的版權,晏豔律師表示這其中既包括髮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又包括基於電影類作品的利用而帶來的複製權、發行權、出租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改編權、翻譯權等財產權。

雖然電影類作品是由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共同創作完成的,但是根據《著作權法》第15條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晏豔律師表示,這表明了影視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構成影視作品的可以單獨使用的劇本、音樂等作品,其著作權仍歸各個作者各自行使。

相關概述

對於影視版權糾紛處理方式,晏豔律師表示大體上包括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非法所得,沒收、銷燬侵權複製品,罰款,沒收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對於已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權利人還可以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

對於版權侵權問題,晏豔律師表示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1)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著作權人的軟件;(2)複製或者部分複製著作權人的軟件;(3)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件權利管理電子信息;(4)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件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5)轉讓或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件著作權。

行政處罰的方式主要包括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非法所得,沒收、銷燬侵權複製品,罰款,沒收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晏豔律師表示,對於已給予行政處罰的侵權行為,權利人還可以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目前除國家版權局外,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設立了版權局,部分地市也設立了版權局。國家版權局負責處理重大侵權案件,各地方版權局負責處理其他侵權案件。另外,實施著作權侵權行為情節嚴重,後果惡劣的,可能受到刑事處罰。

如果是以營利為目的,有特定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晏豔律師表示此處需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在處理影視版權糾紛的時候,晏豔律師表示有些情況下會進行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主要方式有勒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非法所得。並且如果給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嚴重後果,致使當事人嚴重受損的話,還可能會受到刑事處罰。同時當事人還可以追求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可以看出侵犯他人影視版權的話,造成的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律師評析

著作權保護本是較容易實現,但隨著網絡的發展相關影視版權的保護確實面臨著一些挑戰。但晏豔律師希望,每一位當事人不要因為現階段文娛圈的整體版權環境而在“創造”面前選擇退卻,因為只有遇到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