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數字貨幣被”動真格“圍剿,這次”礦難“真的要來了?

風是從8月21日開始吹起來的。

21日晚,"幣圈"許多大號遭遇關停,其中不乏"金色財經"、"幣世界快訊服務"、"深鏈財經"等圈內大號。坊間傳聞,一些嗅覺靈敏的大號靠著手速快,瞬時間刪光了幾百篇文章,這才"逃過一劫"。

有消息稱,交易所、投資方、項目方、自媒體仍活躍在地下,而自媒體作為交易鏈上面對大眾的一方,甚至能拿走項目整體預算的30%,遊走在灰色利益邊緣。

熊市還未見底,監管趨嚴,針對非法數字加密貨幣活動的圍追堵截還在繼續。據上證報消息,相關部門的下一步行動將集中在以下三點:

一是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下一步將加強監測,實時封堵。

二是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

三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

這場"監管風暴"並不是從中國開始,也不會在中國結束。

數字貨幣被”動真格“圍剿,這次”礦難“真的要來了?

"幣圈"許多大號遭遇關停

22日,美國證監會(SEC)再度拒絕了一大批比特幣ETF的面世申請,此前一共有ProShares、Direxion、GraniteShares9起比特幣ETF的申請。消息傳出後,比特幣迅速下挫超過200美元,其他數字貨幣也明顯下挫。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全球監管趨嚴因素對全球數字貨幣市場跌幅貢獻逾50%。

在今年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對ICO領域信息透明度、反洗錢、劇烈波動風險、欺詐問題等方面加強監管的壓力下,全球數字貨幣依然面臨日益沉重的下跌壓力。

有什麼影響?

去年9月4日政策出來後,國內就對關停交易所、對數字加密貨幣進行嚴厲打擊,嚴禁發token(代幣)和ICO(首次代幣發行)。

自94政策以來,最新消息顯示各地搜排出的國內88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85家ICO平臺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以人民幣交易的比特幣從之前全球佔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5%

受到94政策影響的,不僅是一日蒸發20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市場,還有眾多挖礦的"散礦工"。

礦工利用特殊的計算機芯片來計算一道名為hash函數的題,這個過程需要進行大量運算,最快得出結果的人,就能獲得比特幣獎勵。

因此,挖礦實際上是裝備的競爭,電腦的性能和計算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2017年的數字貨幣牛市中,投機的加密貨幣採用者開始大量購買GPU卡,以建造強大的挖礦設備。礦工們和遊戲玩家們開始了一場對關鍵挖礦設備GPU的爭奪戰,二手市場中的GPU價格炒出"天價"。

牛市結束後,由於比特幣不斷下跌,顯卡價格應聲下跌,挖礦入不敷出,礦工們也開始拋售顯卡。在這場顯卡"爭奪戰"中,兩大顯卡生產商成為最大贏家,AMD和NVIDIA股價一路走高,NIVIDIA甚至在打造挖礦專用卡。

礦工們的熱情推動了礦機市場的繁榮,然而隨著熊市到來,一場"礦難"正在醞釀中。今年二月,甚至出現了礦機銷售商"含淚割肉"的控訴。

據《第一財經日報》今年2月報道,比特大陸出產的限量A3礦機價格經歷了過山車,在全球最大礦機集散地深圳華強北賽格廣場,1月24日A3的價格為4萬左右,1月26日炒到4.5萬,此後開始下跌,以一天一兩千元的幅度跳水。

數字貨幣被”動真格“圍剿,這次”礦難“真的要來了?

隨著熊市到來,一場"礦難"正在醞釀中

加密貨幣公司的需求間接影響了GPU製造商AMD和Nvidia的命運。

據CNN5月11日報道,AMD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為16.5億美元,其中10%來自GPU用在挖礦上的銷售。另一方面,英偉達的收入為32.1億美元,2.89億美元(佔總收入的9%)來自銷售給礦工。

根據GadgetNow 6月20日的報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宣佈,在該公司高估了密碼貨幣礦商的需求後,該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推出任何新的GPU"。

2013年還有過一次驚心動魄的"礦難",當年年底,遊資入場,200美元左右的比特幣價格飆至1000多美元。然而到2014年初,莊家收割,比特幣於當年2月跌到了500多美元。

作為普通礦工,除了等待牛市來臨,更現實的選擇是趁早割肉下車,轉賣礦機儘量止損。

接下來關注

今年以來,礦業硬件價格的上漲以及採礦難度的大幅增加已經打斷了採礦業的增長,並導致採礦業利潤大幅下滑。

曾有分析師擔心,如果GPU礦業在不久的將來被證明無利可圖,或將不復存在,AMD和英偉達的股票將立即下跌,前者的股價僅在2018年5月就上漲了30%。

根據英偉達的最新財報,英偉達6月份挖礦收入劇減94%,具體來說,挖礦收入的下降導致其OEM業務總營收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70%。

在上週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問及加密貨幣市場下滑對GPU的影響,英偉達CEO黃仁勳採用了迂迴戰術,"很多用戶在夜間或者在睡覺的時候完成一些採礦工作,但他們究竟是為了採礦還是玩遊戲來購買,這很難說"。

AMD的情況和英偉達類似,靠礦機芯片起家的比特大陸此刻應該更加著急。

數字貨幣被”動真格“圍剿,這次”礦難“真的要來了?

採礦業利潤大幅下滑

不知32歲的億萬富翁吳忌寒此時在想什麼,畢竟他的比特大陸控制了加密貨幣市場85%的整體數字貨幣礦機市場,除了比特幣礦機外,比特大陸還生產萊特幣礦機、達世幣礦機。

據彭博社報導,比特大陸去年營業利潤25億美元,投資銀行Bernstein報告中則估計比特大陸去年利潤與GPU芯片龍頭英偉達平起平坐。

中國的監管壓力是比特大陸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加密貨幣市場監管繼續的預期下,比特大陸如何走下去?看空比特大陸的聲音已經出現。

來自Bernstein 的分析師建議,負責製造比特大陸芯片的臺灣半導體制造商應當作出以下要求,比特大陸的訂單需全額預付款,並且不因為數字貨幣方面的單一需求而增加容量。

比特大陸面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其技術實力也遭到了質疑。

數字貨幣被”動真格“圍剿,這次”礦難“真的要來了?

比特大陸面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其技術實力也遭到了質疑

儘管目前為止,比特大陸仍佔有近53%的比特幣算力,但是比特大陸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推出新版本的ASIC螞蟻礦機,目前的比特大陸仍然靠著S9礦機維持市場。

早些時候,吳忌寒曾表示,比特大陸也在採取措施應對監管風險,包括加大出海佈局,向AI和投資業務轉型。

同時,比特大陸要在香港IPO的消息頻出,根據全天候科技報道,比特幣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計劃於8月30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初次上市申請表,並於2018年底完成上市。

彭博曾根據英偉達和MTK的市值(英偉達2017年收入97億美元,淨利潤10億美元),給予比特大陸88億美元的估值,然而最終紅杉給出了更大的120億美元。

《財新》指出,如若幣價接近2萬美元,其25億美元的年收入無疑可以撐起上述估值,幣價跌破6000美元時,比特大陸還能撐起這個估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