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假如扶蘇上位,秦朝會二世滅亡嗎?

a溫馨676


很多人都應該聽過一句話“天下苦秦久矣”,此話說明秦國的很多矛盾是早已埋下。胡亥操作的錯誤,只是加速的秦國的滅亡,但不能完全歸根與胡亥,所以說就算扶蘇當秦二世,也不能解決秦國根本上的問題。

或許會有人說,如果換做扶蘇當秦二世,也許會中興秦國,畢竟每個國家都存在問題,都有階級矛盾,如果他能處理好這些矛盾,也許國祚可以綿長,因為扶蘇沒有胡亥那麼昏庸殘忍。也許吧,這樣想是沒錯,但是,扶蘇真的能撐得起這個國家嗎?

縱觀歷史各個朝代,開國皇帝最為不易,因此開國後最初幾任皇帝是帝國壽命的關鍵。歷史上朝代的盛世都是最初幾任皇帝開啟的,但剛剛建立的新帝國新王朝有著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非雄才偉略、德才兼備之主不足以承受如此天命。

所以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扶蘇是雄才偉略之人嗎?

如果他是這樣的人,那麼秦國可能不會那麼容易就滅亡。但,我認為他不是。原因有兩點:

1.政治上的不成熟

秦始皇除了想長命百歲,不想立太子外,扶蘇自身也有很大的問題。焚書坑儒的事跟秦始皇起爭執,被人暗算卻總在錯誤的時間找秦始皇惹他不高興,等等。這些事件雖然塑造了扶蘇仁慈的形象,但也同樣說明了扶蘇並不是合適權力鬥爭,這樣的人遲早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2.能力一般

趙高不支持扶蘇,是因為他跟扶蘇的關係緊張,兩人有私人恩怨;李斯不扶持扶蘇是因為他兩的關係也一般,怕失寵。扶蘇對於朝廷兩大重臣的關係都搞不好,又怎麼能控制的好朝堂呢?這是最基本把控朝堂的能力,而他卻沒有。


當時蒙恬已經把天下大勢、和局勢利弊都給他解釋的非常清楚了,但他還是決定當一個“乖孩子”,選擇了自殺。扶蘇是個好人、好兒子,但他不是一個能承受天命之人,他沒有能力做一個排除萬難的開國之初的皇帝。所以說如果扶蘇當皇帝,秦國的壽命或許會長久些,但很難不滅亡。

個人認為,秦始皇還是很喜歡扶蘇的,雖然他不願面對死亡,但在其內心深處已經決定把王位傳給扶蘇,那份死前的詔書可以說明這點。知子莫若父,秦始皇對扶蘇的性格還是非常瞭解的,他知道扶蘇的缺點,所以他把扶蘇送到蒙恬軍中鍛鍊,以改變扶蘇過度的弱懦和仁慈,讓他見見血腥,同時在軍中可以豎立威望,可以得到軍隊的支持。

只可惜,英明一世的秦始皇,沒算準李斯和趙高,也沒看準扶蘇和蒙恬。


大國布衣


秦朝二世而亡,主要原因還是在胡亥身上。

胡亥繼位之後,賜死扶蘇和殺死兄弟宗親,自己皇室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

文官中把李斯殺了,武將把蒙恬也給殺了。這兩個都是當時大秦帝國的支柱人物。殺死這兩個人,等於把大秦帝國這個大廈的支撐給拆掉,大秦帝國這個大廈自然就會倒塌。

這個時候,大秦帝國的大廈只剩下趙高這個蛀蟲。本來已經岌岌可危的大廈更是破敗不堪。

章邯、王離等幾個將領本來也可以救大秦帝國於水火之中,但是在趙高的一系列迫害之下,全部投到了起義軍之中,變成了摧毀大秦帝國的又一股力量。

扶蘇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和秦始皇相比,是高還是低,這都無關緊要。

最主要的是扶蘇繼位,肯定不會出現殘殺宗親,肯定不會殘殺大臣武將的行為。

僅憑這一點就夠了!

僅憑這一點,保證大秦不會二世而亡綽綽有餘!


騎牛看書本


首先要假設一點,那就是全民擁戴扶蘇繼位,包括李斯代表的文官、蒙恬代表的武將及六國遺老等,其中包括趙高也要忠心耿耿。這樣的話,扶蘇繼位就撇開了一切不可預知的因素,可以開展自己的治國方法。

那接下來,前面說的幾方面勢力就會開始明爭暗鬥了。按常理,趙高肯定會被辭退養老,我們不談,扶蘇在先軍還是先治國方面就面對著擇決。

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後秦國為什麼強大,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對於獎勵軍功的二十等爵制度,秦國士兵打仗時眼前不是敵軍,而都是滿滿的銅錢。所以雖然當時的秦軍不是名義上職業部隊,但是基本等同於僱傭軍,因為打仗比種田好啊。

但統一六國後秦王朝肯定是不需要這麼多軍隊了,這點秦始皇在遣散方面沒有做到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你以為一個個大將擁兵自重秦始皇會心安理得?派扶蘇協助蒙恬只是為了他說了幾句話惹惱了嬴政?

秦朝當時人口3000萬,要養活100多萬甚至更多的軍隊,這是肯定發展不了經濟的。扶蘇上任後要國家繁榮,就一定要裁軍才行,但是“獎勵軍功”的弊端已經導致了軍方勢力太強,如何處理軍隊是扶蘇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同樣,以李斯為代表的文官肯定也會慫恿扶蘇去裁軍,在嬴政統一六國時期,李斯自認為功績很大,但是隻是個管司法的廷尉,統一六國後才被封為丞相,雖然按理說丞相的職權很大,但是以秦始皇的秉性,李斯這個丞相也等同於虛設。嬴政對將軍們和對李斯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李斯想要拿到做丞相的實權,必將和將軍們為敵。而要合理治國、發展經濟又要依靠李斯,該怎麼辦又是扶蘇要面對的問題。

另外就是六國遺老們了,大家都知道,給秦朝致命一擊的是楚霸王項羽,楚國名門之後,這些六國貴族後代在你嬴政在位時安分守己是沒有辦法,換扶蘇上臺了,就算沒有陳勝吳廣起義的引子,小編斷定他們還是會反叛。這也是扶蘇要面對的第三個問題。

扶蘇在這三方面得罪了誰都不好,稍有差錯就會有滅頂之災。雖然秦始皇雄才偉略,先讓扶蘇去蒙恬這邊搞好和軍隊的關係,之後在治國方面基本聽從了李斯的建議,為扶蘇繼位打好了基礎,但事在人為,接下來會怎麼樣只有扶蘇自己琢磨了。

當然,秦始皇在世時還是“重武輕文”為主的,他叫扶蘇監軍蒙恬去鍍金也是出於這個考慮,但是秦始皇千算萬算萬萬沒算到趙高慫恿了李斯先叛。趙高利用李斯想掌大權的想法立了胡亥,但是這就得罪了將軍們。扶蘇之死使得秦正規軍基本不服從胡亥和李斯,秦朝被滅秦軍不作為的原因就是這個。而同樣的胡亥繼位後,六國遺老一看是個嫩頭青上臺,不乘機反你沒道理。這就一切亂套了,秦朝因此而亡。

另外要說一下陳勝吳廣起義,這個起義可以說在所難免,假如扶蘇繼位同樣會發生,因為扶蘇沒有時間去改變當時的勞役體系。只不過如果扶蘇繼位,以他和秦軍的關係,會更加迅速的滅掉這次起義,而真實歷史中關於陳勝吳廣舉著扶蘇的旗號反秦,也只是形式而已,扶蘇上臺他們也還會舉胡亥名義反秦的,所以這個沒有實際意義。

綜上所述,扶蘇上臺後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多方複雜的關係,而原則上首先要動的還是李斯為首的丞相派,畢竟軍隊是秦國的根本,還需要他們戍邊、平叛。這也就是為什麼小編會說秦朝國運會長一點的原因,但是養活龐大的軍隊肯定發展不了經濟,秦國不會因此和平繁榮。

這是小編自己的一些想法,正好稱這個機會寫出來。其實一個朝代的命運說到底就是這麼回事情,就是多方勢力的角鬥,而其根本就是“家”和“權”。秦朝當時幸好沒有後宮專權的事情,否則的話還要更加混亂了。


今古縱橫


假設扶蘇可以順利登上皇位,變成秦二世,秦國也很難維持很久。經過秦始皇幾十年的嚴酷統治,社會矛盾已經到了隨時大爆發的地步,沒有多少時間讓扶蘇重振國家。

扶蘇的上位過程,應該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趙高沒有從中作梗,扶蘇順利上位,這樣子的話,扶蘇可以有李斯、蒙氏家族的輔佐,在對抗起義軍上勢力會相對更大一點,國運應該會長久一點。另外一種就是趙高作梗了,扶蘇收到信了,但是扶蘇並沒有自殺,而是起兵討伐胡亥和趙高,那秦朝內部在戰爭中就會有很大的消耗了。

秦始皇時期的改革和嚴苛刑法,讓社會表面看似平靜,其實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民心。改革的過程必定會造成社會矛盾和社會動盪,始皇帝通過嚴酷的刑法暫時穩定了社會,但是矛盾的解決需要時間。扶蘇上位後,會立刻全部廢除這些嚴苛的刑法麼,應該不會,最多就是執行的稍微溫和點,就像他跟始皇建議的一樣,不要隨便殺儒生之類的人。但扶蘇的政策再好,也沒辦法快速緩解因為秦始皇的改革和諸如“焚書坑儒”等舉動已經造成的巨大社會矛盾,秦朝已經失去了士人的忠心,而百姓也生活在重壓之下。

六國的王公貴族反叛和復國之心一直存在。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後,雖然將六國的王宮貴族通過遷徙,監控的方式進行的控制,但是時間久了之後,這些人的勢力還是會逐步聚集,只要有星星之火,他們就會群起響應,造成燎原之勢。扶蘇想要真正收服這些集團的心,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至少再有新的兩到三代人才可以,但是他並沒有足夠的時間。項梁、項羽就是這類集團的代表。

過重的勞役和兵役,還有由此帶來的沉重賦稅,必定會讓秦朝各地反叛四起。始皇崩的時候,秦朝有大概兩三百萬左右的役夫和士兵在勞作、戍邊,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個狀態,在扶蘇登位後,應該不會做太大改變。特別是兵役,為了保持政府的武力強大,維持邊疆和國家穩定,扶蘇在這方面不會做太大改變。這種情況下,那麼陳勝、吳廣、劉邦等人的起義是沒法避免的。

扶蘇當時的軍隊情況。嶺南的五十萬軍隊,其中戰鬥部隊應該不到一半,大多數還是負責工程和後勤的役夫,或者隨軍家屬。而且嶺南在前214年才平定,秦始皇為了穩定嶺南,一直在不斷的增加兵力。如果這時候嶺南五十萬軍隊回撤中原,我們站在百越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剛結下的仇怨,會如何做,必須反攻報仇呀。而蒙恬的三十萬守邊軍,還是要防守匈奴,如果回調中原,這時候匈奴正是強盛期的開始,一定會南下入侵。這樣子的話,秦朝就會面臨中原內部諸侯並起,北有匈奴犯境,南有百越進攻,扶蘇還是很難收拾這個殘局。所以,嶺南和北方邊境的軍隊,應該不會做太大調動,還是會依託都城的禁尉軍為主,扶蘇應該也會赦免酈山和阿房宮的役徒,這樣子的話,相比胡亥,會少了匈奴人的騷擾,可以有更多的兵力集中對付起義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扶蘇想要反擊,唯一的機會,就是穩固住都城,保證秦朝政府的存在,然後分化瓦解各起義軍。說白了,還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術,但是這時候想要施行起來,難度比較大,而且很難再大一統了,估計最終項羽還是會滅了秦,然後是楚漢相爭,劉邦繼續做漢高祖。


奕天讀歷史


真正決定秦朝是否滅亡的,我覺得是兩件事情。一是陳勝吳廣起義;二是項羽鉅鹿之戰。

為什麼是陳勝吳廣起義?

槍打出頭鳥,陳勝吳廣雖然最先起義,但是並非是最終的勝利者,反而很快就被章邯大軍鎮壓了。但是起義大軍如雨後春筍般,各地紛紛響應。沉重打擊了秦王朝的統治。凡事從0到1最為困難。

為什麼是項羽鉅鹿之戰?

項羽鉅鹿之戰以數萬軍隊擊敗章邯領軍的四十萬眾。大秦帝國的氣數在這裡已盡,後續便是咸陽城投降、火燒阿房宮,大秦國覆滅。

扶蘇上位後,大秦歷史如何走?

扶蘇繼承帝位,成為秦二世。他會做哪些?

一、減少徭役、減少大型工程的修建

二、減輕稅負、緩解勞動人民的苦難

三、緩解律法、取消大秦嚴苛的律法

四、發展儒學、給疲勞帝國休養生息

而且,扶蘇上位後,蒙恬有可能會成為丞相或者太尉。他可是大秦國的第一猛將,如果鉅鹿之戰是他和項羽打,可能結果會大不相同。

所以:扶蘇上位後,能很大程度緩解大秦帝國的矛盾,延續帝國國祚,至少在他一朝我覺得大秦帝國不會覆滅。


不務齋


一個王朝是否可以興旺發達下去,部份取決於英明而有作為的君主,但是並不是絕對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國家就好比一座大廈,統治階層猶如上層建築,而下面的百姓平民猶如建築的地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而秦國耗盡大半國力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的秦朝江山的基礎是怎樣的呢?是表面穩固,內裡離心的!1,秦始皇繼續執行從前的嚴刑峻法,使新被統一的原六國遺民與秦朝庭的暗中離心!為什麼呢?因為後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舉義旗,天下除秦本土外無不響應!2,秦始皇透支民力修長城、建宮殿,築帝陵、戍邊疆。使百姓苦不堪言,使天下百姓與秦朝庭離心!這也是秦始皇多次東巡,佈德揚威,試圖安定人心的重要原因……上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那麼無論誰當皇帝,也改變不了秦朝盛極而衰的趨勢!即使扶蘇執政,(他己認識到應該以‘仁、寬’治天下)也需要貴族們的支持與擁戴。如果他不能說服那些從舊政策中獲益的秦朝軍功與官僚利益集團改變政策,轉而釆用新的統治手法。那麼也就沒法拉住急速下滑的秦朝戰車!!而胡亥上臺,趙高亂政只是給這輛下滑的戰車,一個狂暴的破壞力,使其傾覆而己!短暫的十幾年時間,一個由存在了幾百年,而後靠變法強大起來的秦國統一天下而建立的秦朝,就在表面強大,而又內憂外患日甚的情況下垮掉了!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中的經驗教訓是為後來的歷代王朝所借鑑和警惕的!後來兩漢400年天下,尤其是西漢正是因為明瞭秦亡教訓,總結秦朝統一天下時的經驗和過失,才能繼秦朝之後將自戰國之時分裂混亂了幾百年的中國,治理並鞏固成一個具有濃厚的"大一統"國民意識的完整國家!🍀🌴🌵🌷🌸🌹🌺



北疆同心侃歷史


這個事情很難說。歷史上很多大事往往就是由很多必然的因素堆積而由很偶然的因素所點燃的。

就比如你所在的一家公司,工作極其繁重,工資卻給的不高,每天上班遲到或者工作失誤還得扣績效罰工資,每個月KPI完不成又扣工資還得當面指責你,時間長了誰也受不了。但是所有人頂受壓力還得埋頭苦幹。終於有一天,有一個人因為工作失誤,導致HR和他談話,說他有可能本年度的獎金可能全被扣除,甚至直接被開除。那麼,這個人心一橫,反正早死晚死都是死,乾脆我直接辭職算了。就像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樣,從他開始,所有人依次都忍受不了了,都開始辭職。於是,這個公司從基層開始崩塌,而高層把壓力盡歸於中層,中層也不幹了,老子辛辛苦苦給你們高層守江山,出了事兒你們就賴我們,老子們不幹了!於是,大批中層也紛紛辭職,而其餘中層的怨氣也越積越深。此時,高層內部也出現動搖,CEO質問COO和HR,是不是你們管理人員出現問題了,還一直瞞著我?COO和HR也是各執一詞,一方面說CEO不管公司,一方面說中層們辦事不力,底層更是造謠生事。而此時,COO和HR更是一丘之貉,聯手向董事會舉報要彈劾CEO,於是CEO落馬下野。此時董事會要推選新的CEO上臺穩定局面,而隱忍多時的中層終於全面爆發,在全司的董事大會上,幾位年久的中層歷數COO和HR的劣跡,說他們任人為親,而且對待自己和下面的人也不好,於是COO和HR也落馬下野。接下來,就是幾位中層的權利爭奪戰,而此時一位項姓中層由於家族中有幾位佔有董事會的席位而暫時位居COO,自己又認命了一個HR,扶植了一位CEO當傀儡,而又將其餘中層趕回原位。其餘中層當然不服,其中以一位劉姓中層為代表,又一次在董事會中彈劾COO,項姓COO落馬,劉姓中層上位,便開始將之前中層盡數趕出公司,並大刀闊斧改組董事會,自己升為董事長兼CEO,其餘董事皆為自己姓氏族人,然後再重新招人擴充公司,最後,好吧,戲說而已……


頑笑史者


假如秦二世是公子扶蘇上位,秦國是否會出現和平繁榮的省事?我覺得秦朝的滅亡是歷史潮流,是積重難返、民怨沸騰的集中爆發,光靠一個扶蘇斷不能行,或者說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扶蘇畢竟不是始皇帝。

史書記載,秦二世胡亥上位後,宦官趙高掌握著實權,頗像漢獻帝時期的西涼刺史董卓。胡亥重小人,且愚蠢至極,最後被趙高和趙高的女婿聯手逼死。

那麼扶蘇當政能否保住秦朝,創造出繁榮呢?答案是否定的。

秦始皇在位時實行焚書坑儒,激起了諸子百家的不滿,而古時的百姓遠比現在更加有信仰,信奉學說,從思想上是很難統一的。

始皇帝滅六國後,將國內大軍一份為三。趙佗率嶺南軍團出征百越,開疆拓土,且沒有始皇帝的命令不得回京。直到秦朝滅亡也沒回咸陽救駕。關中軍團負責拱衛咸陽,蒙恬則率三十萬精銳北擊匈奴。


六國殘存貴族一直致力於顛覆秦國,恢復六國時的地位。扶蘇雖然謙遜待人、愛民如子,但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扶蘇實施仁政。

六國子民思想上始終認為秦軍是虎狼之師,毀其家,滅其國。六國大勢絕非因一個扶蘇而會有所改變,畢竟始皇帝只有一個

條友們有何高見,歡迎指教。




刀刀開心



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有二:

一是六國遺民對秦朝的認同度不高。

二是秦朝的暴政酷法。

這兩個問題若能妥善解決,秦朝就不會迅速滅亡。


秦始皇若早立太子。不給趙高留下篡改遺詔的機會。扶蘇若即位,就能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一、陳勝起義時,打了兩個旗號。一個是楚國名將項燕。另一個居然是公子扶蘇。楚國與秦國之仇恨不共戴天:一是楚懷王被秦國拘禁,最終死在了秦國。二是白起攻陷郢都時,屠城、焚楚國宗廟。楚地人民居然對公子扶蘇如此敬重。說明扶蘇不但在秦地。即使在六國人民心中,也是極具威望的。

二、扶蘇仁義賢德。秦始皇欲坑殺450名儒生(還有十名術士)時。扶蘇曾勸諫道:今天下初定,諸生皆頌法孔子。不可殺之!扶蘇若即位,儒家會被重用。扶蘇會想漢文帝一樣,重用儒家大師丞相張蒼。放開言論,廢除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會愛惜民力。


總之,若扶蘇即位,成為秦二世,秦朝就能長治久安。還可能成為向漢唐一樣繁榮、富庶、強盛的王朝。

但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國。韓非子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秦始皇必然不會早立太子。必然使趙高有篡改遺詔的機會。

即使秦始皇早立太子,信奉法家思想的嬴政也會把太子視為自己的死敵。必然會與漢武帝一樣,指使法家酷吏,藉助巫蠱之禍,將扶蘇誅殺滅門。

只要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國,公子扶蘇就必然死:或者被趙高矯詔處死,或者被秦始皇指使法家酷吏,羅織罪名處死。胡亥必然即位,秦朝必然成為最短命的王朝。

除非秦始皇以《呂氏春秋》為統治思想,完全拋棄法家的以刑罰捍衛君權,奴役臣民。貧民、弱民、疲民、辱民、愚民的邪惡主張。儒家獨尊,百家並存。秦朝才能長治久安。


楊朱學派


我堅定的認為如果秦二世是公子扶蘇,那麼秦國會出現和平繁榮的盛世。儘管扶蘇沒有嬴政那樣雄才大略,並非開疆拓土之君,亦非盤整文明,整合天下之雄主,但是好就好在扶蘇是一個守成之君!而當時的秦朝正需要這樣的守成之君,而非如秦始皇這樣的雄主!

根據太史公司馬遷的認識,秦二世就算是一個平常之君,只有能與民休養,那麼天下不亂,秦國不滅。何況扶蘇有“信人而奮士、剛毅而勇武”的斷話,扶蘇至少是一箇中等偏上的君主。

《史記.秦始皇本紀》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鄉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威德與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內,皆讙各自安樂其處,唯恐有變,雖有狡猾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止矣。

司馬遷認為,秦二世即位後,天下萬民無不翹首以待新政。寒冷的人民只要有短衣取暖,飢餓的人民只要有糟糠吃都心滿意足了,天下萬民嗷嗷待養,這正是新君施政取得萬民擁戴的資本。這就是治理窮苦艱辛的人民容易獲得仁政美名的道理啊。

扶蘇即位後,司馬遷所說的“縞素而正先帝之過”,就是改變秦始皇的施政過錯,扶蘇大部分都會做到。比如:輕搖薄賦,廢除重刑,赦免無辜罪犯,讓修建秦陵、長城的百姓返鄉務耕織;開倉振濟窮苦百姓,修政秦法以適應新形勢。我相信扶蘇除了裂土分疆,恢復諸侯制不會做外,其它的都會做,而且做得很好,“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

按太史公的說法,上述新政一出:則四海之內,萬民各安其樂,唯恐天下再變;就算有不臣之民,但是百姓無叛秦之心,那麼意圖造反的人沒有了說辭及人民的支持,暴亂之事就沒有了,大秦就安定了!

最後如果是扶蘇即位,嬴秦皇族就不會滅絕,帝國功勳就不會被無辜殺戮,大秦鐵軍就不會逃散。天下萬民不反,而蒙恬蒙毅將軍坐鎮天下,李斯推行新政,馮劫料理萬民政務,如此大秦當如羅馬一樣有千年國運,盛世也將在大秦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