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金佛像迷案(民間故事)

民國初年,長沙城南袁家當鋪,在省城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字號。這天早晨,袁家當鋪剛打開門板,一前一後進來兩個人,前面那個三十來歲,穿長衫;後面那個四十多歲,穿著粗布藍衣,手裡抱著黃綾包袱。只見前面那個來到當鋪的高櫃檯前,扭過身子把手一伸,後面那個家僕模樣的人連忙解開黃綾包袱,從裡面拿出個盒子。前面那個接過盒子,往當鋪的高櫃檯上一舉,說:“當了。”

袁掌櫃接過盒子一看,是楠木做的,呈長方形,盒蓋上雕著梅竹,漆著硃紅土漆。再打開盒子一看,他立時呆了,裡面裝的是一尊金佛像,佛像高約一尺,造型儀態大方、莊重。袁掌櫃憑自己的經驗,這是一尊南朝時期的古董,便問:“先生準備當多少?”

來人說:“這尊金佛像是我家的傳世之寶,不是因一時手上緊,家裡需要錢救急,我是絕不會來當這尊金佛像的。你看能當多少?”來人顯出很外行的樣子,袁掌櫃心裡暗暗一喜,說:“最多當兩百個大洋。”

來人聽了,有些惱怒地說:“你別太欺負人了,這佛像如果拿到古董店去出售,至少值五千個大洋,你卻以兩百個大洋應付我,是不是欺負我不懂?既然是這樣,我不在你這當了,我就不相信這麼大個長沙,就沒有一個識貨的當鋪。”說完,來人拿起盒子和黃綾,轉身就走。

袁掌櫃急了,連忙喊道:“價格可再商量嘛!”

兩個當貨的人,頭也不回地出了當鋪的大門。袁掌櫃急忙從高櫃檯後面跑出來,攆出門外,攔住兩人,說:“你們要當多少?說個數。”那四十多歲的人說:“我家主人要當一千個大洋。”袁掌櫃佯裝想了下,說:“好,一千就一千,那你們多久來贖?”那穿長衫的人說:“最多一個月。”掌櫃說:“那好。照當鋪的規矩,當貴重的東西擔風險,一千個大洋一個月得抽傭一百個大洋。”

穿長衫的人爽快地說:“只要救了我家的急,一百塊大洋算什麼!”

三人回到櫃檯前,袁掌櫃叫夥計開了當票,自己到賬房支了九百個大洋,連當票一塊兒交給穿長衫的人,穿長衫的人把大洋和當票收好,與那四十多歲的人一前一後走了。

正在這時候,袁掌櫃的一位朋友從外地來了。他沒顧得把這金佛像入庫,隨手拿著,和朋友一塊兒進了客廳。他高興啊,現在這世道,一天抽傭一百個大洋就算大進項,今天一筆生意就抽傭一百個大洋!再說,當貨人要是到期不贖,這尊金佛像就成自己的了,轉手就能賣上五千個大洋,那可就發大財了!因為高興,沒跟老朋友寒暄幾句,他就興奮地說:“我得了件寶貝。”老朋友問:“什麼寶貝?”

袁掌櫃就打開楠木盒子。這一看,差點背過氣。原來盒子裡裝的不是那尊金佛像,而是塊石頭。他顧不得接待朋友,拿起裝著石頭的楠木盒子就往外跑。袁掌櫃在長沙城尋了個遍,也沒見兩個當貨人的影子。

傍晚,袁掌櫃耷拉著腦袋回來了,失魂落魄地陪著老朋友喝了幾杯酒。老朋友說:“我看還是報官吧,。”袁掌櫃有聲無氣地說:“只能這樣了。”

第二天,袁掌櫃在老朋友的陪伴下,來到警察署。通過熟人,他們找到刑偵隊長李大水。袁掌櫃把前情後景一說,李隊長要過楠木盒子,看了外面看裡面,道:“這沒什麼線索啊,我看你還是回去吧。”掌櫃還想請熟人求個情,要李隊長幫忙破了這個案,以挽回自己的損失。但一見李隊長眯起眼睛,坐在沙發上要養神了,袁掌櫃只好咽回已到嘴邊的話,告辭了。

袁掌櫃回了家,這個難過呀,眼見那九百個大洋扔到水裡都不響,還在警察署受了冷待。他心裡恨恨地罵道:“什麼民國政府,還不是有理無錢莫進來的舊衙門。”

可天黑後,來了一幫強盜,砸門破窗,把當鋪搶了。當警察趕來的時候,這幫強盜早跑得無影無蹤。真是禍不單行。袁掌櫃粗略地查了一下,搶去的都是珠寶玉器,錢沒搶去多少,這是因為白天付了一筆當珠寶的錢,銀庫裡剩的錢不多。袁掌櫃哭天號地起來,不能過了,要改行做其他生意了,可是怎麼應付贖當的?一沒錢,二沒物,這叫人怎麼活啊?

當鋪遭搶的事很快傳出去了。人都說當鋪垮了。第二天,袁掌櫃硬著頭皮開了門板。贖當的人排起了長隊。袁掌櫃急得渾身直流冷汗,咬著牙把幾年積攢下的幾千塊大洋的家底從老婆手裡要出來,都付了出去。第三天上午,連老婆戴的首飾也都折價頂了數。看熱鬧的人在門外站了好幾層。

這天下午,袁掌櫃最害怕的事來了:那個當金佛像穿長衫的人,大搖大擺地來到當鋪的高櫃檯前面,把1000個大洋和當票一塊扔到櫃檯上,說:“贖當。”

袁掌櫃的一看,是你呀,你這騙子,我都傾家蕩產了,你又來踩一腳啊!頓時氣頭兒從嗓子眼直往外冒,他一腳從高櫃檯後面衝出來,抓住穿長衫的衣領說:“走,到警察署去!”

穿長衫的眼明手快,連忙拿起裝大洋的袋子,說:“走就走,我就不相信,警察署就不講理了,你贖不了我的當,還惡人先告狀不成?”

袁掌櫃說:“誰是惡人?到警察署自有個分曉。”穿長衫的人嘴上說:“去就去,誰怕誰啊!”人卻想掙脫。

就在他倆你扯我拉的時候,從看熱鬧的人群中走出兩個人來拉架,問是怎麼回事。穿長衫的理直氣壯地說,我在這當鋪當了一尊金佛像,可當鋪掌櫃如今不認賬。他剛講完,那兩個人突然一伸手擰住了他的胳膊。他喊叫起來:“抓我幹什麼?”

那兩個人笑了笑說:“我們是警察,你也太膽大了,騙了別人的大洋,不遠走高飛,還要回來騙二次,真是貪得無厭。”

兩個警察押著穿長衫的,又叫袁掌櫃也到警察署銷案。袁掌櫃有點發蒙:李隊長搞的什麼名堂,他不是說不受理這案子嗎?怎麼又派警察守在這裡?

其實,李隊長是個刑偵專家,那天,他聽了袁掌櫃說的前情後景,又仔細看了楠木盒子和裡面的石頭,心裡明白了,這是兩個騙子預先商量好的,裝模作樣地去當金佛像,先拿出真貨來當。他們知道當鋪的人都喜歡把價壓得很低,於是就裝著什麼都不懂的樣子,當袁掌櫃喊出兩百大洋時,他們就故意裝著很生氣的樣子,轉身就走,就在他們出門的時候,把真貨換成石頭。現在騙子肯定是躲了起來,如果自己立了案,騙子一定會遠走高飛,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到哪去抓人?於是,他採取了不立案的方法,以麻痺騙子。然後他又叫警察冒充強盜去搶當鋪,設下一個天下很亂的樣子。這樣騙子一定感到得了九百個大洋,還有得五千大洋的機會——魚餌下足了,還怕魚不上鉤?果不其然,穿長衫的現身了。

騙子抓到了,李隊長開始審問。起先,穿長衫的還想抵賴。李隊長也懶得給他費口舌,一聲:“上刑。”打手剛舉起鞭子,穿長衫的就竹筒倒豆子全說了出來。原來,他叫納蘭多,是滿清貴族後裔,清朝被推翻後,他家開始敗落,加上他遊手好閒,又嗜賭如命,沒兩年時間,便家徒四壁。於是便想到家裡擺在神龕上的金佛像,想賣了,換一筆錢做生意,可一想,那可是傳家寶啊,就想出到當鋪騙錢的主意。這就找了個朋友,裝扮成他的僕人,騙了當鋪袁掌櫃。

李隊長派人把納蘭多的朋友抓來,一審問,供詞一樣。結了案後,李隊長退還了從當鋪搶來的貨物和錢。納蘭多袋子裡的一千個大洋也如數還給了袁掌櫃。

袁掌櫃從警察署回來,如同做了一場噩夢似的。但李隊長智破金佛像案的故事就此在長沙傳揚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