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這才是“好姑娘”該有的樣子?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見過的有獨立思想的女生是什麼樣的?

跟她去圖書館、逛街吃飯、出遊、暢聊、出席活動,要比推倒她的慾望強烈得多。

你欣賞她的世界,也會更清晰地發現自己世界裡的美好。

所有煩惱的原因都在於“沒那麼有錢 ”和“不怎麼好看”。

在我看來,對女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獨立和變美。

只有知道靠自己的女生,才能和想要的一切不期而遇。

獨立不僅僅是在經濟上不依附任何人,還要有獨自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人。

她們始終對事物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不畏懼世俗眼光,勇於追求喜歡的生活,和想要的愛情。

這才是“好姑娘”該有的樣子?

這些年裡,經常有人來問我,“父母試圖干預我的未來,讓我按照他們的安排走,我該怎麼辦?”,還有人會問“我該留在大城市發展,還是選擇回到家鄉?”,“我該不該去聽別人的建議,學一個比較容易找工作的專業?”

其實很多問題,在還沒有開口詢問別人的時候,你就已經有答案了。

你只是想在別人那裡聽到一些符合自己內心期待的聲音。

就拿我的表妹來說,一畢業家裡人就告訴她:“女孩子不用多拼,嫁個好人最重要”。

她23歲的時候,拿著2500塊錢的工資,在一家小公司做著文員的工作,每週跟各種男生相親,日子看起來滋潤,其實背後是不幸。

她經常會在深夜找我吐槽對現狀的不滿,比如說賺的太少,不夠日常開銷,相親對象都是奇葩,但她爸媽都很喜歡。

她想趕緊結婚,但是始終沒有遇見愛情。

我問她,為什麼不試著改變一下呢?完全可以換一份工作,賺更多的錢,不想相親就不去,反正還年輕,不必著急嫁人。

她說,不敢,父母命不可違。

我當時一聽這話,就知道沒法聊下去了。

這才是“好姑娘”該有的樣子?

其實她不是不敢,是覺得自己“做不到”。

說到底,是因為表妹長期依賴著自己的家庭,賺錢少也沒有話語權,爸媽也看穿了她的懶散和迷茫,索性壟斷了她的人生,避免她活得更糟。

想想還是蠻可悲的,20幾歲還沒有好好看過世界,還沒搞懂戀愛就要相親結婚,同齡人還在為了夢想打拼,就開始圍著孩子轉了。

的確,我們可以去選擇過任何一種生活,如果這是你的意願,別人自會尊重。

可你真的願意麼。

等你獨立起來,就會知道生活可以很豐富,你會覺得原來結婚生孩子並不是一個特定年齡的必選題,更不會把愛情當成全部。

你更加專注個人的成長,看到更大的世界,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一個人的靈魂開始有趣了,她的相貌也變得迷人起來。

那些獨立的女生,不僅活的漂亮,一眼看上去就覺得舒服。

這是我想告訴你們的第二件事,永遠不要放棄“美”這件事。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一副好的皮囊,但每個人都有美的權利。

在很多國家,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出門還是會化妝,穿漂亮的裙子,小皮鞋擦得鋥亮,她們從不會因為自己年紀大,就放棄美。

20多歲的姑娘,更應該讓別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比起讓別人看到,這更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這才是“好姑娘”該有的樣子?

我有個大學同學,個子很小,皮膚也黑,微胖,總是素面朝天,在人群裡毫不起眼,誰見到她都會覺得很“普通”。

前段時間因為一個項目跟她們公司有合作,跟她碰了一面。

還是蠻驚訝於她的改變,她個子還是很小,身材沒有太大變化,但妝容乾淨明亮,髮型是精心設計的,清爽幹練,一身職業裝為她加分很多,高跟鞋顯得更有氣質。

聊天的時候,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她以前暗戀過我們學校鼎鼎有名的學長,畢業的時候鼓起勇氣告白,很慘烈地被拒絕了。

理由是:“你不是我的理想型”。

這句話聽起來很委婉,其實就是“你長得不好看”。

她抑鬱了一段時間,發現抑鬱解決不了問題,一咬牙開始健身減肥,剪短髮,學著化妝和搭配,“讓自己變得更好,去學長面前羞辱他”在她心中不斷地生根發芽。

等她真的脫胎換骨以後,她一點都不在乎學長了,比起跟過去的不堪浪費時間,當下這個全新的自己更值得花心思。

她不再執著於“為誰變好”,而是“為了自己要更加努力”。

姑娘們,如果好好活的話,我們最少也能到80歲。

餘生還那麼長,不要糊弄著過。

要讓自己過得有價值,才不算到人間一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