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石廟“鎮”河神

故事:石廟“鎮”河神

故事:石廟“鎮”河神

故事:石廟“鎮”河神

廟上村坐落在白水河上,是個不到百人的小村莊。

名曰白水河,其實就是一條幹河。靠河岸兩邊被水沖刷後的河漕裡,除每年夏天的洪水季節有較大的水外,平常大多數時間都只是涓涓細流。河的中間是高高凸起的平地,土地疏鬆肥沃,廟上村的人就在這世代繁衍生息著。

據傳,百年前的廟上村幾乎每隔兩年都要遭遇一場大洪水,洪水過後滿目瘡痍,他們望著被水泡著的莊稼和棲身的房子,心像被撕裂一樣,無比淒涼的痛楚......

有一天,一個白頭毛白嘴須的老道士,身背褡褳,腳穿草鞋,來村裡化緣。心地善良的族長,將自己本來就不多的麵粉,分了三分之一給老道長。

老道長心生感動。

見族長面露苦色,憂心忡忡,一看就知心有苦衷,就有意想幫襯一下。老道長一問,族長便向其大倒苦水,說白水河每隔幾年就一次鬧水災,族人損失嚴重。今年莊稼長勢好,大家都期待有個好收成,卻又害怕遭遇大洪水,而白忙一場。

聽了族長的話,老道長頜首一笑,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何難的?在河邊修一座石廟,就沒事了!”

族長聽了,用將信將疑的目光打量著老道長。

老道長繼續說道:“在村西頭修一座石廟,就可以鎮住河神。只要河神不再興風作浪,河裡不會再發洪水,村裡的人也就有好日子過了。”

說完,在族長一眨眼間,老道長便不知了蹤影,彷彿人間蒸發一般。

族長大駭,方知老道長非同凡人。

事不宜遲。族長急連將大夥兒召集到一起,將老道士的話重複了一遍。吃夠了洪水苦頭的大夥一聽,表示極力支持。一時間開始湊錢,要族長儘快組織修廟事宜。

在族長的親自操辦下,不出兩個月功夫,村西頭就立起了一座石廟。石廟高大雄偉,氣勢莊重,肅穆威嚴,四周牆壁至頂端,全用方形條石砌成,長8米,高6米。石廳內矗立著4根巨大的石柱,大廳周圍刻有數百個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型浮雕佛像。

說來也怪,從此之後,廟上村白水河真的再也沒有生過水災。好幾次超歷史紀錄的大雨,以往瘋狂的白水河都如極為溫順的女子,沒再露出過猙獰的面目......

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人們就這樣平靜的生活著大家說,這是石廟鎮住了河神,讓他不敢隨意撒潑了!

(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