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上半年,眾房企業績“爆表” 碧桂園銷售破4000億元,下半年呢?

從業績上看,上半年房企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碧桂園銷售金額突破4000億元,恆大、萬科突破3000億元,保利突破2000億元,相比去年進一步大幅提升,與此同時,銷售面積也有所突破,業績表現充分說明規模房企的實力正在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上半年房企規模之爭也進一步加劇。根據克而瑞公佈的2018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數據,今年上半年儘管房企整體土地投資強度有所減弱,但土儲爭奪上卻步入白熱化,而從上半年各家房企的銷售、新增貨值表現綜合來看,就會發現土地資源正在逐步向規模房企傾斜。

上半年,眾房企業績“爆表” 碧桂園銷售破4000億元,下半年呢?

龍頭房企規模效應顯著,中型房企依靠土儲衝刺更高排名競爭激烈,而小型房企差距則被越拉越大。這些都預示著,今年下半年各家房企仍需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

在為房企業績衝高而感到驚訝的同時也應看到,衝高很大程度上源於三四線城市棚改拆遷帶來的購房需求。

上半年,眾房企業績“爆表” 碧桂園銷售破4000億元,下半年呢?

但從公開消息來看,棚改貨幣化安置正在面臨調整,數量和比例可能都會有所減少。

有業內人士預計,此前在三四線城市中獲得巨大收益的房企,很可能因需求降溫而導致營收放緩,從而影響到房企的業績增長。

但也有機構指出,棚改貨幣化安置收緊需要長期看才能見效,因此短期看房企在三四線城市或仍將有所作為。

而在政策方面,樓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並未放鬆,在部分地方有更加嚴格的趨勢,這從西安、杭州、長沙等地進一步嚴格調控,限制企業購買商品住宅便可窺見端倪。“房住不炒”的理念正在進一步深入落實,確保房地產行業平穩理性發展。

上半年,眾房企業績“爆表” 碧桂園銷售破4000億元,下半年呢?

另外,在信貸持續收緊的背景下,各家房企事實上都在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從而背上高負債的負擔。當前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著力加強金融去槓桿,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房企的融資門檻、難度都在進一步增加,因此下半年房企比拼的可能不再只是“誰的銷售多”,而是“誰的現金足”和“誰的負債少”,後兩者佔優勢的企業,也將有更強的行業話語權。

2018年進入“下半場”,房地產具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目前尚不明確。但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面對複雜的競爭環境,下半年面臨的挑戰肯定是多方位、多元化的,因此下半年的樓市或許會有更多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