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家電:廠商都去搞年輕化,銀髮市場丟給了誰

家電:廠商都去搞年輕化,銀髮市場丟給了誰

晉寧//撰文

現在家電市場上,年輕是一個永恆、熱門、噴血的話題。品牌要年輕化,產品要面向年輕,甚至企業的團隊也要年輕。似乎只有年輕才能激起人們的熱情,只有年輕才具有前景和未來。而老年卻始終提不起人們的興趣。

現實中,家電行業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在尋求品牌年輕化、產品年輕化的時候,忘記銀髮一族對家電需求,嚴重忽略老年人家電市場的潛力。君不見:廠商只看到90後、00後逐步成為消費的主體,而忽視了中國現在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物質的需求比任何時期都要高。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每6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到2050年前後,這個比例預計達到3:1,老年人口將達到4.87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既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怎麼就不能成為龐大的消費群體呢?很多人的在這一方面眼睛似乎是有點斜視。

從發展的眼光看,隨著國內養老體系的逐步完善,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將達到一個最好水平。水漲船高,老年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對物資需求的要求也在提升。特別是在改善生活品質的家電品上有著強烈的個性化需求。

家电:厂商都去搞年轻化,银发市场丢给了谁

不過,很多廠家並沒有發現老齡養老家電的需求痛點,現在我們來扒一扒,看看在哪些方面陷入了誤區:

第一,老年人思想觀念陳舊,不接受新鮮事物。在一些人的觀念中,老年人就=舊觀念。現代家電這樣的新鮮玩意絕對不會接受。

其實不然,老年人只是年齡的增長,並不代表不接受新生事物。現在的任何一款家電品,或許只標明兒童不宜操控,也沒有老年人不允許使用的。對於新興電器,很多還是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必須,他們當然樂享其成;

第二,老年人有後顧之憂,不願意購買家電品。在很多人看來,老年人擔心養老、疾病、子女等因素,不願意把錢花在家電等大件耐用消費品上。

顯然不是,這種觀點早在十多年前比較盛行,當時主要是國內的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老年人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但現在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國內退休養老機制已經逐步完善,包括農村老年人都可以做到老有所養。老年人已經基本消除了養老、看病、子女等各種後顧之憂,對花錢購買添置大件家電品還是願意接受。

家电:厂商都去搞年轻化,银发市场丢给了谁

第三,老年人消費實力不濟,難以支撐消費。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不再工作了,經濟收入來源減少,只能依靠子女來贍養安度餘生。

實際並非如此,現在多數老年人都有自己的退休金,同時進入暮年之後養家重任已經卸去。雖說養老金不比勞動報酬豐厚,但是在沒有了養家、創業的責任後,可支配的改善生活品質的錢不是少了,反倒是相對寬裕起來。每年添置或者更新一些居家過日子的電器,已經不再是那麼的困難。東南沿海就經濟發達區域農村,農村幾乎家家空調都有好幾臺,消費能力不比城市差。

第四,老年人經濟來源單一,沒有能力購買消費。如果這個觀點在十多年前,應該是有道理的,畢竟多數老年人僅僅就是依靠一輩子的積蓄安度晚年,哪再有能力購買或迭代家電品啊!

時過境遷,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大環境下,孝順老人已經蔚然成風,老人不僅可以自己買,還會有子女後輩們盡孝而購置的。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整個國民富裕起來,不僅老人自己有購買消費的實力,子女們更是願意也有能力給父輩、祖輩們盡孝而購買添置家用電器,以改善他們生活條件,來安度晚年。

家电:厂商都去搞年轻化,银发市场丢给了谁

從上述情況來看,老年人在家電需求上的物質基礎已經具備。這與我國已經基本進入到小康社會是一致的。一個國家是不是小康,不僅要看經濟水平,還要看精神文明的建設。精神文明的標誌之一,就是要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和社會對待老年人。

不過這裡有一個難題,就是怎麼讓老年人消費變現,這是一個需要動腦筋的問題。上面說了很多老年人消費家用電器的潛力、能力、願望都具備了,只不過廠家對這一塊市場需求認識不足,總是以需要年輕化而排斥老年人需求。

年輕與老齡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在家電需求上並不矛盾,可以說,不論是廠家還是商家,對老年人家電產品、市場明顯重視不夠,針對老年人的專用產品開發薄弱,對老齡市場的關注培育甚少。在此情況之下,老年人家電需求這樣一個差異化市場的價值凸顯,就看那些廠家、商家能夠培育好這一市場,從中挖到潛在的寶藏。

家电:厂商都去搞年轻化,银发市场丢给了谁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跟蹤研究家電產業發展軌跡,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微信號:jiadianhu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