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湖南南潯區一男孩被狗咬傷,打第四針疫苗前死亡,大家怎麼看這件事?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對於男孩的遭遇表示同情,遺憾。一般都知道被狗咬傷後為了防止患有狂犬疫苗需接種多針,前後過程約一個月,但狂犬病毒潛伏期有長有短,如果潛伏期只有幾天,患者在疫苗產生效果之前就發病,一點辦法沒有。

而且根據新聞來看目前僅知道咬人的狗咬傷人之後跑到邊上的廠區,廠區裡也確實有養狗的痕跡,但是是否屬於廠區飼養,究竟為何人飼養的狗並不清楚,所以目前首先需要確認的就是飼養主是誰?

因為目前孩子已經不幸逝世,但是對於其家屬來說總要給孩子討要個說法,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如果能夠確定飼養人的情況下,飼養人因為沒有看管好自己的寵物而導致他人受傷甚至是死亡的情況下,飼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其中包括孩子的注射疫苗的費用、喪葬費、搶救費用等。

最後還是呼籲那些飼養寵物狗的人,有愛心飼養狗是不錯,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以及給他人帶來的影響,務必請看管好自己的狗,出門遛狗栓繩,進入電梯等狹小的空間時最好給狗佩戴嘴套,以免發生侵害事件。


麋鹿說法


真不明白,那些養狗愛狗的人良心在哪裡?難道真的不知道狗會傷人嗎?為什麼不栓一根狗鏈呢?

湖南一個名叫昊昊的小孩,在自己家門口被一隻黃狗咬傷了,家長馬上帶孩子去打了狂犬疫苗,雖然心裡邊很擔憂,但是打過了針,而且持續在好轉,家長內心也是吃了顆定心丸,但沒曾想還在在打完第三針,距第四針還有幾天的時間裡去世了。這是多麼傷心的事情啊。希望孩子的父母節哀。

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記得之前也寫過一個新聞。一個人自己養狗,被狗不小心抓傷了,於是就去大狂犬疫苗,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狗主人就死了。隨後這些狗都被抓起來了。


看看這樣的下場,我們就知道了,雖然有的狗能分辨出主人,但大多數狗是不行的,狗並沒有什麼高的智商,一旦情況危急就會攻擊。更何況就算狗認人,狗身上攜帶的病毒不認人啊。


為什麼哪些家裡有狗的人,你們就不能好好管住狗?外出帶個狗鏈難道很困難嗎?這是太不理解這一群狗主人了。所謂愛狗,其實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愛惜。這樣的人,你們真的適合養狗嗎?


老王偵查記


我把這次事件過程梳理成了表格:


這個事情經過基本上很簡單,孩子被狗咬了,帶到醫院接種疫苗後,沒有經過全程免疫,孩子發病死亡。

那麼有些問題想必大家一定會非常關注:

①什麼是狂犬病,動物的狂犬病潛伏期是多久?

答:狂犬病是一種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每年導致約59 000人死亡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侵入人體,。臨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嚥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病死率接近100%。

沒有進行暴露後處置,被瘋動物咬傷後發生狂犬病的平均幾率為:頭部55%,上肢22%,軀幹部9%,下肢12%。(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立場文件》2018版)


一般來說,人的潛伏期是短至一週以內,長達一年以上,但是一年以上的比較罕見。只要在狂犬病未發病前接種完全程的疫苗程序,那麼就可以避免上一次受傷造成的風險,因此及時接種疫苗相當重要!

②為什麼這個孩子被狗咬傷後會發病?

答:因為致傷犬隻感染了狂犬病毒,並且已經發病。狂犬病毒在腦部增殖後會出現在狗的唾液腺和外周器官,再由咬傷傷口或被帶毒唾液汙染的粘膜傳播到下一個受害者。

對於犬隻是否發病,我們無法從外觀上辨別,唯一的方法就是實驗室診斷,而不是“看著很有攻擊性”。

③受傷(暴露)是如何區分等級的,處理方式又是什麼?

答:根據我國目前指南,各級別的暴露可以進行以下區分:


處置方法:


A.疫苗:我國目前採用的是接種程序包括“5針法”(Essen法)、“2-1-1”程序(Zagreb法)。前者是在第0、3、7、14、28天各接種一劑狂犬病疫苗;後者為在第0天的左右上臂各接種一劑,第7、21天各接種一劑狂犬病疫苗。

B.免疫球蛋白:ERA(馬源免疫球蛋白)按40IU/kg給予,或HRIG(人源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給予,將被動製劑儘可能多的在咬傷局部浸潤注射,剩餘部分肌肉注射。

目前國際上的處置方式與我國大陸略有不同,根據狂犬病疫苗世界衛生組織立場文件(2018版),我將內容進行了簡單翻譯,內容僅供參考:


④孩子不是打了疫苗了嗎,為什麼沒有起到保護作用?

答:根據新聞內容,孩子在被狗咬傷後第二天到醫院接種了狂犬病疫苗,並且在人民醫院的死亡記錄中提到“已肌狂犬病注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3次”(如圖)。如果處置方式如死亡記錄所描寫,那麼似乎符合三級暴露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這次如果既使用了疫苗,但是又出現了免疫失敗,這個情況並不常見。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就是疫苗接種(即便使用了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成功概率並不是100%,有研究顯示發展中國家為每12000到30000人中發生1例。因此拋開處置方式的因素,即便是完全按照規範進行處理,也是有可能出現免疫失敗出現發病死亡的。

另外在我國的《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就明確寫道:國內很多暴露後免疫失敗病例,是因未聯合使用被動免疫製劑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

我們先看一下傷口:

腿部的傷口屬於正常的三級暴露,在接種疫苗的同時使用免疫球蛋白完全沒有問題,處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而眼部的傷口相對來說情況比較複雜,我們看到除了眉部的傷口之外,下眼瞼也出現了貫穿性的傷口,我們可以判斷在發病犬隻致傷的同時已經出現了眼部的黏膜汙染。


順便一提的是,我們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眼結膜相關淋巴組織(CALT),這個組織在抗病毒免疫反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CALT根據其解剖學結構,更多的集中在了下眼瞼當中(上眼瞼也有,但是比較少)。然而即便如此,似乎對於狂犬病毒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因此還是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進行處理。

根據死亡證明內容,兒童接受了免疫球蛋白的肌肉注射,但是沒有提到是否對於黏膜進行過被動免疫製劑的其他方式處理。根據指南建議:對於粘膜暴露者,可將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滴/塗在粘膜上。如果解剖學結構允許,也可進行局部浸潤注射。


因此除了考慮其他因素造成的免疫失敗可能之外,需要考慮的就是這個情況是否屬於由於處置不當導致的免疫失敗。


根據目前最新的消息,家長對於醫院接種免疫球蛋白的情況表述為【眼部沒有打血清。身上打了。醫生說怕碰到眼球就沒打】,因此基本可以判斷是由於醫院處置不當導致的兒童發病死亡!


⑤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狂犬病的發生?

答:關於被動物致傷的暴露級別和處置方式上文已經提到,就不多做贅述,我只想說說關於動物方面的管理問題。

既往由於野生動物傷人事件(主要是流浪狗),我國多個地區都進行過看上去“慘無人道”的“打狗行動”,將一定範圍內的犬隻,只要不拴狗繩就視為流浪狗,一律捕捉或是就地打死,對大型犬無論是否栓繩,一律沒收處理,甚至在戶主不在家的時候入戶進行捕殺。


實際上我個人作為犬隻飼主,儘管希望表現出非常支持,但事實上也比較反對這項行為,原因很簡單——治標不治本。


流浪動物出現的原因,包括飼主主動棄養、丟失(犬隻很多人都不繫狗繩),然後由於沒有進行絕育,因此出現了不受限制的繁殖,最終大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提高狂犬病傳播風險。另外總有很多“愛心人士”的投餵行為,不僅沒有體現出愛心,反而還增加了流浪動物集中在生活區的情況,加劇了動物致傷的可能。

既往國外有一個方法叫做TND(捕捉、絕育、放回原處),用於降低流浪貓的繁殖速度。這種方法儘管可能會在長期之後降低流浪貓的數量,但是短期之內很難看到效果,並且並不能防止動物傷人的情況出現。對於流浪狗,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並沒有真正的“愛心人士”願意出資進行這項行為。

因此,對於減少流浪動物致傷的情況出現,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下幾點:

A. 負責任的飼養,避免走失,拒絕遺棄,同時給動物接種狂犬病疫苗、避免走失(狗要系狗繩、戴嘴套)、進行訓練等;

B. 負責任的收養,並且參考第一條;

C. 出現狂犬病病例時對於流浪貓或者狗進行大規模捕殺,對於家養貓或狗檢查防疫情況;

D. 完善動物飼養登記備案制度,定期考核飼主飼養情況。


最後想說一下,孩子真的很可憐,遭遇到了免疫失敗的情況。無論是由於本身免疫失敗的概率,還是由於處理方式不當導致的孩子發病死亡,都已經不再需要過多討論。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就是後續進展,狗主人(如果形成飼養關係就應該認定為飼主)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另外未來無論什麼情況,只要被動物致傷之後,若無法判斷動物健康狀況,一定要第一時間處理傷口,接種狂犬病疫苗!


滷煮疫苗


對於男孩的離去深表同情,但是,事件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對於被狗咬傷,這也不是什麼新聞,尤其是一些流浪狗傷人的事件更是時有發生,如何管理養狗也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

一、狂犬病的潛伏期有長有短,但是,狂犬疫苗的接種卻需要時間,這是造成男孩悲劇的主要原因。其實,我們應該嚴格管理,只要養狗就必須接種疫苗,而不是,等到被狗要以後才匆忙去接種疫苗,現在的做法有些本末倒置。

二、嚴格管理養狗人,明確養狗人的責任。確定養狗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養狗後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尤其是一些大型犬,危險性很大,但是有些人自以為是,不栓狗繩就幹出門遛狗。

三、針對本案,男孩的家長可以找狗主人索賠,給孩子討回一個公道。根據新聞報道,狗咬人後跑進了旁邊的工廠,警方也檢查出由養狗的痕跡。家屬可以結合警方的證據起訴,要求對方賠償各項損失。

狗是人類的朋友,但是,養狗要遵守規則,看管好自己的寵物,更重要的是做好更重防疫工作,否則,某些時候,狗也會變成我們的敵人。


石家莊市管建濤律師


看到這件事,突然就想起了疫苗事件。要知道前段時間爆發的疫苗事件,其中就有涉及到狂犬疫苗。主要是效力不足,最可怕的其實就是狂犬疫苗效力不足,一旦效力不足,根本就沒有補救的機會,這種問題狂犬疫苗比其他疫苗可怕多了,最起碼其他疫苗還可以補打。

現在出現這種問題,不敢肯定是疫苗的問題,但是足可以引起我們對於狂犬病的重視了。很多人抱著僥倖的心理,總感覺被狗咬一下沒事,因為是自己家的狗,不是瘋狗。不一定瘋狗就完全攜帶狂犬病毒,而普通看似正常的狗就不攜帶了。

需要大家記住的是,被狗咬以後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就要去打狂犬疫苗。被咬以後還需要及時用肥皂水清洗。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總以為自己不會那麼倒黴。因為這種被狗咬打了狂犬疫苗還是掛掉的事件已經發生的不止一起了,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現在或許有些人應該明白為什麼孩子被狗咬以後會發那麼大火,知道為什麼人們多麼痛恨遛狗不牽繩,不給狗戴嘴套的人是有多麼可恨了吧?

所以,請每一個養狗的人記得遛狗帶狗繩、狗嘴套,這不僅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大叔探保


  前幾日,網絡上流傳:湖南南潯區一男孩被狗咬傷,打第四針疫苗前死亡了。很多人感到不解,被貓狗咬傷後第一時間打了狂犬疫苗為何還是死亡了?

  狂犬疫苗注射的週期為一個月,一般持續打4針。打針期間只是一個免疫開始的過程,在這期間仍然有可能會發病。狂犬病病毒的潛伏期為10天至1年以上,一般為30~90天。被狗咬傷後打疫苗期間,還沒有足以產生保護性抗體,在這期間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的話,可能會誘發狂犬病。而目前來說,狂犬病是一種可防不可治的病,人患狂犬病後的病死率幾近100%。狂犬病患者出現特異性恐風、恐水、嚥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通常以呼吸障礙為最常見死亡病因。

  被咬傷後,應該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該血清含有高效價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在咬傷後24小時內使用,或者使用免疫球蛋白增加身體抵抗力。而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一種被動免疫,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保護性抗體。被咬傷後應該立即進行傷口的沖洗和擠壓,之後進行消毒;這樣能夠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對於沒有被咬傷的人群,可以採取預防接種,接種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針,一年後加強一次,然後每隔1~3年再加強一次。這樣萬一被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狗咬傷後也很少被感染患狂犬病的,這是一種最好的防護。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題主所言的事情,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很久前也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案例。

十幾年前,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過四川某地山區裡一個小村莊,住著十幾戶人家。村子裡有戶人家養的狗,據當事人講,狗不知什麼時候成了瘋狗,咬了村子裡5個鄰居,同時也咬了狗主人。

村民被瘋狗咬傷後,狗主人就及時讓村民去打狂犬疫苗。狗主人也去打針了。

總共6個人被狗咬傷了,其中5人都堅持打完了疫苗,只有一個人是在打了第4次之後死了。

這個人確實是個例外,如果說是狂犬疫苗有問題,那麼為什麼其他5個人都沒事,就只有1個人還沒打完疫苗就死了。

當時記者採訪狗主人的時候,主人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只是告訴記者,發現被狗咬了,他就立即讓受傷著去打疫苗,告訴受傷者,疫苗錢他給出。所有被狗咬傷的,都及時打疫苗了。

這個事情當時也沒有明確說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我的記憶中,狗咬傷人,不是狂犬疫苗就能百分之百保住性命的,所以,之後外出遇到狗,總是給狗讓路,讓狗先走,哪怕自己多等一會。

前幾天去市場買菜回家的路上,在一個超市門口,遇到一中年男子帶著一隻很大的狼狗,沒有牽狗繩,讓狗在他前邊走。看到狗時,我站著不動,等待狗走過去後自己再往前走。狗主人給我點頭示意,並說狗不咬人。

所以的狗主人都會說自己家的狗不咬人,但是上個月不是在頭條上有視頻報道狗把主人給咬了,而且還咬得很嚴重嗎?

2013年元月分,從南京乘火車向西行。在火車臥鋪車廂裡,有個南京的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女兒大約四五歲,右邊臉蛋上一條很長的傷疤,在聊天中得知,女孩是被自己家裡的狗咬傷了臉蛋留下的傷疤。

狗主人都會說自己的家的狗不咬人,所以有些人遛狗不牽繩,有些人任狗到處跑。再加上一些流浪狗到處亂串,確實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但是還不能說,說了有些狗主人就會罵人,甚至還會打人。

總之,狗再好依然是畜生,不可能完全不傷人。

你說是不是?

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我是頭條號:牽住夕陽的手。因為喜歡文字跟網友們在此相聚。感謝朋友的支持!有評必回,誠信互粉。謝謝朋友們!】


牽住夕陽的手


走了,又是一條鮮活年幼的生命走了,他來到人世還沒站穩腳跟,還沒有享受到人間的溫暖與幸福,就這樣帶著對不文明愛狗人士的憤恨走了,就這樣傷生在不文明養狗人士的狗嘴之下。

在構造文明和諧社會的今天,為什麼會有一些人,整天打著關愛小動物,關愛生命的幌子,縱容,放任他們所養的愛犬,做出諸多危害環境,危害社會,危害人生命的罪惡行徑。在他們的心中,狗是他的一切,他的最愛,他的全部。他'愛狗勝於愛他自已,勝於愛他的子女與父母。為了給他的愛狗所謂的更多自由,出門不牽繩,不戴嘴套,這就是造成諸多惡狗傷人致死的主要根源所在。



這次狗咬男孩致死事件充分說明了對文明養狗,規範養狗、不文明養狗的行為治理己迫在眉急。當今無門檻養狗,是造成不文明養狗氾濫的主要根源。不文明養狗造成人生傷害己引起了諸多的社會矛盾,是到了該徹底整頓的時侯了,這次狗咬男孩致死的發生,公安部門應當及時介入,競快查出狗主,除民事賠償外還應該將狗主繩之以法,給死者家屬一個交待,給不文明養狗者一個警示,為什麼人毒死狗要被判刑,而狗咬死人狗主不會被判刑呢?要不然此類事件會越來越多,直接影響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百花爭春我為先


第一,狂犬病的專遞是由狂犬病毒攜帶者在發病期傳播的。直觀的說狂犬病毒存在潛伏期只有在發病期才能有效傳播。狂犬病發作十日內必死。

第二,進行屍體檢驗,進行血液檢測疫苗及血清抗體的存在判斷是否疫苗的問題。

第三,狗如果還活著就可以排除咬人狗屬於狂犬病毒攜帶者。

綜上問題能夠得到解答,問題即可迎刃而解,責任劃分就會明確


願讀論語君九思


當事人已經走司法途徑了,狗是附近工廠負責人所餵養,那根據《物權法》就可以追究飼養人的責任,對方需要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賠償等。

但是一個孩子就這樣沒了,醫院有沒有責任呢?這和之前西安女子被狗咬傷後打4針疫苗28天后狂犬病發作身亡事件如出一轍。

醫院難道不應該進行發病風險評估?考慮是否需要預防性注射免疫球蛋白?醫療事故鑑定應該要做,如果醫院有責任,也能要求醫院賠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