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小區沒電梯,老人難下樓,這份提案落實未達委員期望

小區沒電梯,老人難下樓,這份提案落實未達委員期望

隨著老齡化日益加劇,住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裡,上下樓成為了不少老年人的一大心病。有的老人甚至直接放棄了下樓,被迫成了“宅老族”…… 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事關民生改善。但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諸多挑戰。

/ 老舊小區難覓電梯 /

2001年,西安市民劉先生入住了灞橋區的華清園小區。該小區有33棟多層住宅,每棟7層。

劉先生說,今年他已經55歲,因為家住6樓,因此每天上下樓都感覺很吃力。“對於年紀更大的人來說,沒有電梯就更不方便。尤其是小區內的一些癱瘓老人,沒有電梯就幾乎沒了出門的可能性。”

碑林區建東街某老舊小區住戶胡先生說,他家住四樓,因為自己年輕,上下樓還不覺得很吃力,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住戶就完全不同。他發現,在小區的一些單元樓門口甚至放著輪椅,癱瘓老人要靠子女攙扶到樓下才能坐上輪椅到小區內呼吸新鮮空氣。

“小區沒有電梯,家裡老人腿腳不便下不了樓,都快‘發黴’了。”“親戚給小孩送了好多玩具車,但因為沒電梯不方便,孩子基本沒有下樓玩過。”家住北郊一老舊小區的李女士,提起沒有電梯的苦惱時這樣說。

記者在新城、碑林、雁塔等區找了七八家老舊小區,發現小區內的住宅樓都沒有安裝電梯。

幾經週轉,記者才於9月10日來到西安糜家橋導航技術研究所小區找見了一部新近安裝的電梯。在該小區的33號樓牆體外,一部玻璃幕牆的電梯與之相連。電梯可以直達5樓。進入電梯發現,需要住戶刷卡,電梯才能運行。有小區居民告訴記者說,這部大概修建於今年4月的電梯,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

/ 安裝電梯面臨“三難” /

“西安市城六區2000年以前的老舊住宅小區約為4000萬平方米,涉及群眾達到百萬以上。2015年,西安市出臺政策規定,老舊小區加裝一部電梯,財政補貼15萬元。然而兩年時間過去了,全市很少有老舊小區領取到這項補助。”今年,省政協委員張華俊在《關於進一步推進老舊小區電梯安裝的建議》的提案中這樣寫道。

去年3月,西安市多部門又聯合出臺了《西安市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的試點方案》,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工作仍推進緩慢。

被問及樓層安裝電梯的困難所在時,華清園小區的劉先生說,對於5樓以上的業主而言,安裝電梯是一件好事,並且願意出資。但他了解到,低層業主認為安裝電梯意義不大,同時可能影響屋內採光等,因此他們大多不願意。

另一家老舊小區的物業人員透露,該小區內租戶居多,這讓許多業主並不想為老房子再進行投資。再加上資金等問題,小區安裝電梯難度較大。

張華俊總結認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主要存在“協調難”、“經費難”、“(政策)落實難”等“三難”問題。

/ 提案落實未達期望 /

對於張華俊的提案,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回覆稱,目前西安全市已有14個小區、84部電梯通過規劃審批並取得項目試點。當前,西安市把加裝電梯列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的重要內容一併統籌推進,市建委牽頭起草的《西安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升級工作方案》已報市政府審議。

談及對提案落實是否滿意時,張華俊說:“目前看起來,提案落實進度沒有達到我所希望的進度。”雖然相關政策有了,但是社區動員等基層工作沒有做到位。西安全市雖然已有14個小區、84部電梯通過規劃審批並取得項目試點,但平均到每個小區也僅僅只有6部電梯,顯然供不應求。

為此,張華俊再次提出建議認為,做好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工作,首先要加大對安裝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其次,財政部門應進行更多的財政支持。最後,在加裝電梯時,對受影響的低層業主可以給予一定補助,增加服務措施。張華俊還指出,可以通過“住一年租一年”的租賃方式,取代一次性購買電梯,減輕安裝電梯的經濟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