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正寧縣脫貧攻堅熱潮湧動

本報通訊員 張麗娜

一條條平坦的水泥村道通向各家各戶,一座座嶄新的房屋整齊排列,一片片新建的農業基地映入眼簾……盛夏的正寧縣,草木蔥蘢,風光秀美。穿行在農村大地,一股股脫貧攻堅的熱浪奔湧而來,大地處處勾勒出一幅幅決戰貧困、建設全面小康的動人畫面。

近年來,該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穩定脫貧奔小康總目標,聚焦“六個精準”要求,統籌推進“五個一批”脫貧工程,深入開展 “繡花”式扶貧,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2017年底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580戶2141人,精準扶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一戶一策”助脫貧

“‘一戶一策’的幫扶計劃真的切合實際,一戶一本賬,各家不一樣,正適合各家的情況。”說起幫扶單位“量身定製”的鞏固提升方案,榆林子樂安坊村村民楊鳳娥笑逐顏開。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她家在原有2畝果樹的基礎上新栽了4畝果樹,套種紫蘇和玉米,還養了5頭豬,加上兒子打工的工資,人均年收入可以達到6000元。

脫貧攻堅,必須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正寧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和貧困戶退出指標,逐戶全面瞭解弱項短板,明確主導產業,確定幫辦實事,制定審核“一戶一策”方案9687份;採取“倒排順聯”的方法,及時調整優化幫扶力量,省市縣鄉135個單位3003名幹部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9687戶,其中628名幹部幫扶580戶未脫貧戶;研究制定《正寧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扶持項目菜單》,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主要從技能培訓、產業培育、農機具購置、生態護林員選聘、“扶貧寶”保險等5大類32小項進行扶持,最高扶持資金達到8000元,最低扶持資金300元,貧困戶人均扶持資金達到1699元,為落實“一對一”幫扶提供了依據。

培育產業帶民富

正寧縣始終把整體脫貧的著力點定位在產業開發上,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促進貧困人口多元增收。

三嘉鄉關川村農民第小民說:“我連續兩年把2.4畝土地流轉給步天醫藥公司,每年有1700元流轉收入,加上種藥、挖藥的務工收入,僅這一項一年就有5000多元收入。”

正寧縣著眼構建“以塬面蘋果烤煙主導、川區菜藥苗木支撐、林緣草畜養殖牽引”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探索推廣“果煙(果藥、果菜)套種、果沼畜循環、窯洞養羊(牛)、林下養殖”以及“田園綜合體、家庭農場、山莊牧場、合作組織、產業基地、大戶能人+貧困戶”等產業經營模式,建設南、北兩塬“智慧果園直產直銷”示範基地,永正佛堂和西坡五畔田園綜合體等基地,全縣累計發展蘋果21萬畝,規模養殖小區73個、規模養殖戶550戶,完成苗林結合培育25.87萬畝,年合同種植烤煙2.6萬畝、瓜菜9.5萬畝,產業經營收入佔到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佔到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以上,產業開發效益穩步提升。

改善條件樂百姓

發源於子午嶺西麓的支黨河在滋潤土地的同時,將三嘉鄉關川村一分為二,6座橋將南北兩岸連接起來。關川村黨支部書記魏鵬前說,以前沒有橋的時候,村裡人都是“人在北邊住,地在南邊種”。2012年省安監局先後投資60多萬元,修建了9座橋,結束了群眾趟水過河的歷史。

正寧縣全力實施交通扶貧攻堅戰,著力打通出境路、斷頭路,連接鄉村路,修建林區路、旅遊路、產業路、群眾安置路,四年累計新修農村公路678.5公里,其中2017年完成204公里通組連戶路,打通了制約貧困鄉村發展和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里”。

“2014年,藉助精準扶貧的易地搬遷政策,孟河村31戶群眾從山區搬到塬上。”五頃塬鄉孟河村黨支部書記馬明憲介紹說,隨著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實施,居民點的三條巷道路硬化了,通村安裝了自來水,群眾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截至目前,該村四年累計新建安全住房8218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9處,安置907戶3606人,因地制宜建設維修高原機井、小電井及泵站揚水等供水工程2151處,受益群眾1.8萬戶。實施自然村農網改造升級工程19個,農電提質改造48處,實現了安全穩固住房、安全飲水、動力電全覆蓋。

如今,正寧縣脫貧攻堅激戰正酣。只要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攻堅脫貧,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加速邁向小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