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形似桃、實為李,又兼桃李之風味。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甜絲絲的桃形李可是剛咬下一口就讓林妹妹甜到眯上了眼睛,不愧是糖度達到20.5的水果。

這麼甜,他們是怎麼種出來的?

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鎮的一片果園裡,王政鵬正在採收桃形李。

他腳下的這邊土壤,有點不同。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麥飯石是一種火山岩,種花、種菜的朋友對它不會陌生。

麥飯石白天能夠吸收大量的熱量,夜裡溫度又會降下來,較大的溫差正適合桃形李糖分的形成和儲存。

除了土壤因素,桃形李的這份甜蜜還來源於科學的管理方法。

傳統的種植方法都是自然生長,數年以後不少下方的枝條會因為日照不足而影響結果。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王政鵬的桃形李一般會截掉主幹枝條,一棵樹留下八到十根枝條,然後用布條綁住往下拉。

這樣樹的上端和下端都能接受到比較充足的陽光,長得比較均勻,果子的品質也有所提高。同時能控制樹的高度,也方便採摘。

採摘時間也很重要。

桃形李需要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摘下的果子才夠甜。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為了搶佔市場提前採摘上市,會大大影響了桃形李的品質和口碑。有了專業機構的測定,在合適的時間採摘,也讓桃形李更甜了。

適宜的土壤、科學的管理、科學的採摘,讓桃形李的糖度不斷上漲。

而王政鵬的果園裡,還有一件怪事。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果樹下雜草叢生。

王政鵬非但不勤於除草,還要往果園裡種草。這跟提高桃形李的品質有什麼關係嗎?

王政鵬種的是鼠茅草。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鼠茅草在生長期及根系枯死腐爛後,既能保持了土壤的滲透性,也能防止地面積水,保持了通氣性,能夠增強果樹的抗澇能力。

而且淺根系的鼠茅草不會與果樹搶營養;以草治草,還能減少果園裡除草劑的使用。

難怪,這麼甜。

桃李“聯姻”,這樣做味道更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