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能量媽咪,果媽閱讀英語啟蒙兒歌老師,曾在兒歌群裡帶唱Super Simple songs。

其實她的本職工作是天津市重點小學的語文教師,作為老師,她瞭解進入小學後的孩子會面臨各種變化和挑戰。當然她也是4歲男寶媽媽,作為媽媽,她也能理解媽媽的心裡感受,知道怎麼跟老師溝通。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能量媽咪從老師、媽媽雙重角度分享幼小銜接那些事。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親愛的果媽閱讀家人們,大家好!我是能量媽咪,現在是一名小學教師,也是一個4歲男寶的媽媽。特別開心又能回到孃家來,和大家繼續抱團成長。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從全職到迴歸職場,再到成為小學教師,果媽閱讀始終溫暖的陪伴,帶給我太多的成長,這些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啦!這次的重點是幼小銜接!

配合這個月果媽閱讀的主題,我將從老師的角度和大家說說小學那些事,這些也得益於在學校幫助我成長的師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如果說,孩子離開家庭走向幼兒園是第一次社會性斷奶的話。那麼,孩子進入小學則走向更加獨立、更加豐富、更加多變的生活內容和生活天地,這是第二次社會性斷奶。

這一次更重要,因為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孩子進入小學後,開始興致挺高,可幾天下來發現,孩子們總是丟三落四,不是把鉛筆盒丟在家裡,就是忘了老師讓帶什麼東西,老師上課講了什麼也說不出來,上學的興趣也不大了。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有的孩子特別膽小、孤僻,有什麼事情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寧願尿褲子也不舉手告訴老師;有的孩子不會聽講,不做作業不說,連基本的課堂常規也不懂,上課隨便走動、說話、喝水,老師今天講,孩子明天又忘。

每天都有同學忘帶書本和學習用具,還抱怨爸爸、媽媽昨天晚上沒給他裝進書包。有些孩子特別自私,自己的東西別人稍動一下就要告老師,既不知道謙讓,更不懂得關心別人。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還有一些孩子則不敢跟別人說話,不會和同學交往,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幼小銜接中孩子面臨的6大變化。

一、幼小銜接中孩子面臨的6大變化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德國的哈克教授(幼小斷層理論)認為,從幼兒園到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

根據觀察和研究,處於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孩子,通常面臨著下列6個方面發生變化的問題:

1.師生關係的變化

孩子入學後,就要離開像媽媽一樣的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

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老師像父母般地照顧孩子,另外,幼兒園的學習活動對孩子的要求比較簡單,寬鬆,它注重的是能力、情感的培養,孩子的學習活動非常輕鬆、愉快。

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從老師到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非常高,這就使孩子有了一定的壓力和負擔。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小學老師由於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關心的相對較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很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係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

但是相對而言,一年級的老師還是比較有親和力的。

2.課堂教學的變化

小學中正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和發現的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遊戲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活動方式,提倡的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即使是正規的課堂教學,也是以孩子為主體,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去安排豐富有趣的活動方式

而小學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一節課40分鐘的課堂教學,而且由於小學教育要求的知識性、系統性比較強。

所以大多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3.行為規範的變化

孩子入小學後,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在幼兒園,孩子有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利,而到了小學,學生的自選活動就很少,大部分時間必須服從統一的要求。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自律性比較差的孩子,會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

4.人際關係的變化

孩子入小學後與在幼兒園朝夕相處的同伴分離,來到一個新的環境,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併為班級所認同。

5.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學習好,與同伴相處好,我們所期望的是孩子活潑,快樂,健康。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習而減少了孩子游戲、看電視的時間等。

6.學習環境的變化

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輕鬆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適應,那麼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學習障礙。

因此,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

二、幼小銜接中,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我們作為果媽閱讀的忠粉,其實都是很有覺悟的家長啦!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果媽在二月份也分享過孩子的品格教育,我們要發現孩子獨特的優勢,順勢激發和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們要做的準備,果媽在這個月的分享當中已經非常詳細地和大家講啦!在這裡再簡單和大家強調一下。

1、思想上的準備

激發孩子入學的願望。正如《歡迎來到一年級》告訴我們的,在一年級,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喜歡來學校,就足夠了!

切忌對孩子這樣說:“現在開始要吃苦頭了”,“瞧,你這麼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讓小學老師好好修理你!”

也要和家裡老人做好溝通,不要用這樣的話語來嚇唬孩子,筆面孩子對小學的恐懼。

2、學習上的準備

大家經常容易糾結的是,要不要給孩子報學前班教孩子一些知識,其實,在學校讓老師感到頭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學前缺少知識的孩子,而是那些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的孩子。

所以進入小學前,重點是孩子能力的培養。包括思考的能力、閱讀的能力、傾聽的能力、注意力等等。還要注意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學一年級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插曲:

老師讓學生回家寫三個生字,每個生字寫五遍,孩子竟寫成五花八門的格式,有三個字寫三遍的,有一個字寫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個字寫滿一頁紙,有的孩子乾脆一個字不寫,不知道老師曾佈置過作業。

之所以發生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是因為孩子不理解老師的語言。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多交談,不要再有重疊祠,如飯飯、覺覺等,語言要逐漸規範、精煉、複雜。

閱讀故事時,不要孩子一問就停下來解釋,要讓孩子能聽過全文,自己根據情節消化體味其中的語句、詞彙,多讓孩子談談所見所聞,給孩子適當地佈置一些小任務,為上學後理解任務性、指令性語言打好基礎。

比如,請你去拿一張小凳,請你去拿高的小凳,請你去廚房的陽臺上拿小凳等等。

3.生活上的準備

1)調整生物鐘

大班的孩子要慢慢調整生活方式,逐漸減少午睡時間,兩小時、一小時半、一小時、到最後不睡。

家裡要讓孩子吃飽吃好,尤其是早餐、中餐,否則長長的一天裡要學習、要活動,孩子身體受不了。

2)自理能力的訓練

入小學後,情況一下子發生變化。放學了,要自己穿外套,自己收拾書包,在校課間也要自己準備下節課的用具,午飯時,自己的餐具也要自己來整理,鞋帶開了要會自己繫好。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養和逐步過渡,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總比別人慢半拍,時間長了,他自己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很笨什麼都做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教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穿脫衣服、疊衣服,繫鞋帶等等。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平時,每天讓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吃飯和穿脫衣褲一定要讓他自己來。很多孩子因為在家長無微不至的關心下,上過廁所繫不好褲子,或動作很慢,等到其他小朋友都在教室裡上課了,他還拉著褲子急匆匆地趕來了。

來不及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老師已經開始講課了,他還低下頭忙著尋找他的書呢。

3)學習用品的準備

上小學了,家長早早的給孩子準備了書包、鉛筆、橡皮等等學習用品。

在購買這些學習用品時,家長一定要關注實用性,不要過於注重好看的外表。書包儘量買肩帶寬一點,軟一點的,孩子揹著比較舒服一點。

買鉛筆時,就買那種不帶橡皮頭的木頭鉛筆,上面的橡皮質量不是太好,而且擦的時候要鉛筆調頭,這影響了學生書寫速度和習慣。

千萬不要給孩子買自動鉛筆,自動鉛筆比較容易斷,而且比較細,寫字時寫不出筆鋒。對孩子寫字能力的培養有影響。

橡皮就買簡單的好用的,不要有圖案造型的有香味的,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尺子要一面波浪線一面直尺的(孩子上課需要畫線),透明的塑料尺,不要鋼尺不安全,不要摺疊尺和有裝飾的尺,避免上課玩。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三、關於學前班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補習過的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後,對老師在講的知識他覺得已經學過了,聽不聽都無所謂,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可能第一次的測試成績會比較優秀。

但是長此下去,成績會下滑的比較厲害,因為他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越來越差。

很多家長已經在給孩子學前班補課了,希望通過提前補習,孩子進入一年級,成績能夠優秀一點,甚至希望幼兒園的老師能夠多教一些拼音和生字,家長們這樣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再者,補習的地方各不相同,老師的教法也不一樣,一年級,拼音的發音影響著以後的識字。如果學的不標準,等一年級上學了再糾正,那就比較困難了。

因此,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四、提醒大家注意2點

我師父長期指教小學一二年級,她告訴我,現在的學生寫字方面最大的問題不是寫不好字,而是寫字姿勢不正確。

有很多一年級學生在寫字姿勢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先入為主”,壞習慣形成了,就很難糾正。錯誤的寫字方法,既影響字體美觀,又影響寫字速度,對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

1.寫字姿勢不容忽視

比較常見的問題有:寫字時身體趴在桌上,眼睛離書本太近,手腕往裡摳、手指離筆尖太近。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留心孩子的寫字姿勢,一旦發現問題要馬上糾正,而且不提倡孩子一次寫太多的字。

給大家提供一個握筆姿勢的小口訣,大家可以教給孩子:一指二指握住筆,兩指之間留縫隙,三指下邊托住筆,四五藏在手心裡。

2.要注意與老師保持一致

我剛上班時,就聽有調皮的孩子下課和其他同學說:“我爸說了,這個老師太年輕,什麼都不懂”吧啦吧啦。這樣孩子如何會接受老師的教導?我們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不袒護孩子的錯誤,跟老師站在一條戰線上。

對老師的尊重是家長一定要做出態度,要讓孩子明白,不管老師年輕還是年老,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和感恩每一位教導他的老師。

“親其師,信其道”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對任課的老師們品頭論足。孩子只有信任了老師,才能聽從老師的教導。

當然,這並不是說老師就全是對的,如果對老師的工作方法等有意見,可以用合適的方法提出來。果媽在這個月的分享當中也提到,孩子進入小學,我們無法選擇老師、選擇班主任,但我們可以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

如果對老師的做法有不滿,和老師溝通時也不要直接指責,即使是年紀比我們小的年輕老師。主動的溝通,尊重的傾聽、詢問和建議。其實說白了,你把老師惹毛了,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咱們自己的孩子。

現在班級都有微信群,還要提醒大家,有問題可以私信跟老師溝通,不要在大群裡直接@老師。這種溝通方式大家一定要get到!

記得我有一次就是,要求孩子們不帶自動筆、下蛋筆,這些都和孩子們反覆強調過,開學前也和家長們說過。但還是有孩子帶,今天我提醒了孩子,轉天孩子還是帶來了。

我問孩子為什麼還要帶,孩子一臉天真無邪地告訴我:“老師,我媽媽說了,就帶,看老師能怎麼樣。”

孩子在複述媽媽的話時,完全不懂裡面的含義,我也沒有感受到孩子的叛逆,因為在平常相處中,孩子們大都是反應很喜歡我,喜歡我的語文課。聽到孩子滿臉天真的複述,我只是可憐這個孩子。

最後

分享給大家這些我的教育經歷,其實是希望大家明白,學校和家長,真的不是對立關係,兩者需要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配合。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及早為孩子的過渡做充分準備,使孩子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休息、學會書寫、學會守紀、學會做人、學會生存,養成好習慣,培養好品格,成就孩子美好的未來。

這次和大家聊了很多。再引用王人平的那句話“品格決定命運,氣度左右格局”,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品格教育貫穿始終,家長的氣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5000字乾貨,聽重點小學老師,和你分享如何準備幼小銜接

看到能量媽咪華麗的轉身,分享特別實用,讓還沒上學的我們都瞭解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真心感謝能量媽咪的分享,受益匪淺。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