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光暈歷代中最悲劇的結局是什麼?

二娃遊戲解說


 

光環:致遠星是光環歷代作品上為數不多的悲劇故事,整個小隊全部被滅,讓劇情顯得獨樹一幟,其故事和人物的塑造在爆哥看來,甚至超過了以往的作品。

 

 

▲突破 一切從新開始

在光環:致遠星之前,Bungie工作室一共製作的了三部光環作品分別是光環1、2、3,分別取得了650萬、850萬、1300萬份的驕人成績,但是和絕大多數工作室不一樣,Bungie深知現在已經到了巔峰,如果不能再次突破作品的侷限性,那麼和歷史上其他眾多的續作一樣,勢必走下坡路,甚至會毀掉整個系列的口碑。

所以配合整個致遠星,Nobel六號這個全新的角色被創造出來,他有別於之前作品的主角士官長的美式個人英雄。雖然身為斯巴達三期計劃的產物,他應該更加強大和致命,但是製作組正是通過這一點,為他編排了更為險惡的環境和更為強大的星盟敵人...

最終,在敵人的陰謀偷襲下,這個全人類都賴以希望的堡壘世界,最終還沒有為抵抗星盟做出多大貢獻就陷落了,對星盟的戰爭也完全陷入被動,前景一片黑暗,而為了完成最後的撤退和護送計劃,整個小隊和6號的犧牲在大背景下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不論是個人生死和整個人類命運在這部作品中都是完全的悲劇。

 

 

▲高明 反傳統的套路

光環整體遊戲風格,還是偏向於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重點就表現在士官長這個人物身上,但是偏偏光環致遠星並沒有從士官長這個人物著墨,而是通過另外一個斯巴達3期計劃的人物著手,最終用一個反套路的全滅結局把整個故事昇華到了另一種高度。

不管如何抵抗,不管戰士如何英勇,不管摧毀了多少超級航母,還是無法戰勝敵人,這種如同面對神靈一般,無力絕望的感覺,貫穿了整個遊戲。

其實遊戲反覆點明瞭人類遠比外星生物弱小的事實,即使是超強士兵也難以對抗星盟的人海攻勢,但是人類的犧牲奉獻精神確是其他宇宙生物難以達到的,這也是人類精神上的高貴之處,也是最後戰勝星盟的最終原因,更是製作者想表達的想法,即便是在未來的時代,生命的個體意義被無限放大,犧牲和奉獻這種寶貴的道德品質依然是人類不能丟棄的。

 

 

▲犧牲 是悲劇也是珍寶

劇情中反覆強調了犧牲的多重層面,除開6號,遊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製作組就迫不及待的為玩家展示了一場自我犧牲:喬吉(Nobel五號)把6號推回了致遠星,獨自一人用炸彈引爆空間裝置,和星盟的漫漫長夜號超級航母同歸於盡。

Nobel二號也在海軍情報大廈,為掩護戰友被被狂戰士狙擊手當場擊殺。卡特(Nobel一號)駕駛醍醐號和敵人同歸於盡,埃米爾(Nobel四號)為掩護秋風之墩號慘遭敵人精英士兵圍攻而死。

整個小隊的戰士因為各種原因陣亡,但是不變的是都以犧牲和奉獻為主題,作為超級士兵如果他們撤離戰場是可以逃生的。

但是他們為了一個又一個作戰命令,義無反顧的投入了必死的戰鬥...

 

這種奉獻是沒有任何計較的,甚至最後陣亡的6號也不知道保護科塔娜的最終目的和意義,也並沒有人告訴他完成這個任務就能拯救人類、拯救地球,這就是一次普通的任務,致遠星已經註定淪陷,甚至你的犧牲在當時甚至沒有多大意義,但是沒有一個人會選擇逃跑,這是對保護人類這種信念的堅守。

為了戰友、為了所要保護得人,大家都選擇了為別人奉獻自己的生命。這樣劇情安排,更是凸顯了整個小隊雖然經過機器和科技的改造,但是人類偉大而高貴的靈魂始終不變。

 

 

言及於此,爆哥想說,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度,不同文化的歪果仁依然對犧牲和奉獻的精神有著強烈認同,並且渴望這種人類最高貴的品質。

而在國內,卻有人質疑我們人民戰爭中的英雄事蹟。再此爆哥不想爭論什麼細節問題,我只是想說大家可以對比看一看,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犧牲和奉獻並不是什麼落後和愚昧,也不是造假和欺騙,這是普世價值之下,一種高貴而且珍貴的人類品質,直到今天,人類依舊深切渴望這種精神能夠傳播於世,這種精神早就流淌於我們先輩的血液之中,而我們作為繼承之人,應該如果作為,值得大家深思。

 

那麼,身為觀眾老爺的你,歷代作品中哪個故事對你感同身受?不妨留言告訴爆哥和其他小夥伴哦~

最後,記得關注一波爆哥,遊戲,我是認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