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安徽省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東部經濟區。地理位置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交通便利。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飽和性粘土

飽和性粘土是一種顆粒排列比較鬆散,顆粒間的孔隙大的土;一般具有高含水量(飽和度90%)、大孔隙、低強度、高壓縮性、低滲透性等特點。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施工項目現場原貌

此項目位於合肥市肥東縣撮鎮東風大道與鐵路北路交叉口西北家,華東建材中心北側,用地面積約7762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3692.0平方米。

根據本次鑽探揭露,以及靜力觸探PS曲線力學分層,並結合室內土工試驗定名,該場地內各地層自上而下分佈為:

①層雜填土(Qml)——雜色,溼~稍溼,以粘性土為主,表層含植物根系,含有大量碎石磚塊等建築垃圾。該層為新近回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結。層厚1.00~14.50m。

②層耕土(Qml)——灰褐色、黃褐色,軟塑~可塑,溼~稍溼,以粘性土為主,含植物根系。層厚0.50~2.20m。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原地貌物理性能極差

③層粉質粘土(Q4al+pl)——黃褐色、褐黃色,可塑,稍溼,含鐵錳結核及少量灰白色高嶺土,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稍有光澤,幹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地大部分分佈。揭露層厚0.50~2.50m;層頂標高:8.10~14.46m;層頂埋深:0.5~15.90m。

④層黏土(Q3al+pl))——褐黃色,硬塑,稍溼,含鐵錳結核及少量灰白色高嶺土,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有光澤,幹強度高,韌性高,場地普遍分佈。該層未揭穿,揭露層厚3.30~9.40m;層頂標高:6.54~13.56m;層頂埋深:1.10~17.40m。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2017年 4月25日,我司派技術人員前往物流園區項目,跟項目負責人瞭解項目情況。項目地佔地100餘畝,項目地原為棄土場,東部高西部低,高差10餘米,現已完成西部廠房回填,總體素填土高度7-8米。

①層雜填土土層厚變化大,該層需挖除或進行處理;下部土層的層厚變化較小,並且壓縮性較小,所以由上部荷載引起的差異沉降較小,則建築物發生傾斜及局部傾斜的可能性較小,主要為土層的正常壓縮變形。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設備進場調試

我司設備與5月3日進入施工場地。西部廠區已基本回填至標高,地表為黃褐色粘土,很溼、粘性大,場地原地倒運的雜填土土質較溼、鬆散且出現局部黑色臭味土壤,具有少量生活垃圾。項目對地基的要求為強夯施工後地基壓實係數≥0.94。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第一遍強夯施工

項目場地第一遍點夯打得相當困難,土質含水率太高,整個場地像極了一大塊海綿,我們的想法是先把點間距拉大,稀鬆的先打上一遍,成孔、晾曬、使孔隙水儘快消散。我們做好了持久攻堅戰的準備。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第一遍點夯打完之後晾曬,我們利用陽光、利用強夯外力、利用風、利用時間,使表面晾曬透然後用挖掘機將晾透的土質填入夯坑進行碾壓。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事實證明我們的實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強夯機在進行第二遍點夯夯擊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了地基的加固,我們強夯機可以更穩定的站在地基上了。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大能級強夯機

我們在跟安徽強夯天氣搶時間,合肥雨季即將到來,我們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儘快搶工期。公司岩土工程師楊經理在現場和施工團隊一齊解決困難,把工程幹好。

合肥高含水量飽和粘土地基處理工程分析

工期緊,任務重,在地質條件這麼差的地基上施工對我們確實是挑戰,經過“多遍少擊”的施工方法,夯擊、晾曬、推平、夯擊,反覆施工,最終完成了安徽地區飽和性粘土的地基處理。

在經檢測單位進行靜載荷試驗與環刀法密實度試驗後,達到了複合地基承載力Fak≥120Kpa的設計標準,對於此工程甲方給予高度評價,我們也在安徽地區飽和性粘土施工中積累了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