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日本人為什麼要吃人的骨灰?

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裡有這樣的場面:清兵衛奉命捕殺一高手,交鋒之前,那高手訴說衷腸,還拿起一個小罐子,打開蓋,裡面裝的是女兒的骨灰,說著竟拿起一塊放進嘴裡,像吃糖果一樣嚼得酥脆,觀眾看他更像惡人。最後高手把長刀砍到房樑上,入木三分,清兵衛的短刀便乘機攔腰一揮。高手頹然倒地,手裡的骨灰罐滾落,黑暗中閃亮了一粒骨灰。

日本人為什麼要吃人的骨灰?

那個小罐子是骨灰罐,日語叫“骨壺”,一般是陶的或瓷的。日本人對骨灰情有獨鍾,以至有骨灰信仰之說,更有甚者,到了大吃大嚼的地步,不免匪夷所思。因為在有些日本人看來,吃掉一個人的骨灰,就能把那個人的性格、靈魂附著到自己身上。

日本死了人幾乎百分之百火化。從土葬變為火化,好像大家都不曾反對,為什麼呢?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是這樣解釋的:“人的遷移頻繁了,離開故鄉在他鄉立足度日的機會多了,這也是明治(日本年號)以後的顯著現象。但死了要埋在家鄉墳墓裡的願望根深蒂固,遺族需要把骨灰抱回去,一下子就不得不火葬了。”當年日軍侵華死傷無數,但沒有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念頭,行軍作戰,還得帶上被我擊斃的戰友骨灰。

日本人為什麼要吃人的骨灰?

古代日本人死後一般是裝進甕中埋葬,很像巨大骨灰罐。那些客死他鄉的人,只好先將其火化,然後用骨灰罐裝了骨灰再放入白桐木箱裡,外面包上白布,由親人掛在脖子上,捧在胸前回老家。

在日本,骨灰是人的化身,所以名人的骨灰罐尤為珍貴。日本文學大家三島由紀夫死後,被掘墓盜走骨灰罐,後來在公廁旁找到。作家志賀直哉的骨灰罐是國寶級陶藝家濱田莊司的作品,生前用來裝砂糖,死後裝骨灰,但不知是景仰他的文學,還是那罐子值錢,被人偷了去,至今下落不明。已故日本文學家水上勉寫有一本隨筆《骨壺的話》,說他看見的骨灰罐都過於簡單,一律灰白色,很是乏味。透明彩釉的,雖然很光亮,也不值得賞玩。他提倡自己動手做骨灰罐,而今在日本好像真有點自己做骨灰罐成風的樣子。

日本人為什麼要吃人的骨灰?

如今大多數日本人是死在醫院裡,遺體運回家舉行葬禮,然後火化。有一種撿骨灰的習俗,正規的做法:拾取骨灰大都是用竹筷子,男左女右,兩人一起用筷子夾起一塊骨灰,放進骨灰罐裡。首先撿牙,之後按腿、胳膊、腰、背、肋骨、頭骨的順序各撿一塊兒,最後是喉結。為此,焚屍的人必須小心翼翼地保持骨灰的形狀。

日語裡“箸”與“橋”發音相同,這習俗可能是出自三途河(佛教中冥界的河名,傳說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的說法。死者要渡過的河流有三種,或風平浪靜,或浪高風險,就看你生前幹了好事還是壞事,並非一死都成佛。為何兩人共同撿拾呢?因為閻王爺差遣小鬼常常是兩個一組。由於撿骨灰這個行為,日本人用餐時忌諱互相用筷子傳遞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