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

小小醫生你我他


2018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GOLD)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義為“一種可防治的常見疾病,其特徵為持續存在的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常與由有害顆粒或氣體的顯著暴露引起和( 或) 肺泡異常有關”[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AECOPD)通常是可以預防的,可以通過非藥物預防方式和藥物預防方式,具體見下表1。流感疫苗接種、戒菸、掌握藥物吸入技術等現有治療的相關知識,慢阻肺穩定期維持治療,應用長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聯合或不聯合吸入糖皮質激素,應用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均可減少AECOPD的發生和住院次數。建議慢阻肺穩定期患者堅持吸入藥物治療,有助於AECOPD的預防[2]。

表1. 減少AECOPD發生頻率和住院次數的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1] 申永春, 文富強. 2018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更新解讀[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8,38(5): 443-445.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J]. 國際呼吸雜誌, 2017, 37(14): 1041-1056.


藥事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患者總數約4000萬。其中每年有數百萬慢阻肺患者反覆出現急性發作,因慢阻肺急性發作而死亡的人數每年有100萬以上。慢阻肺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應該採取哪些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減少慢阻肺的急性發作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急性發作,慢阻肺急性發作是指患者症狀較平時嚴重,並且持續惡化,需要改變原有的基礎用藥治療方案才可以控制病情。患者在短期內咳嗽、咳痰、氣短和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液膿性,可伴有發熱等表現。根據患者的基礎用藥史、合併的其他疾病、現有的症狀等,將慢阻肺急性發作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急性發作患者可以通過增加藥物在家治療,中、重度急性發作患者則需要到醫院急診或住院治療。

慢阻肺急性發作主要是患者本身的宿主因素和外界的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宿主因素有過度疲勞、感冒等,此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減退。此外,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也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誘因。引起慢阻肺急性發作最常見的環境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和細菌感染。吸菸和空氣汙染也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常見誘因。

戒菸、減少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是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重要措施。慢阻肺患者在霧天不要進行室外鍛鍊;外出時戴口罩,減少吸入空氣中的粉塵顆粒。

此外,藥物治療也很重要。慢阻肺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規律地使用藥物治療,以減少慢阻肺急性發作的發生,治療藥物主要為吸入的長效支氣管舒張劑,比如噻託溴銨、福莫特羅,或者口服茶鹼。也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加長效支氣管舒張劑的複合製劑,如沙美特羅/氟替卡松、福莫特羅/布地奈德。咳痰不暢、痰液粘稠者,需加用祛痰藥物。

伴有缺氧、二氧化碳瀦留的重度慢阻肺患者,除了藥物治療,還應進行家庭氧療和呼吸機輔助治療。

對於經常急性發作的慢阻肺患者,可以採取一些免疫預防措施,如每5年接種一次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接種一次流感滅活病毒疫苗,接種後可有效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口服免疫調節劑(胸腺肽、匹多莫德、脾氨肽、細菌溶解產物等)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效減少呼吸道感染。

其他的預防措施還有增加營養、保持理想體重、多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做操、散步、登樓、腹式深呼吸等,這些簡單的康復鍛鍊方法都是增強體質、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的好方法。


上海肺科蘇奕亮醫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疾病,病情進程緩慢,早期較難引起重視,如果不注意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容易引起急性發作。慢阻肺急性發作時可出現很多症狀,如喘息、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症狀都會出現。引起這些症狀的病因有很多,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胸廓畸形等。

我們要想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去除危險誘因,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戒菸、吸菸可以說是慢阻肺發作的重要啟動因子。

其次遠離慢阻肺發作就要遠離空氣汙染,注意生活環境的改善。

另外合適的運動,也可以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儘可能改善慢阻肺發病的情況。但是一定要選擇正確運動方式。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可以選擇呼吸操、散步、慢跑、太極等運動。

疾病高發期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氣不好的地方。還要注意預防感冒,防止引起病情加重。

飲食上要清淡飲食,可以吃些易消化的、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

如果到了急性期就要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應用平喘藥物解除支氣管痙攣,應用祛痰藥物等。

歡迎關注“肺氣腫慢阻肺科普學堂”,瞭解更多呼吸病健康科普知識!

肺氣腫慢阻肺科普學堂


  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卻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患者總數約4000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的肺部疾病,其症狀為咳嗽、咳痰、氣短、氣喘並且會逐漸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見其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有多大!尤其是急性發作時,有較高的死亡率。那麼平時應該如何做,才可以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呢?

  要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於慢阻肺患者而言,首先需要做到戒菸以及減少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這是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重要措施。

  二、避免感冒發生,因為感冒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因此要避免著涼、室內定時通風,不與感冒患者接觸。可用涼水洗鼻以增加鼻腔的耐寒能力。

  三、增加營養、多鍛鍊身體,提高身體條件。平時要多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做操、散步、登樓、腹式深呼吸等,提高體質了,才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四、接種疫苗,對於經常急性發作的慢阻肺患者,要每5年接種一次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接種一次流感滅活病毒疫苗,接種後可有效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發生。

  五、有效咯痰,這對慢阻肺病人來說,很重要。患者可做深呼吸,然後在深吸氣末屏住呼吸用力咳嗽,常能咯出深部痰液,或用手在體表頸部刺激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咯痰。

  六、積極治療,輕度急性發作患者可以通過增加藥物在家治療,中、重度急性發作患者則需要到醫院急診或住院治療。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六點,可以大大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的機率。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慢性肺部疾病,使呼吸逐漸變得更加困難。COPD與三種疾病相關: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哮喘和肺氣腫。

症狀

COPD通過減少通過肺部的空氣流動使呼吸困難。氣流減少可能是炎症引起的(氣道可能變厚並失去彈性),破壞肺組織,造成粘液阻塞。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明顯,等到患者年齡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所以人們在疾病的晚期階段才認識到COPD的症狀。

症狀包括:

胸部緊迫感

呼吸急促

嘴唇或指甲床發藍

氣喘

早晨有咽喉粘液

慢性咳嗽可能會產生粘液

頻繁呼吸道感染

體重下降

腳踝,腳或腿部腫脹

除考慮症狀外,醫生還會做肺功能檢查,胸部X光檢查,肺部CT掃描和動脈血氣分析來診斷COPD。

原因

長期接觸刺激性氣體或顆粒物會導致COPD。在發達國家,最常見的原因是香菸煙霧,約20%至30%的慢性吸菸者可能出現臨床症狀明顯的COPD。在發展中國家,通風不良的家中炊煙和取暖所產生的煙霧是常見原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遺傳性疾病也可引起COPD,這種蛋白質的缺乏會損害肺部。

其他導致COPD的病症包括肺氣腫(由香菸煙霧引起的肺泡破壞,刺激性氣體和顆粒物質)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管內層炎症)。

COPD無法治癒,但可以治療。COPD患者發生心臟病,肺癌和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所以,預防其他疾病和症狀調節是關鍵。

COPD患者需要戒菸,需要藥物幫助治療疾病的症狀和併發症。藥物包括口服類固醇,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茶鹼和抗生素。使用吸入器將支氣管擴張劑輸送到肺部,用於放鬆氣道,以使呼吸更容易。吸入皮質類固醇藥物也可用於降低炎症並防止炎症惡化。COPD進展較多的患者可能還需要氧療。

嚴重者需要手術來緩解症狀,甚至需要接受肺移植。科研工作者正在嘗試從幹細胞培養新的肺部。從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提取的這些細胞有時也用作癒合受損肺組織的治療。

預防

完全禁止吸菸,二手菸也是有害的。

倡導清潔的空氣。患有慢性肺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應儘量減少接觸質量差的空氣。

有氧運動。運動本身不會使肺部變得更強壯,但運動可以讓肺部更有效地為心臟和肌肉提供所需的氧氣。

適量食用抗氧化劑豐富的食物,如漿果,水果,綠葉蔬菜,紅薯,堅果,石榴汁,甚至紅葡萄酒和咖啡,吃這樣的食物(特別是蔬菜)對肺有好處。

暴露於灰塵,顆粒,油漆煙霧和柴油機廢氣時,戴上防護面罩。

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想要了解更多實用、有趣的醫學知識,請關注“醫學界兒科/婦產科頻道”!

王廣大


醫學界兒科頻道


能提問這個問題,說明樓主的覺悟很高了。是的,慢阻肺這個病是不能治癒的,我們的治療重點應該放在預防它急性發作和維持長期平穩上。


如何有效地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呢?


第一:戒菸。這是所有治療當中最為迫切,最為重要,最為關鍵,最為有效的!!!因為慢阻肺的發病就跟吸菸相關,吸菸會導致氣道內慢性炎症,也會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所以,一旦被確診為慢阻肺,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戒菸,雖然很難,但是要堅持,除非你破罐子破摔,不想治療了。那些不戒菸的,老煙槍的慢阻肺患者,三天兩頭就要往醫院跑,這種事情在醫院天天有,有些人就是無法戒菸。直到死去。戒菸越早越好,戒總比不戒好。


第二:堅持身體鍛鍊,如果體能可以接受,首選慢跑和游泳。這兩個運動對於人體的肺活量鍛鍊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游泳。在病情穩定器,持之以恆鍛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對所有慢阻肺病人說,要鍛鍊身體。但很多病情進入晚期的病人,已經無法慢跑了,更甭說游泳,這時候也不能光躺在床上,一定要力所能及做點運動,哪怕是起床走兩步都好。否則長期躺在床上,肺炎會來了,下肢血栓形成了,說不定肺栓塞也來了。


第三:堅持使用長期支氣管擴張劑,比如塞託溴銨、沙美特羅、福莫特羅等藥物,目前已經有兩種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聯合在一起的複方製劑,比如茚達特羅-塞託溴銨,效果更好,如果病情嚴重,還可以聯合吸入糖皮質激素使用。這些藥物是目前治療慢阻肺最有效的藥物,能明顯減輕症狀,但是對於預後的改善不明顯。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使用。其他一些藥物,比如茶鹼緩釋片、孟魯司特等都可以使用。


第四:注意保暖,不要著涼,避免二手菸。


做到上述幾點,能較大程度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但是要徹底預防,很難。除非病情控制的很好。最關鍵的還是早期發現慢阻肺,早期治療,效果會更好。


李鴻政醫生


患者合併上呼吸道感染常容易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空氣汙染、吸菸等都容易加重病情。

慢阻肺急性發作後同常會出現劇烈的咳嗽,尤其每天早上起床後咳嗽會更加的明顯,還有患者可出現呼吸急促,嘴唇發紫的症狀。慢阻肺患者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胸痛情況,長時間發作可有乏力跟嘔吐的情況。每個患者的體質是不一樣,也有些患者發病後還會出現昏厥跟休克。

慢阻肺急性發作如此嚴重那要怎麼預防呢?

預防工作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戒菸,老菸民們一定要注意,吸菸是導致慢阻肺的主要因素。

在用藥方面一定要正確、規律使用吸入藥物,這樣才能幫助患者減輕症狀、穩定病情、預防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平時起居需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

另外還要在飲食上加強營養,注意營養均衡。合理的鍛鍊方式也能好的增強自身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作次數!


支氣管炎哮喘科普學堂


站在個人觀點對慢性阻塞性肺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力下降,氣血不足,細菌病毒瀦留於肺部,帶來的一系列影響。身體肌能免疫力再度下降,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關鍵。

提升肌體肌能水平,保持氣血循環正常,提升肌體免疫力特別是肺部免疫抵抗力,是根治或改善慢阻肺的最基本要求。

首先,控制對身體對慢阻肺有影響的因素。不能吃冰凍寒涼食物,不能吃熱氣刺激性食物。保證好的空氣和好水,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戒菸限酒,均衡的營養!

在確保能量攝入量在正常範圍內的情況下,保證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等的均衡攝取。特別是脂肪要確保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等即全面又均衡的攝取。蛋白質在達到肌體正常需要量的前提下,保證優質的動物蛋白質與優質的多種植物蛋白質比例協調。

保證血紅細胞的營養充足。在紅細胞生成的過程中需要充量的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組成紅細胞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種礦物質。

另外,適當的補充抗炎症抗病毒功能的大蒜素,及對肺部提升免疫力有明顯作用的天然維生素C。

整個過程就是為了達到提升肌體肌能及肌體免疫力抵抗力,修復肺部回到正常的運轉狀態,讓身體具有抵抗細菌病毒且具備攻克己經入侵的細菌病毒的能力。達到恢復身體全面健康消除慢阻肺的目標!


張慶理平衡健康諮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為“慢阻肺”,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可防可治的呼吸道慢性疾病,隨年齡的增加發病率逐年增加。慢阻肺應以預防為主,對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同時早期發現和干預也有利於預後。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菸(是主要的因素)、有害顆粒或空氣汙染、反覆呼吸道感染、免疫紊亂等密切相關。

慢阻肺患者常常存在持續性的呼吸道症狀(咳嗽、咳痰、氣緊等)和氣流受限,氣流受限部分可逆,常與有害顆粒(粉塵等)和/或氣體(如香菸煙霧等)暴露引起的異常炎症反應有關。其診斷有賴於病史、體徵和肺功能檢查的綜合確定。慢阻肺一經診斷應積極治療,包括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同時做好預防,儘量避免或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有利於預後,以免出現呼吸衰竭、肺性腦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為了預防慢阻肺的急性發作,我們建議如下:①戒菸:是慢阻肺預防中最重要的措施,有助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②控制職業和環境汙染:要減少有害氣體或顆粒的吸入;③避免感染:要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避免反覆的炎症刺激,病情穩定時可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卡介苗等來預防;④增強免疫力:要加強體育鍛煉,適當運動,避免受涼,注意保暖,必要時可使用胸腺肽等;⑤堅持正規使用藥物等治療:穩定期的慢阻肺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等改善病情的藥物,有條件的要進行長程的家庭氧療;⑥定期複查:定期複查也必不可少。

希望大家重視慢阻肺,應以預防為主,對已明確診斷的人群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堅持正規的治療,切不可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全科掃地僧


慢阻肺急性加重危害大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為不規範治療,季節變換,細菌和病毒的感染,空氣汙染。其中,不規範的治療,突然停藥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國的慢阻肺患者大部分的治療都是不規範的,主要表現在不能堅持使用緩解期的藥物,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患者認為藥物太貴,不捨得用。有的患者認為呼吸困難已經好轉,藥物可以減小用量了,於是私自減量;有的患者覺得用藥很麻煩,擔心藥物副作用,而停止用藥;有的患者擔心藥物耐藥,以後病情加重了無藥可用,於是私自停藥,這些都是導致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急性加重會帶來很多危害

1.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後會活動受限,呼吸困難加重,甚至住院,導致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2.肺功能加速減退:急性加重以後,肺功能加速減退,即使得到了最好的治療,度過了加重期,研究顯示,8周以後,仍然有20%的患者沒有恢復到加重前的狀態。

3.經濟成本升高:研究顯示,患者加重後,需要誤工17天左右,家人照顧患者,需要誤工14天左右,治療需要的花費平均為1.1萬元。



以下7點可以預防急性加重

1.藥物預防:

按時規律使用藥物,是慢阻肺患者預防急性加重的最有效的措施。慢阻肺穩定期維持治療,應用長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聯合或不聯合吸人糖皮質激素,應用磷酸二酯酶-4抑制劑,均可減少AECOPD的發生和住院次數。推薦慢阻肺穩定期患者吸入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複合製劑(LABA/LAMA)以及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ICS/LABA)治療,適用於AECOPD的預防。有證據表明在沒有應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的慢阻肺患者中,應用化痰劑羧甲司坦、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減少急性加重次數。應用免疫調節劑治療慢阻肺可降低嚴重程度及急性加重頻率。

2.戒菸:

脫離因職業或環境粉塵、刺激性氣體所致的環境汙染。

戒菸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然病程的影響最大。

3.減少室內空氣汙染:

避免在通風不良的空間燃燒生物燃料,如燒柴做飯、在室內生爐火取暖、被動吸菸等。

4.防治呼吸道感染:

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氣新鮮;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應積極治療。

5.肺康復鍛鍊: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樓梯、爬山、跳舞、雙手舉幾斤重的東西,在上舉時呼氣等。

6.科學飲食:

慢阻肺患者自覺飲食過多會導致腹脹不適,所以,患者往往進食減少非常嚴重,導致消瘦和營養不良。少食多餐,每日三餐之間,最好增加2餐副食。多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C 的食物,如胡蘿蔔、蛋白、動物肝臟及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物,提高呼吸道黏膜的修復和抗病能力;

7.疫苗:

可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增強機體對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

注意收聽天氣和空氣質量預報,在空氣汙染嚴重時期應避免劇烈的戶外活動,在流感和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要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以減少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進入呼吸道。

總結,治療不規範、季節變換等都可能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導致肺功能加速減退、生活質量下降、死亡率升高。

遵循醫囑堅持長期規律治療和自我管理,不擅自減藥、停藥,可有效預防急性加重

無論是否發生急性加重,均應定期到醫院隨訪,至少每3個月評估一次,以明確疾病有無進展,是否需要調整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