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琅琊榜人物之(一品軍侯謝玉)

作為太子手下的頭號干將,謝侯爺的地位舉足輕重。一品軍侯,功勳卓著,不但手握京城防衛大權,連武林世家天泉山莊也聽命於他。粗鄙無能的太子之所以能跟譽王分庭抗禮,除了越貴妃得寵外,就全仗著他這根主心骨。果然,謝玉一倒,太子就一蹶不振了。

琅琊榜人物之(一品軍侯謝玉)

作為武將,謝玉的軍事能力頗有可圈可點之處。雖然他是皇親,但他迎娶蒞陽公主的時候,只是個下級軍官。後來能做到一品軍侯,靠的必然是過人的才智和超凡的軍事能力。畢竟“護國柱石”四個字不是吹出來的。侯爺府親兵不過八百,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隱隱已有數千人的戰鬥力。再看巡防營,在謝玉的調教之下兵強馬壯,號令嚴明,儼然一支鐵血勁旅。正是憑著這兩大主力,最後攤牌時謝玉才能和梅長蘇、譽王等人僵持那麼久。

如果是個只憑裙帶關係上位的酒囊飯袋,殲滅赤焰軍的重任皇帝也不會交給他。當年在梅嶺,雖然赤焰軍剛剛經歷了一場血戰,但王牌終究是王牌,實力不可能瞬間下滑到讓一支二流部隊鑽了空子。而且當時林殊已經覺察到情況不對,正是因為謝玉這個和林家有親,又熟悉赤焰軍的人帶兵前來,才讓林家父子放鬆了警惕,從而中了火攻的毒計。否則,久經沙場的林帥也不會在小小的梅嶺陰溝裡翻船(兵敗或許難免,但被殺確實不易)。也正是赤焰軍的鮮血,染紅了謝玉的官袍,讓他能夠取代林帥,坐上大梁首席武將的位置。

琅琊榜人物之(一品軍侯謝玉)

除了會帶兵打仗,謝玉的個人武力也很厲害。身居高位多年,武藝卻絲毫沒有荒廢。刀法迅捷狠辣,一招砍傷了宮羽,劍法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顯示出了極高的武學修養。更難得的是,身為貴族的他既不像言侯那樣閒雲野鶴,也不像紀王爺那樣風花雪月,而是終日手不釋卷,好學不厭。單從這些來看,謝侯爺可說是文武雙全,出將入相。

作為太子黨的臺柱,謝玉的作用遠遠大於那些尸位素餐的朝臣,除了他所代表的軍方的力量,謝玉還是太子最重要的智囊。太子遇到任何難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謝玉處事也很老道,無論被對手抓到什麼把柄,只要想方設法往黨爭上一靠,基本都能大事化小,可見謝玉對皇帝的脾氣也摸得很透。因為手上有赤焰軍的血債,註定了謝玉不可能像蒙摯那樣做個純臣。加上皇帝年事已高,他當然要為自己的將來謀劃。他選擇太子是否真的為了捍衛正統不好說,但有一點,太子肯定比譽王好掌控,便於他日後攫取大權。相比慶國公旗幟鮮明地支持譽王,謝玉要聰明得多。他讓謝弼投靠在譽王麾下,自己暗助太子,這一招無疑是非常高明的。如果將來太子勝了,他自然居功至偉。萬一是譽王贏了,因為謝弼的緣故,他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可謂是刀切豆腐兩面光。單憑這一點,就能看出謝侯爺城府之深,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

琅琊榜人物之(一品軍侯謝玉)

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侯爺,手下既有精兵猛將,又有暗黑勢力。本人又能謀善斷,文武兼修,這樣的人本該成為國家棟梁,但最後卻落得個充軍流放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謝玉的失敗,除了倒黴遇到了天降剋星麒麟才子外,和他天性涼薄,過於心狠也有很大關係。為了達到目的,親兒子都可以利用。凡是他覺得有威脅的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剷除掉。女兒懷著孩子,他卻派女婿去搞暗殺,卓青遙殺沈追時受了重傷,身為岳父的他卻只關係計劃成功與否,問都不問一下女婿的傷勢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殺梅長蘇,甚至不惜在自己家裡動手。正是他這種涼薄狠辣的性格讓卓家人最後寧願相信宮羽這個外人,而不相信他這個親家。當時謝玉大可不必急著對宮羽下手,因為宮羽根本就弄不死他。雖然宮羽說的都是事實,故事講的也合情合理。但問題是,證據呢?從頭到尾只有宮羽的紅口白牙,沒有證據什麼都是扯淡。只要打死不承認,一面顯示自己心懷坦蕩,再用親情穩住卓家人,一切或許還有轉機。可他急於殺人滅口,反而暴露了自己做賊心虛。

多年的權力鬥爭使得謝玉只相信權謀和利益,忘記了親情和良知,以至於面對親人時都不能坦誠相待。說來也怪,謝玉這麼一個陰沉狠辣之輩,身邊的親人卻充滿了親情和友善。蒞陽公主和卓夫人不但是賢妻良母,還頗有巾幗氣概,景睿和謝弼都是風度翩翩、孝順能幹的摯誠君子,謝琦也是端莊賢淑的大家閨秀(這大概是整部戲中最無辜的一個女人),總之,不是君子就是淑女。即便是一直被謝玉利用的卓家父子,就其本質來講也並不壞,行為舉止頗有俠義之風。

琅琊榜人物之(一品軍侯謝玉)

如果謝玉能夠以平常心來仔細審視一下身邊的親人,拿出幾分真情真意來對待他們,相信他們最後也不會這麼輕易走到自己的對立面去。其實謝玉身邊的人對他真心不錯,當年謝玉用卑鄙手段得到了蒞陽公主,可公主嫁給他以來一直恪盡妻子的本分。景睿雖然不是他親生的,但好歹也叫了他二十多年的父親。為了維護他,卓鼎風寧可廢掉自己的右手。為了阻止謝玉一錯再錯,景睿不顧危險,犯言直諫,謝弼不惜拔刀威脅,苦苦哀求。可無論是父子之情,還是姻親之義,都喚不回這位一意孤行的謝侯爺。靠著權謀和欺騙建立起來的婚姻和家庭關係,維繫他的紐帶不可能是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只能還是權謀和欺騙。而為了個人的權欲和野心,把親情友愛、仁義道德、是非對錯全部拋之不顧,只能說是自作孽,不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