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上帝的祕密》連載之六:上帝的標杆意義(重修訂)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箴言錄9:10》

《上帝的秘密》連載之六:上帝的標杆意義(重修訂)

無論人與上帝有什麼樣的分歧,也無論神本主義與人本主義有什麼樣的異見,通過前述章節的簡單論述,我們已經可以達成以下共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類;這個世界和我們均按一定的規律來運作;自利貪婪且具有明顯侷限性的人類需要一定的道德共識來創造和維繫社會秩序;人們的道德判斷和選擇,決定自己和同類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事實判斷上我們需要一個造物主來解釋世界和我們的存在,價值判斷上我們需要一個真理公義、慈愛憐憫的標準或化身來對我們的行為進行審判救贖;由能力和道德雙重缺陷的人來審判救贖必定是不完美的,假設全知全能、全在永在、絕對公義、絕對聖潔、絕對慈愛的創世者、審判者、救贖主和宇宙主宰合而為一的上帝存在,那麼他的審判救贖理論上便能達到公平完美。基於上述事實和推理,我們可以進一步演繹出上帝的標杆意義,而這個標杆正是引領人類文明這艘航船前進的燈塔。

沒有人能夠在事實上證明上帝是否存在,上帝的存在與否僅僅取決於人們的信仰或信念(這便是《希伯來書11:1》所說的: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這並不能成為人本主義者反對神本主義的充足理由,因為人本主義所主張的包括自然進化和歷史進化的觀點,其並不充足的證據說明,人本主義的主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信念。因信稱義並不僅僅是基督教,甚至一切宗教自圓其說的方便法門。

因為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人本主義選擇不相信上帝的存在,選擇確信自己的存在,並以自己的存在作為一切價值的根源和起點,於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認識、改造世界和自身便不可避免。當人類成為了宇宙的中心,除了人類之外的一切被視為人類的工具便不可避免;當某人以自我為中心,他人他物被視為某人的工具也不可避免。

在這個前提下,基於人和人類在能力、道德上的缺陷,無論是本能直覺理性,還是理性計較後的理性,都無法阻止利益(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成為人類社會的軸心,而圍繞這個軸心轉動的便是人類社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的抉擇使得這個社會成為血與劍、善與惡、真與偽對壘的社會,混亂成為這個社會的主要特徵,而情與義的矯飾,雖然使人們獲得一絲自慰式的溫暖,卻使人們看不清世界的本質,甚至忘掉靈性與罪惡一體的自我和真我。這不但是2000多年前孔子與莊子辯詰的問題,也是古希臘人本主義綿延至今的最大軟肋。儘管文明的、理性的妥協在很大程度上使人類文明遠遠高於其他生物的文明(如果其他生物有文明的話),但人類妥協的結果和初衷始終是利益(含精神功利),並因此降低了妥協的神聖性,參雜了人性陰險的算計和狡詐。

不知道什麼只是無知,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便是狂妄。人不可能是萬能的,人在多數方面無知是常態,在所有方面有知便是變態。因此,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比知道自己知道什麼更重要。只要確立常態比變態更好的前提,我們便能得出狂妄比無知更可怕、危害更大的結論。無知的結果可能是無從選擇,或者盲目選擇,聽憑概率的眷顧和命運的垂憐;狂妄的結果則必然是武斷,除了個別幸運的情形外,多數情況下則難免“天令其亡,先令其狂”的下場。“人定勝天”的觀念便是典型極致的狂妄。人類在宇宙的包裹之中,生息如塵埃草芥,不但不能飛躍小小的太陽系,而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體毛何時生滅,又如何敢於宣稱“人定勝天”?相對於“人定勝天”,人本主義主張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雖然也屬狂妄,但這種偏私的觀念,至少為人類認識改造世界和自身提供了一個立足點,並賦予人類足夠的動力和行為意義。雖然以人的侷限性而企圖成為萬物的尺度,就必然存在偏差疏漏,但在沒有上帝可以依靠,沒有天堂可以指望的情況下,這是人類唯一可以選擇的掙扎方向和意義所在。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以有限挑戰無限,以有限應對無限,以有限企求無限的人類,是地球上最可憐的生物。於是丁尼生狂呼大叫:“如果真的沒有長生之法,那麼世上也就沒有上帝,是魔鬼帶著嘲弄創造了我們。”

憑著基督教的建立和傳播,我們從《聖經》中尋找到了上帝,或至少明確了上帝概念的內涵和本質。上帝是造物者、審判者、救贖主和宇宙的主宰,他自有永有、全在永在、全知全智、全能永能、絕對公義、絕對聖潔、絕對慈愛,他是宇宙間集權能、智慧、真理、公義、聖潔和慈愛於一身的至高無上的獨一真神,他的工作是造物、主宰被造物、救贖並審判人類的三位一體的絕對權威。他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永恆真理,世間一切人造之物之學與他真真確確地無以倫比。老子的道德只是他的部分造物方法、運作規律和善惡標準,孔門的太極和霍金的奇點由他創造,宋明理學的天理良心靠他啟示,人類的一切成就和福祉靠他恩賜,一切敗壞和災禍由他鑑察、試煉和懲罰,世俗一切的掌權者由他揀選和試煉……一切有限界的被造之物,在他的永恆權威、絕對權威面前,全都無可推諉。

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大衛王(約公元前1010——970年)在《造化的榮耀》和《獨一真神》的詩篇裡,並不貪戀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是感謝上帝的眷顧和恩典,使以色列人的守護神形象光照萬年。

造化的榮耀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

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無言無語,

也無聲音可聽。

他的量帶通遍天下,

他的言語傳到地極。

神在期間為太陽安設帳幕,

太陽如新郎出洞房,

又如勇士歡然奔路。

它從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

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它的熱氣。

獨一真神

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於我們,

不要歸於我們,

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

為何容外邦人說:

“他們的神在哪裡呢?”

然而我們的神在天上,

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

是人手所造的,

有口卻不能言,

有眼卻不能看,

有耳卻不能聽,

有鼻卻不能聞,

有手卻不能摸,

有腳卻不能行,

有喉嚨也不能出聲;

造他的要和他一樣,

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以色列啊,你要倚靠耶和華,

他是你的幫助和你的盾牌。

……

耶和華向來眷念我們,

他還要賜福給我們;

……

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

主必賜福給他。

……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這便是大衛王的上帝,以色列人的上帝,最後成為基督教教主耶穌的聖父和所有基督教信徒的上帝。儘管後世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信徒以猶太人殺害了耶穌為由而鄙薄猶太教和猶太人,但這不能改變基督教的上帝出自猶太教,而猶太教的上帝出自希伯來人的創世神話的事實。如果承認上帝的存在和權能,承認上帝在舊約中對猶太人的試煉最終定型為新約的因信稱義,承認新約中上帝的替罪羊身份比舊約中的牧羊人更顯慈憐,那麼十字軍東征和歐洲人對猶太人的迫害排擠,便是人類典型而極致的忘恩負義。而這一切,居然發生在既能監察行為,又能分辨動機的萬能的上帝面前。這就是人是什麼的歷史證據。

作為秉持人本主義的俗世中人,即使沒有上帝的存在,我們也深知自身能力的侷限性和動機的複雜性。而上帝的存在和出現,或者說上帝概念的內涵和本質的確立,則更加顯明瞭我們在能力和道德方面的缺陷,也使我們確信別人在能力和道德方面的不足。

沒有人在能力上是萬能的,沒有人在品格上是完美的,俗世沒有上帝式的人物的觀念的確立,足以引發術有專攻的專業精神、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防患風險的謹慎心態、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權力制衡的制度設計、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寬恕博愛的倫理規範、不卑不亢的為人之道、不迷信權威的信條、謙卑包容的美德、知足節制的理性……總之,人和組織所缺乏的一切能力和美德,在上帝的標杆面前,一切都相形見拙。由此也可以倒推,人類需要上帝,至少需要確立上帝的概念和內涵。

在上帝的標杆面前,人人都是笨蛋,人人都是壞蛋,區別只是笨和壞的程度不同而已。上帝是一枝無限偉大的標杆,映襯出我們的渺小;上帝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峰,教人只能膜拜和靠近,但卻永遠無法攀越。

有一些山不是叫人征服的

而是用來景仰的

有一些河不是用來行船的

而是教人俯首的

有一些花不是用來觀賞的

而是用來祭奠的

有一些人不是叫人愛恨的

而是教人漠視的

最值得人們景仰和俯首的只有上帝,最值得祭奠的是人類的偉大先知和我們的先人,而首當其衝教人漠視的便是自比上帝的人。

自比上帝的人不一定是無神論者,但肯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帝信徒。無神論者只要還是理性的人,即便他不敬畏上帝,也必然敬畏上帝的造物——自然宇宙和人。人們自比上帝,要麼是不認識上帝,要麼是極端而瘋狂的無神論者。極端瘋狂的無神論者,必然是極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們在推倒眾神之後,必然把自己擺放在祭壇的最高處,洋洋自得地叫人膜拜臣服。常人不一定相信人是上帝的造物,但自比上帝的人肯定是撒旦的造物,他們自以為是的絕對權能,他們必然腐爛的企圖不朽,全部證明是撒旦帶著嘲弄創造了他們。

人類社會需要上帝,就像人需要鏡子,以顯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僅此一點,便是重組世界、社會、國家、組織秩序的充足理由。上帝和上帝的本質是社會理想秩序的邏輯原點,上帝之道則是這個邏輯原點引發的必然結論和正義的道路。

這種信仰的力量和邏輯便是:因為相信,所以能夠看見。

阿們!

補記:2013年春末,當我寫完《上帝的標杆意義》一節時,五年聖經研究終於突破開悟了,我知道我已經得到了上帝的啟示,大體上掌握了《聖經》及基督教文明的密鑰 ,理解了西方文明政治、經濟、法制、社會、倫理、民俗的基因和邏輯。很巧合的是,當天上午,我站在窗前遙望,遠處樹林裡的十數只喜鵲,歡呼著飛到我的窗前,吱吱喳喳歡鬧數圈後才離去……窗外,天高雲淡,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從那一天起,經由懷疑而達信仰的途徑,我知道了我要做些什麼,也明白了自己的天職,確信了自己不會給上帝丟臉的命途! 阿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