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這40年徵文展示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這40年徵文展示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這40年徵文展示

常州道德講堂

“我家這40年”專欄

第九期 | 《大李老李和小李》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有一部喜劇《大李老李和小李》火遍全國,大李老李和小李圍繞體育鍛煉的歡歡喜喜讓觀眾在歡笑之餘體會到了體育精神,也讓觀眾在歡笑之外體味出了別樣的格調。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在天寧區同濟花園,

同樣有這樣一家大李老李和小李,

他們以家庭為單位

精心保存了祖孫三代的“工作照”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在不同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生活條件下,祖孫三代選擇了三種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三代人的“工作照”生動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文化建設的歷程,也印證了文化藝術領域的大發展大繁榮。

1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爺爺老李原任常州市京劇團團長,代表劇目有《宋江題詩》、《秦香蓮》、《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修槍記》等。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英氣瀟灑的造型,渾厚鏗鏘的嗓音,將渾身是膽雄赳赳的英雄李玉和形象演繹得分外逼真。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在那個推崇英雄、追求高尚的年代,京劇團的表演格外受到追捧,爺爺和同事們的精彩表演時常受到領導人的褒揚。

時光進入到八、九十年代,家用電視逐步普及,電視劇的創作和播放也如噴薄的湧泉般爆發,四大名著也相繼拍出了電視劇版本。還記得1994版的《三國演義》嗎?一曲《臨江仙》伴著滾滾長江東逝水,將我們帶進三國英雄輩出的時代。當時在拍攝基地,爺爺老李也參與了《三國演義》的拍攝工作。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奶奶是常州市評彈團彈詞演員,師從餘紅仙,長期與孫扶庶拼檔演出長篇《四進士》、《雙玉麒麟》、《毛龍出京》等。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評彈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曲藝,它由說、噱、彈、唱等部分組成,以吳音演唱,抑揚頓挫,輕清柔緩,弦琶琮錚,十分悅耳。在四十多年的演出生涯中,奶奶對評彈事業執著追求,她勤奮好學,擅說表,並以噱見長。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奶奶在評彈演出時能起各類角色,表演潑辣,時常反串。因口齒清晰,高亢有力,詼諧風趣,兼唱多種流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

祖輩的藝術表演形式是源自吳地傳統的評彈和具有濃郁時代氛圍的京劇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藝術領域不斷深耕,並以一腔熱忱將自己畢生的心力投入到藝術表演領域,為天寧乃至常州區域文化的發展繁榮貢獻了力量。

2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爸爸大李懷揣藝術夢想從天寧走向了北京,90年代初成為了海軍軍樂隊的一名中音號演奏隊員。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就在這一年,爸爸光榮地參加了亞運會大型軍樂行進表演。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在1992年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十週年紀念活動中,爸爸所在的海軍軍樂隊參加了表演。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海魂衫,中音號,海軍軍樂隊,是爸爸內心難以磨滅的記憶,是青春的符號,是精神的寄託,更加是爸爸那一代人共同擁有的時代印記。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父輩的藝術生涯更多與國家發展同步,這一代文藝人親眼見證了歷史發展的點點滴滴,他們與時代脈搏同振,以青春見證祖國文化藝術大發展。

3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95後的孫子小李是一名Cosplay愛好者,不同於長輩們以藝術為終身職業,他的選擇更加個性也更加多元,Cosplay這種舶來藝術形式,是他實現藝術追求的最好方式。時尚的著裝,新奇的造型,他和夥伴們為人們帶來了一場場青春洋溢、時尚潮流的歡樂盛宴。

小李出生的上世紀90年代是信息化時代,也是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時期互聯網開始普及,並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千禧一代們有更多機會接觸瞭解全世界,也更加能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受域外文藝形式的影響。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不論是祖輩父輩一板一眼的唱唸做打,還是孫輩與國際藝術的深度融合,都是天寧文藝發展道路的縮影,從文藝樣式匱乏到新時代精品文藝活動精彩紛呈,從樹立文藝榜樣到藝術創作生產繁盛,這些變化生動演繹了天寧文藝的蓬勃生機,展現著天寧人的文化幸福感與獲得感。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我們都是時代的親歷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古有著書記事,今有照片證史,當快門被按下的剎那,時光就這樣被永久定格。一張張老照片伴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泛黃,但它們背後記錄的時代精神卻永遠熠熠發光。三代人的四十年,也許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尚且算不得微瀾點點,卻足夠支撐起一個民族興旺騰飛的全部記憶,也足夠承擔住對於民族未來發展的全部希冀。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三代人經歷的四十年,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四十年,正是靠著改革開放,不斷打破束縛思想的桎梏、掃除阻礙發展的藩籬,我們成功開啟了新的壯闊征程,開創了文藝發展的新局面。透過三代人的藝術“工作照”,我們更能感受到改革開放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踐沒有終點,改革未有窮期,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有理由更好展望未來,改革開放的航船一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稿

“我家這40年”專欄持續面向社會徵稿,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常州人、常州事,我們將擇優錄用,並刊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天寧區和平中路413號常州報業傳媒大廈A座910室

郵編:213000

請自留底稿。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大李老李和小李》|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