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人物訪談:林慧銘 新時代下,媒體跨界跨業發展與變革

互聯網時代來了,我們不能躲避更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積極主動的迎合與擁抱這個必然的潮流趨勢。尤其在新媒體形態急劇崛起的時期,傳統傳媒產業面臨著前十年乃至二十年未曾有的變革與危機。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媒體工作的人,引發了下面幾點思考?關於媒體具有優於其他行業的各種優勢,例如:資源、人才、渠道等多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媒體的宣推如何有力並有利地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是我們每一個媒體人每一家媒體機構都要引發的深思,也是對傳統媒體乃至新媒體在當今形勢下可持續發展方法的思考。融合新媒體,充分全面地整合各路媒體資源,採用地域範圍內由“中央廚房”統一採編配送的集約化管理制度,這些不乏為傳統媒體發展助力,雖然媒體的宣推能使企業和商家能得到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目光,但是作為企業與商家的根本需求依然很迷惑,如何使公司業績持續倍增?如何持續保持用戶數量的增加?如何保持用戶的持續好評?這才是企業和商家真正關注的重點,當媒體能為企業和商家解答並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我們作為媒體與產業才算是真正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舉個案例,如果文化傳媒要和文旅產業相結合共贏發展,我們該如何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值得深思。

如果把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像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江,那麼全國各地的風每一處風景名勝就是中國文化世界身份的呈現,風景因為文化的聞名而稱其為名勝。文化帶動景區,景區承載文化,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人物訪談:林慧銘 新時代下,媒體跨界跨業發展與變革


林女士認為:每一個景區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吸粉神器,每天來到景區的國內外遊客量都在不停地倍增,遺憾的是景區沒有把這些數據在一個固定的平臺鎖定.顯而易見媒體載對景區做各種各樣大事件宣推之後確實起到了吸睛吸粉導粉的作用,於是遊客來一次便消費一次,沒有形成大數據,數據的驅動和互聯網的技術驅動是新時代媒體必須運用的有利手段。

基於以上考慮我對媒體如何結合文旅產業,並有效利用融媒體、互聯網加的有力手段進行推動與發展。以下對這一套“宣+產+融”模式進行深度解析。

1. 所謂‘宣’ ,即為線上(電視、網絡媒體視頻節目)+線下(造節造活動)聯合宣推,進行對景區歷史人物文化、美食特色文化、聚焦重大新聞事件、透視社會熱點話題等角度的報道,傳遞最受百姓關注的家事、國事、天下事,融新聞性、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圍繞景區和景區輻射的周邊環境進行信息視覺聽覺傳達;此外大力推廣線下造節活動。

2. 所謂‘產’,即建立在以上宣推環節的基礎上,帶動促進景區產業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光是景點門票,還包括文創餐飲、文創購物、體驗式項目等等,大大提高景區美譽度、知名度等。對於文旅創意來說積極主動激發需求、撼動人心的媒體文化策劃非常重要。沒有需求製造需求,沒有文化挖掘創造文化,不是剛需積極轉化為剛需,景區恰恰需要這樣的媒體策劃!在此不贅述,因地制宜,量身定製的景區文化策劃靠的就是智力資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就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江,總有值得借鑑和宣傳的文化為媒體策劃的依託。


人物訪談:林慧銘 新時代下,媒體跨界跨業發展與變革


3. 所謂‘融’,不得不談談互聯網+思路,互聯網+可以增加景區管理公司的經營效率,說白了就是企業與用戶之間那點事。互聯網+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把用戶消費變成投資,投資轉化為股東。媒體甚至可以幫助一些非知名的大咖景區實現一個提升和改良。在建立在前面‘宣’‘產’的基礎上,互聯網+旅遊協助指導景區後臺運營,提高經營效益。但是這種項目電廣傳媒又增加了一個角色和身份,那就是產業諮詢管理者或者說是運營者,所以由此可見,未來文化更需要跨界跨業整合經濟學與金融學人才為傳媒項目體系服務。這樣一來,文化傳媒行業的盈利模式就可以變得複合化可持續化,這一套模式要求媒體與產業雙方機構具備一套嚴謹完善的合夥制度。


人物訪談:林慧銘 新時代下,媒體跨界跨業發展與變革


“宣、產、融”商業模式將融媒傳播主流趨勢和產業發展互聯網推動趨勢有機結合,創造了一種媒體與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是未來媒體與產業戰略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物訪談:林慧銘 新時代下,媒體跨界跨業發展與變革


湖南金鷹文化林慧銘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