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人帶村民歷時36年,繫繩索懸崖上開鑿9公里水渠,幾次差點送命


一個多月前,電影《天渠》在北京舉行首映式。電影《天渠》根據貴州遵義平正仡佬族鄉黃大發老人故事改編,黃大發在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因嚴重缺水導致的貧困狀況下,歷時36年,帶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鑿出一條長9400米,讓人歎為觀止的 “生命渠”。

今年83歲的黃大發居住的團結村以前叫草王壩,地處黔北高山峽谷地帶,山高巖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

“過去,在我們草王壩村的時候,單身漢比較多,很多都談不了媳婦,在當時沒有水和大米,女娃娃都往外走了。” 在1995年前,全村的灌溉和人畜飲水只有依靠山坡自滲水和一口望天井,如果要前往山腳的溪河裡挑水,往返要花4個多小時。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餵豬喂牛。

因為缺水,當地只能種耐旱的洋芋、紅薯和苞谷,“苞谷沙”是當地人餐桌上的主食。“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當地流傳的這首民謠就是村民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大米飯。”支撐黃大發幾十年不斷挑戰水渠的,就是這個心願。

上世紀60年代,受“紅旗渠”精神感召,23歲的黃大發立下引水誓言,帶領村民用土辦法成功開鑿了一條長116米的隧道,但村民們不懂技術,僅憑肉眼和竹竿進行測量,甚至用黃泥巴代替水泥糊渠壁,修修補補十幾年,水就是進不了草王壩。


1989年,這位54歲的老支書自費到楓香區水利站,從基礎開始學習水利技術。為了爭取工程立項,從草王壩到山下城鎮幾十裡的山路,黃大發來回跑,1991年年底,工程批下來了,上級也撥了幾萬元經費,卻仍有1萬多元需要村民自籌。這讓當時人均年收入只有80元的草王壩人犯了難。黃大發連夜挨家挨戶勸說,除了執著和誠意,還有他對村民立下的“軍令狀”——“修水渠,我願意拿自己的命來換”。

資金有了,群眾動員起來了,技術人員到位了,1992年正月初三,引水工程開工建設。黃大發帶領全村200多名村民揹著鋼釺、二錘,自帶乾糧,第二次進了山,踏上艱苦漫長的修渠之路。

按照施工方案,修渠工作由施工隊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緊跟其後砌牆築渠。修建水渠需要經過3座大山,大小9處懸崖、10多處峻嶺,其中以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最為險要,需要在懸崖峭壁上精確畫出水渠走勢,然後在懸崖上鑿出半幅隧洞才能通過。

在擦耳巖,有一處倒懸的崖壁直立如刀,離地面300多米,專業施工人員都不敢過去。年近六旬的黃大發二話不說,把麻繩系在自己腰上,讓人從山頂一尺一尺往下放,人懸在絕壁處,用錘子一寸一寸鑿,一尺一尺敲。

有幾次,黃大發甚至和死神擦肩而過。在修一個隧道時,炮響之後黃大發第一個進洞打鋼釺。鋼釺拔出來才發現,上面的黃泥赫然粘著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剛開始,裝藥炸山,由於缺乏經驗,黃大發還沒走出“雷區”,村民就開始放炮,黃大發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頭才躲過危險。


圖為在第一次修渠過程中,黃大發的右手中指被石頭砸斷。

1992年,黃大發準備第三次進山修渠,這次全村100多戶村民,賣了自家的包穀、雞蛋和蜂糖,湊了一萬多塊錢陪著他。為了支持草王壩修水渠,當地政府也從不寬裕的財政裡,劃撥了6萬元資金和38萬斤包穀。

村民徐國泰說,“先去試,他拿繩子套起,從草叢裡梭下去。做了一個試探後,才讓村民們去的。”就這樣,黃大發與200多名村民,長繩繫腰、依山而下,一斧斧一鑿鑿,用3年時間打通了這條天渠。

1995年,水渠的貫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滿滿當當地流進了草王壩村,浸潤了亙古乾旱的坡地。全村殺豬擺席,隆重地舉行慶功宴,黃大發和村民們都流下了熱淚。

這個今天看來也堪稱“人間奇蹟”的水渠工程,從1960年黃大發帶領村民第一次修建開始,至1995年全線貫通,歷時36年,如今,以黃大發名字命名的“大發渠”,已滋養了一方水土20多年,不僅解決了數百戶的人畜飲水問題,還能灌溉良田,村民天天吃大米飯的夢想早已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