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浅谈李健人设

浅谈李健人设

今天看到热搜"吴秀波婚内出轨",心里咯噔了一下,要知道吴秀波可以是成熟魅力的好男人的代表,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人设真的是崩了。不过近年来明星人设崩塌已经是常事了,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谈另一个男神,也是吴秀波的好友——李健。在这个偶像动辄崩人设的时代,李健却鲜有差评。为什么他的人设如此坚固。

提起李健我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清华男神",那么故事不妨从清华说起。

李健在清华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那样浪漫。班里全国最顶尖的学霸,学习压力重到喘不过气,李健只有在各类文艺演出的舞台上才能做回自己。

终于熬到大学毕业,进了广电总局,极其无聊的工作做了三年。直到师兄卢庚戌向他发出邀请,不如一起来唱歌吧,能发唱片。他立刻辞掉了工作,没跟家里商量。到自己已经小有名气的时,还在提心吊胆,生怕父母在电视上看到唱歌的他。

业内人士不看好他们,说他们的歌早就过时了,这都是1994年老狼高晓松他们玩剩下的,不如学学同期另一个大火的歌唱组合羽泉。可水木年华还是搭上了校园民谣热潮的末班车,一出道就大火,拿奖无数,专辑《一生有你》销量也是可观的。

后来第二张专辑发行后不久,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可李健与卢庚戌的音乐风格差异越来越明显。终于在一次畅谈过后,李健决定单飞。

单飞后的第一张专辑叫《似水流年》,李健包揽了全部的词曲和编曲。

那是2003年,人们喜欢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音乐。加上MP3下载和彩铃的火爆,音乐在人们眼里只是娱乐,没有人愿意认真地听完一张如此"平淡"的专辑。果然这张专辑在当时没有激起什么涟漪,李健这个名字,逐渐被大众遗忘。

很难想象这之后李健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可他从不把这些艰难挂在嘴边,甚至不把这种生活形容为"低谷",更愿意说那是一种"积淀"。

他住在没有空调和暖气的老四合院里,冬天只能生锅炉来取暖。没有成名暴富的欲望,就这样和爱人一起清苦地生活,也是一种快乐。

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生活其实已经慢慢出现了转机。2006年,李健夺得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的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那年和他一起得奖的港台歌手,是周杰伦。

2010年虎年春晚,复出的天后王菲让沉寂八年的《传奇》成为了年度金曲。李健的歌也重新得到关注。

2017年,李健成为《歌手》节目最大的看点。《父亲写的散文诗》和《十点半的地铁》两首歌更刷爆朋友圈,唱进每个人的心坎里。这时候,距离李健在第三季《我是歌手》上爆红已经过了两年多。人们发现有些歌,还是只有他会写,只有他能唱。

比如李健擅长在旅行中找灵感。工作再忙也不能耽误,更能把巡演玩成"巡游"。有别于一般民谣歌曲的风花雪月,他也常在歌里表达深层次的东西,非要你认真品味才能听懂。

《贝加尔湖畔》是李健到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游玩,被贝加尔湖的壮丽景色所打动时写下的。这里像极了李健小时候生活的哈尔滨,在这里他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出口。

关注演艺圈久了,真的越来越心累。人们不断地把这个送上神坛,又把那个拽下来踩在脚下。精心营造出的人设很容易崩塌,不如就活成自然的样子。

不信你看综艺节目上连珠炮一样的段子,说明他是个多么有趣而接地气的人。

浅谈李健人设

李健的好友朱伟在微博上写了一篇文章叫《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李健》,将李健歌曲安静、干净的气质比作舒伯特的音乐。"舒伯特的歌曲就是清纯而没被世俗玷污的,而当今时代,不脏就不易,更不用说干净了,所以干净才最可贵。"

正如李健的"爆红",不是因为他上了综艺节目去追赶时代;而是他还在原地,等着人们的审美跟上他的脚步。

他不是天才。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来自于大量阅读的积淀。而音乐上的无穷创造力,是因为在清华的四年挤出时间学习了专业的音乐课程,更是来源于年少时数年苦恋古典吉他的功底。

李健自己也挺讨厌被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曾说"不食人间烟火那都是假象,谁不食人间烟火?人就要做人的事情过属于人的生活,包括你所呈现出来的弱点,不好的一面。我享受普通人拥有的权利和快乐。"实际上,他更愿意拥抱人间烟火。他常说自己是"生活享乐主义者"——和我们一样地追求生活品质,感受七情六欲,只是不被它们裹挟而已。正如他喜欢海明威的一句话,优于别人并不是真正的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李健爱读书,谈起读书心得滔滔不绝。他说读书有用,却不为了有用而读。《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难读的名著,也逼着自己啃完。

不用智能手机。现在是信息资讯时代,多少人整天手机不离手,很少有人一天不碰手机让自己独处。 看过《我是歌手3》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李健的手机这个梗。当时沈梦辰发现李健用的还是诺基亚的蓝屏按键手机。只有微博,没有微信,也用不了微信。以致胡彦斌想要留个微信增进感情的愿望落空。后来李荣浩要和他交换电话号码,李健还开玩笑地说"别拍我手机,很不体面感觉",哈哈。他还说自己有"威信"就不用微信了~

他对社交媒体的态度,也代表了他对社交的态度。在《传奇》这首歌被王菲在春晚唱红之后,李健也算是一夜成名吧。他在那之后接受马东的采访时说,成名后很多人想认识他,请他吃饭,他一般都会选择拒绝,因为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创作上

省下来的时间做什么?稍微熟悉他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把更多的空闲时间放在了看书上。他甚至在《人民日报》撰文,写了一篇《读书的"有用"与"无用"》,其中写道: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健自参加节目爆红,跻身到男神行列,在媒体界"霸屏"了一段时间。从他的家世、学识、事业,还有让人羡慕的爱情都被赞美了一轮。不过,随即就有人爆出"黑料"。就像他自己说过的:"中国人总是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但是他在面对这些的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浅谈李健人设

之前看到他给毛不易写的一段话,让我饶有兴致的把他的履历翻了个遍,可能他就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内心和才华的吧,进入这个行业,是完完全全的热爱。

听他唱歌的感觉,像是听一个人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心都慢起来,安静下来了,让我感叹于,成名多年,给人的感觉仍像一个少年,忠于内心。愿他永远保持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