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冠心病的“天敵”到底是什麼?

相心一


首先我們來說什麼是冠心病?它指的是一種冠狀動脈器質性狹窄或阻塞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壞死的心臟病,而且它有一個全名,叫做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說的就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疾病。

說到冠心病的“天敵”,應該就是導致動脈硬化的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脈硬化的“天敵”有哪些吧!又該怎麼預防動脈硬化好呢?

一、冠心病的“天敵”有哪些

導致動脈硬化,誘發冠心病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有以下幾種“天敵”:

1、吸菸喝酒

吸菸本身是一件比較傷害身體的事,而酒可以適當的喝一些,這對於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能酗酒。而吸菸與酗酒都會讓人的血壓上升,引起冠狀動脈收縮、或者痙攣,使血管慢慢的出現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形成血栓,血液循環變得緩慢。

2、情緒不穩

當一個人在平時壓力非常大、情緒不穩容易暴躁發火,都可能會使血管動脈硬化,管腔內膜便會收縮,導致重要的部位供血不足,並且很多突發性冠心病、腦出血都和這個相關。

3、四高

主要的四高說的就是高油、高糖、高脂、高鹽,這幾種飲食習慣,很容易使體內血液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所含有的量變多,從而導致高血脂,而高血脂又會讓血管出現堵塞、硬化的症狀,慢慢的也就會引起冠心病。

4、熬夜

若是一個人長時間的熬夜,他的體內就會有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出現心跳加速、心率過快的現象。主要是由於熬夜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血壓就會上升,並且這時候又情緒不穩定,冠心病的發作幾率會高出很多。

二、冠心病應該怎麼預防

主要就是改善生活習慣與飲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戒菸限酒

上面說了,適當的喝酒是可以的,但是過度的喝就會提高冠心病發作的可能性,而吸菸也是冠心病的“天敵”。因此一定要把煙個戒了,不能酗酒。

2、合理膳食

主要就是在吃方面要清淡一點,可以吃多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魚類,比較容易消化排洩,還有就是不能攝入過多的熱量、鹽等。

而且意大利抗血栓聯合會有一個科學飲食的結論:可以多吃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麵條,還有多吃魚、豆製品、蔬菜水果、植物油等,肉類可以少吃一些,而蔬菜方面是生吃的效果會更好一點,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搭配喝紅葡萄酒。

3、作息規律

不要再熬夜了,睡眠時間調整正常,如果心臟本身不好的人,睡覺時間最好在23點前。還有就是睡覺的方式,儘量選擇右側臥位睡覺,能夠減輕心臟負擔,平時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覺,這會讓大腦缺血、缺血的情況加劇。

4、科學鍛鍊

在運動方面,可以每週進行3到5次運動,每次的時間大概為30到60分鐘,對於防止肥胖、提高血脂代謝等都非常有用,也是預防患冠心病的一個好方法。

5、預防疾病

主要就是預防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它們對於冠心病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平時要積極預防或治療高血壓、糖尿病。

溼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冠心病的天敵是:神經調控!

這一說法源自於冠心病的發病誘因——神經,很多人以前對冠心病的認知是:高鹽飲食、高脂飲食、作息不規律、家族遺傳這些因素造成的。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家裡沒有任何人患有冠心病,同時飲食非常健康,早睡早起,還經常鍛鍊,最後去醫院檢查,卻被告知患有冠心病,而且這種人還非常多,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解釋?

原因是,還有一樣最重要的病因,沒有被發現,在我的臨床工作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冠心病患者在脊柱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變,而脊柱一旦發生病變,會使交感神經異常興奮,過度放電,這樣會導致血管發生痙攣,持續收縮,時間一長,會讓血管慢慢硬化、狹窄、堵塞。


這種情況,通過吃藥、控制飲食只能在表面上緩解病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致病因素,這樣一來病情無法治癒,只會反覆發作,一直惡化。


只有尋找到患者致病的責任病灶,將其治癒,解除病因,然後通過神經調控,進行神經調節,才能自然而然恢復狹窄的血管,最終治癒冠心病。(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冠心病的天敵其實是自律和自省。

昨天鋼蛋收了個60歲的男性,急性冠脈極為固執,不想接受治療,其實他也是個幸運的人,如果血管再堵一會兒可能就梗死了,結果和現在可能有很大區別。

什麼是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也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斑塊,狹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形成心肌梗死,救治不及時,可能就要了您的命,如果面積不夠大,不治也沒有什麼嚴重後果,但是治療是根本,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次是否還會很幸運。

什麼是我說的自省和自律呢?

自省,也許用詞不準確,就是希望您能明白,這個病到了需要治療的階段,如果血管狹窄大於75%需要放支架,那麼建議及早治療,不要等梗死了再去治療。如果沒有到那個程度,希望能按時服藥。都有什麼藥呢?

1、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 100mg 每天一次,氯吡格雷 75mg 每天一次,或替格瑞洛 90mg 每天兩次,以上藥物都有可能使用,但是以阿司匹林最為常用。



2、還包括ACEI或ARB類藥物,也就是普利類或沙坦類藥物,普利類或沙坦類藥物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構,降低靶器官損傷和死亡率。

3、控制血壓和心率,也可以說成口服β受體阻滯劑,也就是大家常吃的美託洛爾等藥物。冠心病患者靜息目標心率是55-60次/分,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

4、服用他汀類藥物。無論是血脂是否升高,長期堅持口服他汀類藥物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意見是,長期口服他汀可以穩定斑塊,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時戒菸對於冠心病患者同樣也很重要。

自律是什麼呢?注意科學飲食,控制血糖,並使血糖達標。控制血壓,使血壓達標,戒菸戒酒,規律的生活,適當活動。



其實就是到了什麼程度,選擇好的治療方法,配合生活飲食的協調,就是天敵,一切在自己,不在別人。

心血管王醫生於2018.8.2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找天敵先看看冠心病到底是是個什麼東西?

任何原因讓“冠狀動脈”的血管裡出現了“粥樣斑塊”,導致血管越來越窄甚至發生堵塞,最後讓這根兒血管負責的心肌細胞缺氧了壞死了,心臟出毛病了,這就是冠心病!又叫缺血性心臟病,全名叫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顧名思義,這“冠狀動脈”就是上圖中紅色的那個樣子,一般分為左右兩大根,像個帽子一樣“蓋”在心臟上邊,所以叫“冠狀”,這個血管是從心臟發出來的,叫做“動脈”,裡邊含有很多氧氣和營養,它全權負責心臟的能量來源,十分重要。而“粥樣硬化”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說這些動脈血管出問題了,血管的內面受傷粗糙了,血液裡的一些東西就好比“河流的泥沙”慢慢沉積在血管壁上不動了,血管通道就越來越窄了,這些“沉積的泥沙”後來被病理學家發現這些血管不僅變硬了,這些“泥沙”肉眼看起來很鬆軟的像“稠粥”一樣,就命名為“粥樣硬化”,這些本不該出現的“泥沙”,就叫做粥樣斑塊。

為什麼冠心病的朋友發病的時候,會心痛的厲害?

因為那裡的心肌細胞無法“呼吸”了。

我們的心臟是由很多很多個心臟肌肉細胞(即心肌細胞)組成的,它是一個超級大血泵,它要正常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氣,組成心臟的心肌細胞會從經過它的血液裡拿走65-75%的氧氣,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只需要10-25%,為了保證人體這個最重要器官的正常運作,我們的身體特意的給心臟多配備了幾條動脈血管,一旦這些血管出現問題,比如狹窄、堵塞的話,心肌細胞需要的氧氣就不夠了,只好努力換一種工作方式:比如無氧條件工作,希望可以維持工作,產生一些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導致我們的大腦感覺到了“心酸”,但因為心臟和大腦都沒有味覺,只能感到絞痛。

我們經常聽到醫生說什麼心絞痛,心梗的,都是什麼意思?

醫生們一般根據冠心病的發病特點和治療原則不同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慢性冠脈病又叫慢性心肌缺血綜合徵

1.穩定性心絞痛:這樣的朋友一般血管已經狹窄的比較厲害了,但是隻有在重體力勞動和情緒激動的時候才出現心絞痛,平時是沒啥感覺的。原因也很簡單重體力勞動和情緒激動的時候,心臟會跳的比較快,需要的氧氣要多,這些血管就使勁兒收縮,想運來更多氧氣的,結果這讓本來就狹窄的血管更窄了,血液能流到心肌的更少,出現了缺氧的心絞痛。這樣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情緒穩定,不然就會痛。

2.缺血性心肌病:這樣的朋友長期的血管狹窄,血液供應的少了,心肌細胞處於長期“吃不飽”的缺血狀態,導致了心肌細胞發生纖維化,失去了彈性,不能好好工作了。

3.無症狀型冠心病:看起來這個病情就更輕了,但是暗藏殺機,往往病人啥也不知道呢就已經有斑塊和狹窄了,只是沒有症狀。

第二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

1.不穩定型心絞痛:這樣的朋友沒有重體力勞動沒有情緒激動,就算安靜地躺在床上也會時不時的心疼,一般情況下血管狹窄的都很厲害了,離心梗很近了。醫生往往接收了不穩定心絞痛的病人都會希望儘快做造影檢查,因為他們隨時可能變成心梗。

2..心肌梗死和猝死 : 這個咱就不說,大家也已經聽得滿耳朵都是了吧, 一旦狹窄到一定程度,這斑塊長的瓷實了,這根血管就不通了,這就叫血管閉塞,也叫心肌梗塞,因為堵了以後,氧氣和營養都過不來了,這一片兒心肌細胞就會壞死,也叫心肌梗死。

電視劇裡總有人一激動就捂胸口,旁邊的人趕緊關切的問兩句,這大叔就趕緊吃兩片藥說:我這是心臟的老毛病了,沒事的。其實看起來他就是典型的冠心病人的心絞痛表現,細細算來就是慢性冠脈病,他的血管已經有斑塊、狹窄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晚有一天會堵住變成梗塞,變成急性冠脈綜合徵。

所以,這些人開始總是痛一會就好,最後就“痛”的要死掉了,必須去醫院把堵塞的血管通開,要不然心臟的這一片肌肉就會死,這樣的心臟要麼會停止跳動、要麼會亂跳…總之心臟不聽話,人就有生命危險。

那個看起來像網一樣的東西就是心臟的支架了

冠心病了,心絞痛好難受,這該怎麼辦?

1.一發作就立刻休息:

一般的患者只要不再亂動心痛的症狀就能逐漸消失,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拍胳膊的治療手法!你的心臟已經缺氧了,任何身體的活動都會加重缺氧,加重心痛,這樣的做法好處不確定,壞處卻一定是有的。

2.如果確定是心絞痛發作,可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

這是一種擴張冠脈血管的藥,吃完以後這狹窄的血管擴開了,血流就能通暢了一點,氧氣也多了一點,心痛就會減輕。

“哎呀,大夫,我心都不痛了,啥感覺也沒有,我要出院!“

“不行啊,你這個病比較嚴重,還是多住幾天吧,觀察、觀察看看。”

“哎呀,你們大夫為了掙錢老愛嚇唬人。”

“你現在不痛,只能說明它暫時血管還是通暢的,不代表這血管的問題已經消失了,該有的斑塊還在,狹窄的血管依然在狹窄。讓心肌細胞在工作時需要的氧氣變得少一點,這就是抗心肌缺血藥物。把堵塞的那截血管給“暴力”撐開,這就是放支架。另外開條血管供給這塊心肌細胞用,這就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就是老百姓說的搭橋。努力讓血管裡的斑塊不再變大,減少它脫落栓塞的危險,這就是穩定斑塊、預防心肌梗死。“

”如果你繼續抽菸、喝酒燒烤不注意飲食,不吃藥,血管裡的斑塊會越來越大,血管就越來越窄,要是堵塞70%以上了,你情緒一激動血管一收縮,可能就完全堵上了,就成心梗了。”

我該怎麼做才能遠離冠心病呢?

冠心病的發病和這些因素有關:

1.年齡和性別:因為雌激素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所以女性在絕經期之前發病率比較低。但絕經期以後雌激素水平下降,發病率會迅速升高!

2.高血脂

3.吸菸

4.糖尿病

5.肥胖

6.高血壓

請注意頭條問答不能放鏈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脂肪肝怎麼預防和治療我都有文章,請移步看一下,絕對物有所值。

7.其他:A型性格、長期口服避孕藥、飲食習慣和家族史,如果有50歲以下就得冠心病的朋友,或者你有近親在50歲以下就得了冠心病,你的親人或你得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

最後,我想說預防永遠要大於治療,我們總希望用幾個星期或者幾天的藥來解決我們用幾十年不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整”出來的病,這就像是拿雞蛋碰石頭,必須要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樣從根源抓起,才能事半功倍,遠離醫院!

請一定要記得健康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為了生活拼盡全力是對的,但如果拼完以後身體壞了,掙得那些錢可能不夠在醫院幾天的花費,不僅自己受罪還要拖累親人,窮人比富人更要注意養生,因為我們根本生不起病。

【部分內容來自】

[1]朱大年,王庭槐.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生理學》,2013

[2]葛均波,徐永健.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內科學》,2013

本文花費8小時,閱讀僅需5分鐘,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可以,能幫到你,請記得轉發和點贊哦,你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我行走路上最美的陽光。




科普醫生博雅


我個人認為,冠心病的“天敵”為3方面。


1.其中最重要的,我寫在第一名的, 就是生活幹預;

要有合理的飲食,主張清淡,營養要多樣化,不能暴飲暴食。

其次,我們要有適量的運動,比如慢跑、騎車。運動是一種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所以運動不足就會導致我們很多疾病的發生,包括我們的肥胖,因此來說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然後我們一定要摒棄不健康的習慣。比方說我們抽菸,我們一定要是戒菸的,我們主張的是零抽菸。對於飲酒,可以適量的飲酒,但是絕對不能過量,更不能醉酒。


2. 規範化的藥物的使用;

定時按量、遵醫囑服用抗凝藥物,不要私自斷藥,以及不堅持按時服用。


3.充足的體外反搏;

體外反搏它是一種輔助的循環技術,它輔助我們的心臟,讓我們的血液流動更加迅速,更加充沛,讓我們的臟器的血功能更加良好,可治療“缺血性疾病”。


我是心血管內科醫生,張輝。還有什麼相關疑問,可以點擊頭像加個關注。


心血管康復張輝醫生


冠心病的天敵歸納於以下幾條,有些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也有些是無法改變的:

1.遺傳因素:可能有髙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家屬史,也可以根本沒有。這是無法選擇和改變的的“天敵”有不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根本沒三高家屬史確突發心梗。

2.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動脈內皮損傷會加重成為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同時內皮下彈力纖維也會硬化,中層的平滑肌也會增厚為動脈硬化奠定了基礎,造成血管腔狹窄,動脈內血流減少。這也是無法改變的“天敵”。

3.即長期未能發現和積極治療達標的高血壓、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它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核心脂質)、高血糖。血壓過高、血脂過高、糖毒性都會損害動脈內膜,更容易産生種種炎症趨化因子,招來更多的吞噬細胞吞掉通過內膜損傷處移行的LDL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所以未經控制好的三高也是冠心病的“天敵”

4.抽菸:其害處一是焦油等幾十種有害物質會損害動脈血管的內膜,其二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直接引起動脈血管痙攣,腦動脈痙攣五分鈡以上,即可發生不可逆的死亡,冠狀動脈持續性痙攣15分鈡即可發生心肌梗塞。那怕短暫的痙攣也可能使不穩定的軟斑塊破裂,流經破潰處的血小板就像瀑布般的激活而聚集成血栓。因此抽菸也是冠心病的天敵。

5.喜好吃富含動物脂肪的各種高熱卡肉類,不愛吃綠葉蔬菜、喜好糖甜、油食、零食而導致肥胖的人。其實蔬菜中如蘆笙、豆苗、茄子、香菜、菌菇、黑木耳、胡蘿蔔、洋蔥、大蒜等對抗動脈硬化都有一定作用,同時多吃蔬菜也可以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

6.不愛運動,整天坐電腦前的人全身血管都處於一種固化狀態中,會加快動脈硬化速度,便血粘度增高,更容易形成動、靜脈血栓。不運動的人對心臟肌肉和冠狀動脈血管的儲備功能都會隨年齡增長減弱得更明顯。所以不愛運功也是冠心病的“天敵”。

7.性格過分內向、情緒容易失控、性子特別急噪、容易衝動、緊張、好勝好強的人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遠高於一般人,因為人在激動、緊張、鬱悶時冠動動脈也容易痙攣而發生血管事件。心理學家把這類人稱為“A”型行為( 與血型無關,用血型來分析性格那是一種心理認同遊戲,雖然流傳甚廣,但毫無真實的根據,但我不反對你相信,開心就行)。所以這種好勝、好強、易衝動的人更應提高自己的心理防衛能力。這種性格的人也是冠心病的“天敵”。

2017.10.28


我想說點真話


問冠心病的“天敵”,其實就是想問如何預防冠心病,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預防冠心病

一、良好的飲食習慣:  

採取正確的飲食結構並按一些簡單易行的規則進食,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意大利抗血栓聯合會得出的結論是:多吃麵包、麵條和五穀雜糧,最好是全麥麵粉製品;多吃水果蔬菜,最好生吃;多吃豆製品,少吃肉,多吃魚;完全食用植物油;進食時配上葡萄酒,最好是紅葡萄酒。

  

二、科學鍛鍊  

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鍛鍊循環系統的功能和調整血脂代謝均有裨益,是預防冠心病的一項積極措施。  

科學鍛鍊要求,運動強度為運動時每分鐘最大心率加年齡達到170-180。運動頻率為每週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根據身體情況、年齡、心臟功能狀態來確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運動的方式以進行需氧活動為宜,如散步、慢跑、慢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儘量避免有閉氣動作的活動,如舉重等。

三、多食用穀類和水果纖維  

每天通過飲食多攝入10克食物纖維,可使冠心病發作和死亡的風險分別降低14%和27%。這一攝入量相當於每天至少吃3個蘋果,據估計一箇中等大小的蘋果約含纖維3克。  

四、多食海洋魚類、蔬菜、水果、豆類、橄欖油等。  

海魚,尤其是沙丁魚、大馬哈魚、金槍魚、鱸魚、鱘魚等富含歐米茄-3脂肪酸,這種特殊的脂肪酸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使甘油三酯降低。它還能改善心肌功能,減少心律失常和心房纖維性顫動。冠心病患者,每週吃3次多脂肪的海魚,每次100克左右,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心肌梗死。  

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葉酸及其他一些抗氧化物質,從而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有效保護。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果膠類物質可有效結合膽固醇及脂肪,並將其排出體外,這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每天要吃5種蔬菜或水果,400克至500克。可從以下蔬菜和水果中選取,蔬菜有苦瓜、苤藍、菜花、綠菜花(西蘭花)、圓白菜、油菜、蘿蔔、胡蘿蔔、菠菜、南瓜,水果有刺梨、獼猴桃、鮮棗、草莓、西瓜、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等。


老護士談健康


冠心病的天敵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簡單的說由於粥樣硬化引起冠脈狹窄,在某些誘因的誘發下會導致狹窄冠脈的供血區域心肌細胞出現缺血、缺氧,使得患者表現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冠脈發生粥樣硬化和狹窄呢?(一)高血脂。血脂升高可以導致或加速冠脈粥樣硬化和狹窄的出現和發生(二)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大、小動脈均會出現硬化、狹窄,尤以小血管為甚(三)高血壓。血壓升高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誘發或加重粥樣硬化的出現;血壓升高會導致心臟後負荷加重、心肌肥厚,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癥狀的出現(四)吸菸。吸菸會導致冠脈粥樣硬化的出現和加重。(五)肥胖。肥胖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出現更早、進展更快。

哪些因素會誘發或加重心絞痛呢?(一)勞累。冠心病患者由於冠脈狹窄,只適合從事較輕的體力活動,具體強度以不引起患者不適為宜,需要患者自己掌握。(二)情緒激動。情緒激動可加重心肌氧耗,容易誘發冠心病。(三)其它疾病。其實各種疾病均會引起不適感,從而導致心肌氧耗增加,誘發或加重冠心病,因比冠心病患者如果有其它疾病也應積極治療。

那麼問題來了,冠心病患者預後怎麼樣呢?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心內科介入、心外科冠脈搭橋術的普及,整體來說冠心病患者預後不錯,當然我要強調一下,預後好的前提是嚴格服用冠心病藥物。

最後,我再強調一下,冠心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管好嘴、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定時服藥、積極治療一般來說都會取得不錯的預後。


高波濤


您好,我是永遠年輕1,我來回答您這個“冠心病的“天敵”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


冠心病的天敵要從冠心病的誘因說起。



那麼,冠心病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


冠心病的誘發因素較多,最常見的因素為勞累、心情激動。預防冠心病發作除規律服藥外,避免勞累、生氣、著急尤為重要,如遊樂園裡過山車類遊戲,心臟病患者禁止參加,這類刺激很容易誘發疾病發作。


除此以外,冠心病患者應避免吸菸以及處於二手菸環境,易造成血管痙攣,產生血栓,誘發心肌梗死。


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總結冠心病的誘因無非就是勞累、心情激動以及環境問題,此外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也是冠心病的天敵。


冠心病早期有什麼症狀呢?



冠心病患者在初期可以表現為胸悶、胸痛、心悸、心慌、乏力、心前區緊縮感、胸骨後壓榨性疼痛,這種不舒服的症狀,也可以放射至後背部、左肩、左臂,建議患者一定要積極的給予明確診斷。這些不舒服的情況,往往在劇烈活動後、情緒激動、飽食、寒冷刺激的時候,容易出現。


在初期病情發作的時候,及時休息,含服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不舒服的情況會得到非常顯著的緩解,屬於穩定型心絞痛。但是如果是不穩定型心絞痛,休息或者含服藥物後,一般不見明顯的緩解。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的檢查,有助於進一步評估目前冠心病的嚴重程度,有助於更好的制定適合患者病情的用藥方案。


冠心病要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冠心病人在生活中需要注意戒菸、戒酒、避免受寒冷的天氣和惡劣的環境,學會調節做情緒,應隨時監測血壓、血糖。



第二,需要防止便秘的發生,制定合理科學的運動方案,飲食上要避免高脂高、蛋白質飲食等等。


第三,該注意減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這些措施包括戒菸,降低膽固醇水平,高血壓,運動,健康飲食,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等等,按時服藥。


第四,有些患者在症狀消失的時候,便認為治癒了,自行停止用藥和用藥不規律,這些藥物能夠提高心肌供血和維持心臟的功能,遵其醫囑,規律用藥是有效控制冠心病的保障,定時複診,醫生一般會要求患者每隔一段時間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評價心臟的功能和治療的效果,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的時間進行復診,有利於疾病的監控和及時發現其他併發症。


永遠年輕1


我說冠心病的天敵是良好的疾病教育,也可以說是知識。為什麼這麼說呢?只有患者自己知道什麼可能帶來冠心病,才會加以重視,才能有意識的規避生活中的那些不良習慣。那麼我們生活中哪些不良因素可能導致冠心病呢?

1、高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冠心病的明確危險因素,這已經是被很多試驗證實了的。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的升高均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2、異常的血脂

無論是膽固醇升高還是甘油三酯升高,都有可能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組成物質,已經被大量的人群研究及動物實驗所證實。甘油三酯也會提升冠心病發病機率。

3、糖尿病

糖尿病史冠心病的等危證,這已經是被大眾所熟知的了。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越高發生冠心病機率越大。

4、超重

超重可增加冠心病發生風險,向心性肥胖更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實際上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增加不僅限於與重度肥胖有關,即使在那些體重正常的人中間,一旦達到正常體重的上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也開始增大。

5、吸菸

吸菸導致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

6、飲食模式

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導致超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進而導致冠心病。

7、年齡和性別

中老年人是冠心病高發人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女性絕經後會明顯增高。

8、心理狀態

不良的心理狀態可能增加冠心病發病率。

9、遺傳因素

冠心病是一個有遺傳傾向的疾病,這也是大家要提高警惕的。

以上是導致冠心病的9大高危因素,你記下了嗎?記下了就把能戒除的戒掉,然後你的冠心病發病機率就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