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武松其實死的很悲慘埋葬地杭州西泠橋畔卻與一代名妓作伴相鄰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場,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後刺配孟州武松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並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後受朝廷招安隨宋江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最終在徵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被封為清忠祖師,最後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武松其實死的很悲慘埋葬地杭州西泠橋畔卻與一代名妓作伴相鄰

當然這些是小說的故事,歷史上宋江起義是36人沒有108人,歷史上的武松是杭州湧金門一帶賣藝的流浪漢,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路經此處,看見武松武藝出眾,於是便讓他到巡府幹差事,不久後受任都頭。後來,因功升為提轄,成為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而被罷官,武松也被趕出了衙門。 繼任杭州知府的叫蔡鋆,即京城太師蔡京之子。 蔡鋆任官期間,虐政殃民,杭城百姓怨聲載道,背地裡都稱其為“蔡虎”。 武松公憤私仇越積越多,終於有一天,他藏匿在蔡府前,候到蔡鋆即呼嘯而上將其捉住,旁人尚未反應過來,武松已將其數刀捅死。武松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捕後死於獄中。當時的杭城百姓,為感其為當地除一“虎”,自發為其殮葬,造墓於西泠橋畔。 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武松其實死的很悲慘埋葬地杭州西泠橋畔卻與一代名妓作伴相鄰

在西泠橋畔不遠處就是南朝時期著名歌伎蘇小小,蘇小小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但不幸幼年時父母雙亡,寄住在錢塘西泠橋畔的姨母家。她雖身為歌妓,卻很知自愛,不隨波逐流。蘇小小十分喜愛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輛油壁車,遍遊湖畔山間,邂逅少年阮鬱,一見鍾情,結成良緣。但不久阮鬱在京做官之父派人來催歸。阮鬱別後毫無音訊。後就因為同情書生鮑仁的貧困遭遇,慷慨解囊,資助他上京赴試。後蘇小小受人陷害入獄,身染重病,臨終前,姬向身邊侍候的人囑咐道:“我別無所求,只願死後埋骨西泠。”應試登第的鮑仁後來遵照蘇小小“埋骨西泠”的遺願,就出資在西泠橋畔擇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

武松其實死的很悲慘埋葬地杭州西泠橋畔卻與一代名妓作伴相鄰

杭州西泠橋畔宋代義士武松與南朝著名歌伎蘇小小相鄰做了鄰居,宋代義士武松打死蔡虎之事為世人廣為傳頌,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武松打虎一情節正是由此而來,武松作為水滸傳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英雄事蹟被傳誦至今。蘇小小歷代文人多有傳頌,唐朝的白居易、李賀,明朝的張岱,近現代的曹聚仁、餘秋雨,都寫過關於蘇小小的詩文。有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中國版的茶花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