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當報之以歌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當報之以歌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當報之以歌

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生活沒有對任何人施以特別的仁慈,我們所有人都在時時刻刻面臨各自的難題,有些人需要時刻跟工資鬥爭,有的人還要面對人性各種複雜的考驗。

情感、社會、金錢和人性、女性獨立、理想婚姻觀念、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這麼多事情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能做什麼?或者換個問題思考:迄今為止,我們做了什麼?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叫做《綠山牆的安妮》,《綠山牆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馬利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04年。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

露西·莫德·蒙格瑪麗(1874~1942)

Lucy Maud Montgomery)

1874年11月30日出生於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的克利夫頓,因為母親早亡,父親再娶,蒙格瑪麗自幼由生活在鄉村的外祖母撫養。

美麗且富有童話色彩的田園風光,造就了蒙格瑪麗熱愛大自然的天性,也為她後來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蒙格瑪麗很早就在文學創作方面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賦,但直到30歲那年出版的《綠山牆的安妮》才使得她真正名聲大噪。

1908年,該書在遭到五次退稿後,終於成功出版,出版之初就成為了當時轟動全城的暢銷書,一年內六次重版,被譽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長故事”。

該小說大獲成功後,蒙哥瑪麗應出版社之邀,又寫了七部以安妮為主角的小說,不過成就最高的還是《綠山牆的安妮》。該小說先後被譯為五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是一本世界公認的文學經典佳作。

由於本書的影響,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外國遊客慕名前往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探訪安妮的足跡。

《綠山牆的安妮》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歲時被綠山牆的馬修和瑪麗拉兄妹領養,但她個性鮮明,富於幻想,而且自尊自強,憑藉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友誼。

成長與夢想是全書的主題,作者以安妮的故事告訴人們:只要胸懷夢想,不懈努力,生活就會豐富多彩,生命就會美麗多姿。

2017年,這本經典書被Netflix和加拿大合拍,又名《清秀佳人》、《綠山牆的安妮》、《紅髮安妮》。

第一季在豆瓣評分最高曾達到9.1,最終穩定在8.8分。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第二季已經於7月8日全放,目前8.8。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故事講述19世紀後期,安妮只是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孤女。

她一頭紅髮、滿臉雀斑、骨瘦如柴,外貌上看並不討人喜歡。

小小年紀的她早已習慣了這世間的“不公平”,在孤兒院遭人嫌棄、受盡欺凌。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她一直很渴望擁有一個家庭,終於機會來了——

住在綠山牆農舍的兩個沒結過婚的老兄妹,馬修與馬瑞拉,打算去收養一個十歲的男孩,幫助他們做點農活家務之類的。

但安妮用自己可憐的小表情和喋喋不休的嘮叨,終於成了“綠山牆安妮”。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而是陪伴她在第一季女性自我認知啟蒙與人格魅力成長的關鍵人物。

哪怕是之後又加入了繼子,兄妹倆把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這句話也進行到底。

女孩要優雅自尊的活在世上。

“我們家的人不能依靠求人活著”

但是,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不容易。

雖然這裡貼近自然,風景如畫,但孤女安妮的到來,並不受這個封閉小鎮的歡迎。

她在同學們的眼裡就是個怪物,受盡冷嘲熱諷——

嘲笑她是一隻流浪狗,諷刺她早熟的心理,討厭她話嘮的毛病......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老師對此也是毫不在意,就因為安妮只是一個異鄉來的孤兒。

安妮要求自己起來讀課文,可是安妮聲情並茂的朗誦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世界是不公平的,但也不是絕情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針對安妮,比如班上的“校草級”的男同學。

就像霸道總裁愛上傻白一樣,他會時不時的偷窺,他會讚美安妮有著獨特的可愛之處。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但我們都知道一個校園愛情定律,凡是在校園裡,和“校草”有關聯的女同學,必會受到無數風言風語的侵襲,安妮也不例外。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這似乎給安妮帶來了不少麻煩,可是男孩子仍舊在安妮傷心的時候出現,然後送上關懷。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班草給安妮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這讓安妮受到很多困擾。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對於這些的不公遭遇,安妮哭過,失落過,她只能和馬兒為伴,和蝴蝶為友,和田野為世界……

但是安妮不會倒下,過去的種種早已讓這個女孩擁有了一顆無比堅強的內心。

她喜歡《簡愛》,大概是她嚮往著女性的權利。

她給失落的人講故事,她的光芒似乎照射著整個小島,溫暖著每個人的內心——

她會安慰年齡相仿的顧工,她也會和嫌棄她醜陋的鄰居老太太成為知心的朋友……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多年以後,安妮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她本可以離開這裡,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但她最終為了照顧年老的養父母,選擇留了下來。於是,她成了一名普通的鄉村老師。

而就是這份鄉村的工作,卻是曾經和安妮處處做對的壞男孩讓給她的——

他將自己在本地聯繫好的教師工作讓給她,自己則離開了家鄉,去了遙遠的地方任職。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安妮的故事美好又窩心,即便你是鋼鐵般的心腸,也一定會被這個女孩所感動到落淚。

安妮的經歷將為自我認同、女性主義、霸凌和偏見等恆久議題帶來反思。

不僅如此,她還有一顆喜歡大自然的靈魂。

她會給遇見的馬兒,眼前的大樹,走過的道路,都紛紛取上名字,即使是在無處可歸的夜晚,能睡在開滿花的野櫻桃樹上,對她來說也是美妙的。

即便她在孤兒院時受盡了欺負,但她沒有悲觀,因為她有自己的幻想世界。

這部劇對少女心態抓取的精準而動人心魄。

明明只是一群少年人的故事,但是劇中將青春期的叛逆、女性自我認知、學校霸凌、生活的苦難。

用一種如同冰封下的溪流,細緩卻冷入心底的呈現。

這樣的情形就像玻璃瓶碎裂後流水決堤傾瀉而出的破壞感。

看似是孩子們的故事,卻闡述的是人類社會共性問題。

經歷過被幾個家庭棄養、被周圍人不友善地對待,不被接受的友情、青春期對自己平凡樣貌的心理敏感。

小小安妮:生活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

每一次的經歷都帶來安妮的蛻變。

或許懂事的安妮根本不是安妮。

身上有著集合了所有青春期中二病可怕毛病的丫頭,恰恰是各種缺點、這些帶著欠缺的不完美,充滿了真實鮮活的生命力。

一個能善待這樣孩子的社會是多麼的仁慈善良,讓人感恩。

因為人性終究是美好的,安妮的善良、陽光影響了身邊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