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銀苑雜談」|弘揚“挎包精神”的真正內涵

“揹包精神”不是要喊喊口號,搞搞活動的形式主義,是要我們切實學懂弄清“揹包精神”的真正含義,讓我們在思想上“背”起愛崗敬業、甘於奉獻、踏實服務群眾之“包”,在行動上“背”起艱苦奮鬥、積極進取之“包”。

「銀苑雜談」|弘揚“挎包精神”的真正內涵

資料圖

上世紀50年代,老一輩的農信人背起帆布包,裝上公章、票據,用雙腳走遍農村的每一寸土地,憑藉手裡的算盤和揹包為廣大農民朋友進行金融服務,被親切地稱為“揹包銀行”,而這種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奉獻自我、愛崗敬業的精神被稱之為“揹包精神”。正是依靠這種精神,農信社和農村老百姓結下了深厚感情,農信社才由小變大,由大變強,才有了今天曹縣農商銀行的輝煌成績。

那個年代是手工記賬及手工點鈔的時代,“揹包”精神主要體現對書寫的工整,記賬的準確,清點的快速精準,而如今,點鈔機代替了純手工點鈔,計算機代替了純手工記賬,“揹包”精神似乎不再需要,但其實,這種認真、負責、不怕吃苦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緻工作作風更應該被農商人所傳承。

新一代的農信人雖然脫離了純手工記賬和純手工點鈔,不用揹著帆布包,追著群眾放貸款、收存款了,但無論何時,“揹包”精神都應當是農信人薪火相傳的制勝法寶,從“土揹包”到“科技揹包”,不斷升級的“服務揹包”,不僅僅是裝備技術上的迭代進步,更是一種農信服務精神的歷史傳承,當年的“揹包精神”更應該存在於我們每一位員工日常工作細節中, “揹包精神”現在是我們面對老人時的一份耐心等待,是我們面對詢問時的一次認真解答,是認真填寫單證上的每一個字符,嚴格按照業務操作規程辦理每一筆業務以及微笑服務每一位客戶。

「銀苑雜談」|弘揚“挎包精神”的真正內涵

資料圖

每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對家庭負責的人,必將演繹精彩人生;對工作負責的人,必將實現人生價值;對社會負責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尊敬;對國家負責的人,必將千古流芳。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何讓這顆大樹更枝繁葉茂,就要靠我們新一代的農商人不斷的剪枝施肥。服務是銀行唯一的產品,服務是無形的活動和過程,不會導致所有權的產生,但服務的好壞卻可以直接決定企業的生存與否。“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南部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蝴蝶效應”。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我們的服務不用心、不周到,有可能會影響農商行在客戶心中的形象,有可能會流失一部分優質客戶,從而導致存款下降等等,造成一系列嚴重的損失。所以無論我們的崗位和工作是多麼的平凡,我們必須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對待它。

從信用社到農商銀行,變的是我們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提供越來越全面周到的服務,不變的是幾十年的揹包精神代代相傳,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宗旨始終如一。隨著ATM機、POS機、掃碼支付及手機銀行的興起,並沒有消磨農信人的“揹包”意識,相反,新時代,“揹包”精神被賦予新的意義。

新時代“揹包精神”是農信人特有的時代敬業精神,更多意味著每個農信人精神上的主動作為,行動上的自覺出擊,職責上的敢於擔當,真正做到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它不是要喊喊口號,搞搞活動的形式主義,是要我們切實學懂弄清“揹包精神”的真正含義,讓我們在思想上“背”起愛崗敬業、甘於奉獻、踏實服務群眾之“包”,在行動上“背”起艱苦奮鬥、積極進取之“包”。

作者:曹縣農商銀行 蘇藝敏 編輯:山東易成 審核:菏澤市銀行業協會 王慶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