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民間故事:貨郎溝傳奇

古時候的一天,於家北坡村來了一個外地的賣貨郎,住在村東一間小石屋中。村裡的人們只知道他姓國,不知道叫啥名字。

說是叫賣貨郎,其實他也收貨。他從這山村裡收購老百姓的雞蛋,用擔子挑到青島去賣。他賣了雞蛋,再買回一些鹽巴、針頭線腦、洋紅洋綠等百姓日用品。十四天一趟來回。他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方便了交通閉塞的山裡人。

國貨郎是個熱心人,村中誰家有了困難,他都是出錢出力真心幫助。鄉親們也都和他有了感情,逢年過節時,都爭著請他做客。

村中的老百姓都指望著賣雞蛋這點收入。是國貨郎把鄉親們的雞蛋變成錢,再用這錢購買他從青島販來的小百貨。鄉親們嚐到了養雞的甜頭,就都擴大了養殖規模,家家戶戶都養了幾百只雞,共同放養在山溝樹林中。眼看小雞長勢喜人,家家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小雞滿山溝,招來了一種山鷹,專捕小雞吃。當地人把這種個頭較小但卻十分兇狠的山鷹叫小鷹子。小鷹子成群的在天空中盤旋,瞅準小雞就俯衝下來,叼起小雞就飛回巢中喂幼鷹。眼看著小雞一天天損失,村民們無可奈何,國貨郎更是十分著急。

國貨郎想,如果把小鷹子的窩巢給搗毀了,不就可以消滅了幼鷹趕走了大鷹嗎?可是,小鷹子的巢建的太蹊蹺了,很難搗毀。原來,在村東北方的半山腰,有一道兩千米高的山崖。山崖的中間有一個長六十米、高十五米、深十米的大山洞。洞頂分佈著幾十個奇形怪狀的鐘乳石石吊。每個石吊上都有孔洞。小鷹子的窩巢就建在這些孔洞中。

國貨郎終於琢磨出了一個好辦法。這一天,他拿著繩索,繞道爬到山洞上邊的山崖邊上,把繩子的一頭牢牢系在一棵大樹上,再把另一頭扔在山洞下。他穿上自制的防護服,帶上防護帽,攥著繩子往下滑去。等滑到山洞上沿時,他瞪著山崖猛地一彈,向南蕩去,同時順勢迅速下滑,當他蕩回到山洞中時,就用另一隻手趕快抱住石吊,再掏出幼鷹,拽出鷹窩。成群的大鷹們一見有人來傷害它們的小鷹,搗毀它們的巢窩,都圍著國貨郎上下飛舞,用嘴啄擊,用爪撓抓,用翅扇打。一時間叫聲驚人,鷹毛紛飛。國貨郎的衣服被啄爛,露出了皮肉,帽子被啄掉,露出了頭臉。兇殘的小鷹子越鬥越兇,啄爛了國貨郎的皮肉,啄斷了他攥在手中的繩子……

村民們紛紛趕來,用借來的火銃打跑了群鷹,把國貨郎的屍體抬下山來,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把他埋在了山洞前的平地裡。從此這裡沒有了小鷹子,鄉親們放心的養著雞。

為了紀念這位一心為百姓著想的賣貨郎,人們把這條山溝叫做貨郎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