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亞洲富豪”成爆點

席捲美國的主流亞裔文化

2018年美國暑期檔票房以不俗的表現正式收官。

暑期檔末,以一己之力貢獻了2200萬美元票房,並於一夜之間席捲全美,《瘋狂的亞洲富豪》這部全“亞洲臉”、並使“亞洲臉”成為主導人物的影片所帶來的影響呈現出前無古人之勢。它大膽突破了美國的主流電影模式,為美國電影的未來發展開拓了新的方向。同時,它也無疑成為了國內電影成功“走出去”的借鑑範例。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由華納兄弟製作的《瘋狂的亞洲富豪》以亮眼且吸睛的方式登場。其故事題材為浪漫喜劇,講述了一個亞裔女性版灰姑娘的愛情故事。雍容華美的場景陳設、浪漫詼諧的人物對話,這部高質量製作的影片已經獲得了應有的回饋,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達到了96%。

然而起初,這部影片卻並不被業內看好。

對於一個由白人主流文化主導的國家,其電影文化也無疑需與大環境契合,這一點從多數美國影片中,主導人物的人設(白人男性)便可窺一二,當然也有少數例外。《瘋狂的亞洲富豪》這部影片最初的主導人物設定是一位白人女性,但最後未能實施。可以看出,一部由全亞洲演員組成、並由其主導的影片,在美國大市場、大環境的覆蓋下,無疑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舉措。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但是,在這個文化大熔爐中,亞裔作為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群體,其對於影視作品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一直以來,美國本土展現亞裔文化生活的影片、影視劇少之又少。即使在劇中展現了亞裔面孔,其角色也大都無關痛癢,抑或難以脫離主流文化對亞洲人種的刻板印象。比如在影視劇中,中國人在學校的書呆子形象;中國女人戴著眼鏡、說話溫和、擅長鋼琴;中國男人精通武術,等等。這些形象或許貼合了其他族裔眼中的亞洲形象,但絕不是亞裔自己所熟知且認可的。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作為一個華裔美國人,我一直以來在影視劇中看到了很多長得像我,但行為並不像我的人。那些影視人物讓我越來越意識到,我並不符合那些人設,即使那些人設是主流文化承認並接受的。”Allyson趙是一位美國華裔,現在從事記者工作。她認為,至少從預告片上看來,《瘋狂的亞洲富豪》是一部她一直以來翹首以盼的電影。“最重要的是,這部影片全篇沒有任何武術或其他刻板印象的痕跡……從這部電影中,我在演員身上看到了我熟悉的文化”。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因此,由於長時間得不到文化共鳴,亞裔群體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目標受眾。這一受眾優勢,疊加亞洲文化極速蔓延的影響力以及全球的票房強大力量,這部價值3000萬美元的電影並非如最初的想象一樣,是一場不計後果的豪賭。相反地,這部影片將註定成為一個廣至全球範圍的爆點。

做“有血有肉”的電影

從《瘋狂的亞洲富豪》的爆火揭示國產影片的出口之路

中國電影雖想進軍美國市場,但過往種種嘗試大都以並不體面的戰績黯然離場。鑑於此,藝恩從《瘋狂的亞洲富豪》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逆推國產影片出口海外不溫不火的癥結,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1、文化兼容性弱,偏離美國主流文化

《瘋狂的亞洲富豪》雖然顛覆了美國主流影視中白人男性的主導地位,設定亞洲裔群為影片主導人物,但其展現出的影片內容及人物設定卻緊密貼合美國主流文化,深為美國受眾所理解、接受。相比之下,我國海外出口影片雖以著重渲染、宣揚東方文化為賣點,在內容上卻難以得到美國觀眾的共鳴,最終未能打開美國市場。

2、故事情節蒼白空泛,重視華麗視覺效果

或許是想要複製好萊塢影片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使影片更為受眾喜歡,國產的海外出口影片常常被大手筆地投資到諸如特效、製作技術等方面,卻忽視了每部影片都應該去講一個好的故事,本末倒置。美國觀眾因早熟習好萊塢大片套路,對我國出口的高投資特技影片並未表現出很強的興趣。最終在多種因素的協同作用下(如文化差異),我國出口影片多以高投入、低口碑的姿態淡出海外市場。而影片《瘋狂的亞洲富豪》的故事結構可概括為“《灰姑娘》混搭《拜見岳父大人》,再加點《小時代》,”雖不是複雜的敘事結構,情節卻也跌宕起伏,充滿笑點與淚點。也因此,該影片的口碑在一夜間迅速發酵,拿下了美國票房榜首。

“亞洲臉”震撼美國市場,國產影片輸出海外還應“做自己”

3、演員無明顯性格特點,無辨識度

影片《瘋狂的亞洲富豪》中,每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極高的辨識度,即“有血有肉”的人物。與之相較,以往國內輸出的大量影片皆以堆砌明星為主,角色多且雜,人物無個人性格或鮮明特色,其存在自然也無實際意義。所以,想要打開海外市場,與其想借由明星效應帶一波流量,不如去塑造一個特點鮮活的人物來得簡單粗暴。

結 語

近年來,亞洲觀眾已經日漸成為好萊塢難以忽視的龐大群體。也因此,《瘋狂的亞洲富豪》的成功將無疑成為里程碑式的存在,不再單一奉行以白人為主導的主流文化,為美國主流電影的內容增加了新的可能性。同時,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也無疑成為了國產影片有效“走出去”的借鑑範例,為國產影片能成功打入海外市場上了必要的一課。

文章內容部分參考自:The Washington Post, TIME, Variety,人民網,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